• 王郁轩:以学为本 培育科学人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7-16

  • 以学为本  培育科学人

    关注孩子的学习意愿与学习历程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是近年来全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主张。在过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大多居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基本上,学生走进课室,就着教师教么,日复一日,课堂里重复上演着讲述、演练、背诵、考试、检讨……的剧情,这种教学方式,是以专家学者的想法为中心来设计的,也就是大人们认为孩子们该学哪些事物。至于学生想学哪些内容,以及怎么学会,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此思维下发展的科学教育亦是如此,传统的科学教育重视学科逻辑架构及科学过程技能(process skill),对于学科之间的统整应用较不重视。但事实上,生活中的科学经验,往往牵涉各种知识、技能与价值判断,如果教学时只强调各学科本身概念与技能的精熟,而不重视学习迁移(transfer),则容易流于表面,学习者很快就将所学遗忘,无法应用,其结果就是学过(考过)即忘

        数十年来,学科本位的科学课程的确培育出许多知识菁英和社会栋梁,但回顾我们自己的学习经验,当年老师们千叮咛万交代 一定得学会的理化、生物知识是否早就抛诸脑后了呢?所以,我们真的该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因为他们才是课堂里的主人。

    教导孩子关键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日新月异,各项科技一日千里,如果我们再以旧思维来规划科学课程,把所有学科专家认为非学不可的知识都塞进课程,那课本将会变得愈来愈厚,或即使书本页数不变,但各种知识都只能以只字词组带过,使得内容变得零碎难以理解,更遑论应用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科学总予人遥远而陌生的感觉。但科学并非高不可攀,它其实是能够应用在你我生活中的实用学问。甚么是科学呢?能够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便利就是科学;能够运用所学,愿意探寻真理就是科学。想想看,当我们遇上问题需要处理时,会怎么做呢?翻书或上网查资料、请教有经验者、自己想办法试试看,还是花钱、找关系请人办事……相信大家都认为能够搞定疑难杂症的达人最厉害,这种人虽然不见得是学问高深渊博的科学家,但肯定是个拥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万事通,这也正是新世代科学教育所欲培养的科学人!

    只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应用知识技能的习惯,他们就有能力持续探究科学,有机会成为科学家,就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大小问题,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科学人,这就是学本精神的真谛。

    重视孩子的经验、兴趣与先备知识

    孩子们在学习之前,已经具有自己的背景知识、价值态度和行为能力,他们会依既有的认知结构来进行运思(operation)、诠释,对学习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如果对于学生的认知程度、生活经验和先备知识(preconception)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学时运用他们熟悉的情境、语言和既有知识技能,不断给予提示与引导,重视旧有学习经验与新学习之间的联结,就能够透过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澄清想法改变概念,让学习印记在心。

    调整教师角色 协助学生建构学习

    面对以学为本的教学情境,教师的角色更显重要!除了基本的科学涵养之外,还应具备整体而宏观的课程架构理念,并且做到充分的备课,包括对于教学单元的教材地位、教具的选用、流程的熟悉度,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预估的反应、个别化差异等,都应当有相当程度的认知。

    但即使教师对于教学材料、学生背景都做了万全准备,却还是利用讲述方式来授课,直接告知学生各种想法原理公式,那还是只做了半套功夫!因为最重要的步骤在于能否落实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得尝试、习惯少讲述多提问,多给予学生思考对话尝试的机会。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快速发展阶段,透过社会互动的知识建构历程,认知能力就能获得提升,所以教师可以营造协同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透过小组互动学习的模式,共同针对核心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假设,继而藉由观察、实验、调查和搜集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验证想法,并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生活中,以及探究新的事物,这就是以学为本的科学学习。

    此外,教师宜多鼓励学生阅读与体验。藉由阅读让学生接收信息,累积学习所需的背景知识;透过体验让孩子吸收生活的精髓,丰富视野、感受生命。因为没有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不足以具备探究能力;没有探究和兴趣作为支持,知识的学习也仅是短暂而无法活用。

    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教师并非甚么事都不用做,任由学生凭空探索。教师不仅要拥有坚实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做为学生探究科学的后盾,在创造学生群体学习机会的同时,也不忘站在高处规范与维持班级常规,提醒他们学习科学与做人做事同样重要,协助孩子们学习探究、愿意探究、习惯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王郁轩(台湾台北市国语实验小学,台北市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辅导团辅导员)

  • 【上一篇】曾宝俊:在灵动的对话中锤炼教学的语言 【下一篇】刘 峥:从问题出发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