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宝俊:最自然的一堂生命课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8-01-31

  • 最自然的一堂生命课

    今天是2017年的第一天,刚才群里有人说这是2017的第一讲,的确是。今天我讲座的课题叫《最自然的一堂生命课》,是关于生命教育的一个内容。

    我们都知道小学科学里面有一种特别有意思的活动——养蚕,每次上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都是我们科学老师绞尽脑汁的一件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周折麻烦,痛苦失望,也包含着很多喜悦和快乐。我上到这个内容的时候,也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我上这样的内容不下十余次,每次上的时候都是花费好多精力想要最好的办法,可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今天讲的是一次偶然状况下的养的毛毛虫。当我让孩子们去养毛毛虫的时候,他们眼睛里所看到的就不再是毛毛虫,而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因为他们驯养了毛毛虫,同时毛毛虫也驯养了他们,因为那扇窗被打开了,窗外满是柔软与包容。

    那时候我还在扬州的武塘小学,现在这个学校已经没有了,被合并到一所叫三元桥小学了。不仅如此,现在连校园也没有了,原校园那片地已经被开发商占据了。所以每次走到那个桥边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回头望一望,对着大楼下面用手一指,说:那就是我的办公室,那是我的教室!那时学校每个班都有保洁区,我们的保洁区是一排大梧桐树。秋天的时候,这片地方总是落满了很多的落叶,因此每次打扫都比较麻烦。可是春天的时候,这个大梧桐树就会大不同了,长满了肥大的树叶。一阵风吹过来,伴着落叶或者是微微的嫩芽,孩子们在树下流连嬉戏,真的是很美。那个黄的树叶在天空中飞呀飞,就像蝴蝶一样。当年我们班包这一片地一共包了两年,孩子们的心灵就伴随着这大自然的四季更迭一同成长。我想四季的光阴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快乐,因为快乐中有我。

    有一次非常有意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养过蚕了,他们还养过了大青虫(下次我再给大家讲一讲我和孩子们养大青虫的故事),就是我们班分管的法国梧桐树下,出现了超大规模的毛毛虫群体,大大小小的,黑的、黄的、花的,满地乱爬,数量之多十分惊人,真的用寸步难行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走在那个地方的人,简直没办法走过去,毫无立足之地!这就给一些女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障碍,每天早上来都是大叫。她们说:老师啊,这虫子恶心死啦,我可不敢扫啊!,还有的直接被吓得哭了。男孩子就不一样啦,老师,别怕!看我来消灭它们。你看他们,个个都化身成了佛山无影脚的黄飞鸿,拿脚对准毛毛虫在地上踩踩踩。我突然就想:这对吗?孩子们这样去屠杀对吗?所以,第二天我再次发现这个情况时就大叫一声: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因为我叫得比较急,其他孩子就围过来问:老师他们在干嘛?结果一看,那些孩子们的脚底下有那么多条毛毛虫的尸体,已经被他们踩烂了。我说:停!注意小心你们的脚。那一刻,我好像就是美国大片中的那个超人了,我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一个生命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大家要学会尊重生命,尊重这些毛毛虫的生命。并且当场下令,从明天起,我们每个人准备一个盒子,我们要开始养毛毛虫了。我的天呐!我说了以后,那些女孩子当时就把扫帚丢在一旁,抱在一起要哭的样子。

    我跟学生有一个特别的联系方式,叫家校联系簿,那天晚上在本子上面可好玩了。当天,在家校联系簿上面出现了如此可爱的心情留言,有个孩子说:今天,老师说要养包干区的毛毛虫。哇!我连一只蚂蚁都怕的,更何况是恶心的毛毛虫,真想说老师你疯了吗?’”有一孩子还说:下午去保洁区,那里的毛毛虫星罗棋布到处都是,吓死人了。老师说每人要养五条,我只好壮起胆子,事到如今,养就养吧!还有个孩子说:我被老师悲天悯人的爱心吸引住了,决定了,我要好好地养这五条毛毛虫。我呢,看孩子们对这件事情感觉还不错,因为有反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于是我就请班上的孩子每天在这个心情留言本上面记录下观察的所得和体会,孩子们也欢欢喜喜地和我分享每天的心情变化。为什么说是心情变化呢?因为第一天,孩子们的家校联系本上面出现的大都是恶心可恶讨厌这些字眼,过了几天,孩子们开始逐渐改口了,簿子里面出现了这样的词好像还蛮可爱的哦,他们从残暴的凶手变成了赶走低年级学弟学妹保护毛毛虫的卫士了。他们从一开始看到毛毛虫,尤其是那些男生看到毛毛虫都是踩踩踩,可现在当低年级小朋友(尤其是四年级的小朋友)要过来踩毛毛虫的时候,就把他们赶走了。有的孩子还学习名侦探柯南,每天跟我报告毛毛虫的进食情况,过段时间他们又来报告毛毛虫变啦,它们结蛹啦,毛毛虫结蛹时是一动也不动的。他们挺好玩的。我来读几段孩子们的记录给你们听听啊!

    有个叫张月林的小朋友这么写:

    今天,我给毛毛虫进食,发现毛毛虫没有像以前一样地取食,而是躲在树叶下面不知道在干啥?好奇心驱使我去探个究竟。我用放大镜从叶子下面去看,这个幼虫先吐丝结成一个垫子,然后用尾部勾在上面防止自己往下掉,接着仰头向上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吐丝,绞成一根根的粗线围绕着腰,让自己不至于翻倒。哦,原来幼虫变成了蛹。

    还有一个孩子是这么写,他说:

    今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几前几天结的那个蛹有了异状,哎呀,原来蛹破裂了。我看见蝴蝶头部的触角以及它的足出来了,然后就是中间的足,后面的足,最后出来的是它的翅膀。它的足攀着树叶,身躯即将脱离蛹壳,身体倒垂着的,皱巴巴的翅膀过了五六分钟才完全展开。但是,它还是飞不起来。我等待着,过了一两个钟头,蝴蝶终于扑闪着翅膀,快乐地在空中翩翩起舞。

    你看,孩子们写得多好。这个孩子还附了一张照片,他说:我和妈妈还帮它拍照留念呢!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刻地领略这份来自生命的尊重与感动,我当时还在班级网页论坛上特别加设了关于毛毛虫的讨论,孩子们在里面有满满的观察和讨论(刚才所有的这些资料,都是当年那个论坛上下下来的),我真的很感谢当时能想出这个好办法来。我的孩子们在教室里、作业上、家庭亲子互动中,饲养毛毛虫这一活动就像一颗石子丢到了池塘里面,涟漪在不断地扩大回响。

    在这,我还要特别和老师们讲一讲,这些孩子养毛毛虫可不是一帆风顺哦。作为老师,我同时需要喂养,这一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老婆是怕虫子的,那天我刚把毛毛虫拿回家,一开始放在了角落里,结果她打扫卫生的时候看到了虫子,就惊叫起来,然后稀里哗啦地就把那个盒子给扔到外面去了。我们班级的孩子也是这样。有一个孩子哭着告诉老师:我妈把我打了一顿。有的孩子,妈妈奶奶不许养,他为了养虫子,就悄悄地把这个毛毛虫放到阳台的一个角落,每天偷偷地带叶子给毛毛虫吃。当然也有的家庭挺好,有个长得挺漂亮的女生,姓蒋,她妈妈就跟她一起养,一起写日记。我记得她的语文作文不是特别好,但孩子关于毛毛虫的日记写了好大一部分,都是孩子的妈妈来帮她完成的,写得特别细致。那孩子本身就很柔弱,自从养毛毛虫以后,她每天哭哭啼啼的,就像黛玉一样。为什么说她会像个黛玉似的呢,因为她不会养,她的毛毛虫经常死,一死,孩子就在家里哭,她又是家里的乖宝宝,于是她妈妈就帮着一起养,一起记。她经常也哭哭啼啼的,像那个黛玉葬花一样的把毛毛虫的尸体埋葬起来,埋到在小河边或者在小区的草地上,刨个小坑,把毛毛虫埋葬在那个坑里面,还给那个毛毛虫立个小碑。还有的一些孩子平时挺调皮,那个叫朝军的男孩,有一天他很兴奋地跑来跟我讲:我的毛毛虫蜕壳了,长出了翅膀。这帮孩子中有几个会围在一起,因为有的孩子家里不许养,于是他们就把毛毛虫放到同学家去寄养,放学以后就到他家里去看。观看什么呢?看蝴蝶的产卵,看蛹的蜕变,看虫子打架,看蝴蝶吸食花蜜。当然了,教室里面永远有逃脱的毛毛虫以及惊叫声,于是全班暂停一起捉毛毛虫。

    这样的趣事在家校联系簿当中处处可见,班上的孩子也和毛毛虫逐渐有了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比如,有个小朋友给毛毛虫盖了一座五星级的高级饭店,他非常自豪地说:我这里有一楼二楼还有地下室!其实,他这个五星级的大饭店就是一盆专属于毛毛虫的绿色盆栽,他所说的一楼其实是低一点的树叶,二楼其实只是高一点的树叶。也有的孩子一边喂那些看起来恶心,但是却跟他有了感情的毛毛虫,一边在跟他妈妈做观念上面的长期抗争。也有的孩子啊!因为死了一只毛毛虫深深地自责,怪自己没有尽好一个主人的职责。在那段时间里面,每天批改着这本家校联系簿,看里面的心情留言,我总是有新奇的发现,有无限的感动。我蛮感谢自己能想出这么棒的点子来,让我的教学生涯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动与再生。

    当然,在养毛毛虫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大的事件。比如,因为毕竟有这么多毛毛虫,后勤总务处要有行动的呀,于是他们就开始喷农药进行扑杀。当时那些无知的学校领导还以为这是动物入侵,于是就在那排法国梧桐树上面喷洒了大量的农药。结果,这次农药不仅扑杀了树上的毛毛虫,孩子们饲养箱里的毛毛虫纷纷地死去,因为喂养毛毛虫的叶子被下了毒药。那些孩子知道缘由以后愤怒地说:老师,校长怎么能这么残忍呢?于是我只好让他们另外想办法解决食物来源。我请孩子到较远的公园和菜场去采集毛毛虫的食物,并且同学之间互相支援食物。后来,学校里面又进行了一次更加彻底的清理,这一次几乎所有的毛毛虫都死掉了,大概几千只上万只的毛毛虫尸横遍野。那些孩子们气急败坏地说:老师,他们怎么这么没良心啊?他们怎么不知道珍重生命吗?”“哎!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懂吧?我只能这样会回应我们的孩子。大人们的包容力,居然比不上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只能摇头叹息。可是我们班的孩子,还是比较有行动力的呀!他们自发地挖了三个小土坑,把毛毛虫堆积集中起来。那一天,一向体面无私的卫生委员在那个家校联系本上留言了,他说:我差一点哭了,但我还是强忍着,庄重地指挥同学们将毛毛虫埋葬了。

    我想:时候到了,孩子们的毛毛虫已经因为食物缺乏的关系越来越虚弱,死伤惨重;有些孩子因为饲养的时间过长,他们开始失去了原先的兴趣。该让这些毛毛虫回到属于它们的地方了。于是我就设计了一张记录单(其实就是写作文),请他们将这段时间饲养毛毛虫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尤其是当天的心情。你看,有孩子就这么写啦,他说:今天是我和毛毛虫最后一天相处,感觉好难过哟!也有孩子写道:我虽然舍不得,但还是祝福你们回到自己的地方,健康安全地活着。

    那天,全班同学走出教室,安静地走到司令台旁边,那里有少数几棵没有喷洒农药的法国梧桐和冬青树。孩子们静悄悄地将盒子里面的毛毛虫放到树上,黑白相间的毛毛虫和绿色的大青虫,在阳光的衬托之下显得格外的耀眼与美艳。女孩子对刚刚放生的毛毛虫还轻轻地挥手:毛毛虫,拜拜!毛毛虫,再见!忽然,有几只蝴蝶飞过来,那个场景真的很美,在阳光下,蝴蝶扇动着翅膀,整个身体腾空起来,是那么的轻盈,就像是迎风嬉闹的红色小精灵在飞舞。你们要保重哦!孩子们轻声地说着,其实话语背后是满满的祝福与不舍。

    在这样的一个五月,在夏日的微风里面,我和我的孩子们有幸参与了毛毛虫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体会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存在价值与万物同源的真谛,心中有无限的感慨。现今这堂生命教育的感动仍在我脑海中回荡,我们和大自然之间其实就像我们跟毛毛虫之间的故事,它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美丽的开始。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人与大自然共存的法则,于是在我们放养毛毛虫的那个地方,我向学校提交申请了一条专属于毛毛虫的学习区。孩子们对全校十八个班级进行了从毛毛虫到蝴蝶的生态解说,因为如此深刻地参与了另一种生物的生命历程,往往会成成为我们师生回首校园生活当中最香醇了一段回忆。

    转眼两年就过去了,因为当年经历两次农药的喷洒,那里的法国梧桐上几乎找不到这种毛毛虫了。虽然那次以后,我经常在步道下、在包干区下寻找毛毛虫的踪迹,也试着找回当时的感动。所幸,在学校那棵最大的法国梧桐上,以及西侧围墙边的冬青树下面,仍然有不少毛毛虫。我经过仔细地勘察,发现这里毛毛虫的数量够我们几个班的学生饲养,于是我又开始决定再养毛毛虫,准备在新的班级中重启毛毛虫的课程。我一开始对着这个新的班级讲述两年前的那个故事,这帮孩子其实当年知道有那么多毛毛虫的,可能当中就有踩毛毛虫的孩子,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一个初夏的午后,这些孩子们跟着我,拥挤在树下,开始了对毛毛虫的第一次的接触。这和我第一次养毛毛虫时是如出一辙,女生们永远为之畏惧这些未知的生物,只能用手抓着树枝,勉强拨弄着这些毛毛虫。男生们则兴高采烈地玩弄着他们的新宠物,乐此不疲地让毛毛虫在他们身上爬上爬下。我限定他们每个人只能捉五条毛毛虫,并要求布置饲养箱,仍然有写作记录,以《如果我是一只被抓到的毛毛虫》来写观察日记。当我们高兴地举着饲养箱一起打造五星级的毛毛虫之家,回到教室后我们的孩子又兴高采烈地观察着彼此的饲养箱。小小的毛毛虫的一举一动,似乎比什么新款的电动玩具都来得新鲜。放学了,有的孩子还舍不得离去,这些孩子重起了当年学长学姐们创下的辉煌的课程记录。我与这些孩子们倾听着大自然的秘语,再次进入了人与大自然接触的深刻的感动之中。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在养的时候,而是从跟孩子预告要和毛毛虫离别以后,孩子们在家校联络本上面依依不舍了好一阵子。我选择了一个不错的天气,一个适合道别的日子,要求孩子们放走自己的这些毛毛虫。我还请孩子们撰写了《再见了,亲爱的毛毛虫》这样的一篇告别短文,希望他们能够整理一下自己毛毛虫之间的故事。孩子们写得真的是很好,在这里我摘录几段和老师们分享一下。

    有个叫谢婉恩的,她说:

    真是舍不得啊!因为和毛毛虫相处久了,也培养出生活的感情了。要分离,实在有点舍不得,就像妈妈养的小孩子大了一样,离开的时候,总是那么的不舍。母子有了生活的情感之后要分开,心里就会担心它。我面对大自然万物的生命,有了不同的转变,原来对待每一件事情,只要有心想观察它们,就会发现它们可爱的地方,就会了解它们。

    还有一个孩子姓姚,他更加感性,他在文章里这么说:

    我想要哭了。可是我不把它们放走的话,它们就会一直习惯被人喂养,时间一久,他们就不会自己吃食了,还会被大虫子吃掉。我以后再也不会乱踩它们了。

    还是那个谢婉恩,她说:谢谢你,你让我对动物有了改变,我再也不觉得动物是如此可怕和恐怖了,我也不会随意踩死小昆虫,也不会看见小毛毛虫或昆虫就大叫了。毛毛虫,希望你离开以后平平安安的!

    有个孩子叫李元昊,这孩子名字很特别,和西夏创始人的名字一模一样。他是这么写的:

    现在我们要放生了,我感到依依不舍。我发现我在饲养的时候虽然有热心,但是对你们的耐心却很少,对不起,我没有好好照顾你们。希望在放生以后,你们会有更好的生活,更美满的家庭。

    时间到了,我带着孩子们走到校园司令台旁边的冬青树下,轻轻地掀开了毛毛虫的饲养箱。一条条毛毛虫慢慢地爬出来,爬上枝头,它们是夏日里飞舞的精灵。孩子们的脸上满是不舍的表情,就像《小王子》那本书里小王子驯养了狐狸的那个情节。我发现孩子们的眼中,看到的是个不一样的世界,因为他们驯养了毛毛虫,毛毛虫也驯养了他们,于是那一扇窗被打开了,窗外满是柔软与包容。

    这是在饲养过程当中的一种感动,其实更让我感动的是在六年之后。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在2010年下半年,我们的学生高中毕业了。经过六年的离别,他们又回到了学校来溜达。他们已经六年多没有在小学校园里面散步了,所以任何一些小事情都足以让他们驻足很久。孩子们说:曾老师,现在这里好像看不到毛毛虫了。季节不对吧?不过现在虽然是初秋,毛毛虫在冬天也好像很活跃的呀,好像以前这里很多哎?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司令台旁边,因为聚会的那天正好是八月的下旬。我指着散落在枝头几条正充满活力地乱爬着的毛毛虫,那群孩子看到毛毛虫之后都蹲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抓着。陈雨薇是当年就是那个吓得哇哇叫哭的孩子。她说:哇!好怀念那段日子哎!现在想起来还想哭呢。”“六年前的事情,没想到你们还记得?看着这群孩子对于毛毛虫亲密的动作,我实在是感觉有些惊讶。六年前一个突发奇想的课程,让这帮孩子们与其貌不扬的毛毛虫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多了一个与毛毛虫的交集,反而让他们至今仍然保有一种尊重大自然万物的态度。这个画面,让我现在想起所带的这个班级,每每经过司令台的时候,那些小学弟小学妹也会惦着脚尖,小心翼翼地说着好怀念这些毛毛虫哦!。那个陈雨薇动作更是夸张,她把毛毛虫拿起来放在了自己的鼻尖上面,毛毛虫就顺着她的鼻子往脑门上爬。不知内情的人看到这个场景会不会感觉到很恶心,可是在那一刻,陈雨薇的脸上却是那么的富有光泽,一种佛的光泽,我很喜欢看到这种与生命交集的片段。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小王子与狐狸的故事。对我来说,你不过是个小孩,跟成千上万的小孩儿没有分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对于你来说,也不过是一只狐狸,跟成千上万的狐狸一模一样。但是,假如你驯养我,我们就彼此相互需要,你对于我将是世界上唯一的,我对于你,也将是世界上唯一的。狐狸说,你驯养我,我的生活将充满了阳光,看见金子似的小麦会让我想起你,而我也会爱上吹过麦田的风声。这就是所谓的驯养,应该是在某一段时间里面用了心,也因为用了心,从那时候开始,生命的体验就会截然不同。不管是小王子驯养了狐狸,还是狐狸驯养了小王子,或者说这群孩子驯养了毛毛虫,毛毛虫驯养了这群孩子和我,那一段曾经美好的回忆,它将成为我心底的一种缓缓流动的能量,温暖着每一个曾经用过心的人。


    作者简介:曾宝俊(苏州大学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 【上一篇】喻伯军、黄申友:小学生科学探究力发展的原点追寻 【下一篇】章鼎儿:小学科学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