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力加:校外儿童美术应该为儿童的发展做点什么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7-15

  • 校外儿童美术应该为儿童的发展做点什么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老师们参加中国校外儿童美术课程建设会议的图片,同时也看到朋友们发了会议上的这样一句话:

    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有超乎名利之上的热爱和回归天趣自然之中的情怀。

    说得何等好!

    在全国范围数以十万计的校外儿童美术机构中,目前有多少美术教师具备这样的“热爱”与“情怀”呢?如果不具备,或者尚不具备、有一点点具备的话,对于全国的校外儿童美术课程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基础。

    这就是说,不能为了孩子(儿童)的发展所实施的所有的校外儿童美术,实际上不是教育!

    在我国的校外儿童美术中,经济利益一直与所谓的教学呈两条线并行的态势。课程建设也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自发状态。如果所有的教学内容算课程的话,不少机构以及有不少自己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学内容仅仅属于“课程范畴”里其中一分子。因为,课程的内涵是由学生、教师、教材、教学评价、教育教学环境、社区文化基础等诸因素构成的综合体。课程绝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因此,构成我国校外儿童美术课程体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实案例1:在当下繁杂的、各领风骚的、自拉山头的校外儿童机构里,有人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几十个或百十个教学PPT内容,自己构成了所谓的儿童美术教学体系,当做“XXX课程”去兜售,在经过某次教师培训班的忽悠之后,这样一套所谓的课程也可以卖出3万元的金额,让很多人咋舌,难道这就是儿童美术课程吗?

    现实案例2

    连锁加盟式的、直营式的某些儿童美术机构,所推行的其所谓之课程,让与会的教师感觉如同进入到一种商品的营销,而且是传销状态下的疯狂。难道说这样的内容是为了儿童的发展吗?

    观点:任何儿童美术与儿童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任何关系的话,可以说不是教育,不是儿童美术教育。

    试想1:一个3-4岁的儿童群体,帮助其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什么,要由哪几个方面构成课程体系,具体的教学内容又是什么,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的孩子们,又应该如何由课程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每个儿童个体个性方面的发展?

    所以说,校外儿童美术课程体系远比国家的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学校课堂体系难太多、太多。

    试想2:在8-10小学生群体的校外儿童美术课程建设中,如何针对他们的发展设置相应的课程呢?不同的校外教育机构自己的教学内容就是课程吗?回答是:并非如此。

    再具体到美术学科本体来说,无论3.4岁的孩子,还是8-10岁的小学生,当某类教学内容想解决这些孩子群体的造型能力提升、解决其色彩感觉的达成,解决其运用材料工具的方法与能力,解决其艺术的思维方法的时候,其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的过程,是否符合了这些孩子们个体发展的需要?因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在于,家长是花钱想看结果的,如果教学结果适得其反,这个课程体系可以成立吗?

    在校外儿童美术机构中,主办者自身的运作、运营、专业发展与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现实。如何将一切工作都从未来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考虑,成为这个蓬勃发展领域当下紧迫的问题。社会的儿童美术机构从业者们,现在头上都顶着教师的名号或名头,但是又有谁读过杜威的《人性与行为》这本书呢?

    根据杜威的观点来看校外儿童美术的教师,要了解人(不同年段的不同儿童群体),就必须研究人(不同儿童)的天资以及所处的社会制度。杜威说道:……了解习惯以及习惯的不同种类,对社会心理学来说,是个关键。冲动和理智的作用为理解个人的脑力活动提供了秘诀。但是,这些冲动和理智对习惯只起了次要作用,因此,人们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信仰、愿望以及目的才能具体地了解人们的思想。这些信仰、愿望以及目的,是在社会环境与生物习性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

    当一位校外儿童美术的从业教师认真研读了这些论述的时候,才可以结合自己面对的不同儿童群体,家长群体,针对其原有的习惯、不同的习惯种类,为理解和认识儿童们的思维活动提供解析的策略与方法,也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不同儿童可持续发展的儿童美术课程。因为,这两种力量共同塑造个人(儿童)。美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不同年段儿童原有的习惯、冲动以及理智在其进入校外儿童美术机构时其行为中的位置。由此,根据儿童的本性,提出并设计符合其发展的教学内容,逐渐形成课程。

    由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是很简单:为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孩子当下的进步与成长,校外儿童美术机构的从业教师们需要超乎名利之上的热爱,更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天趣自然状态,由此,再思考应该怎样推出适合不同年段儿童们的教学内容、工具、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整体构成真正的中国校外儿童美术课程体系。

     

    作者:李力加(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上一篇】顾红源:多元化教学——“玩”中的教学 【下一篇】谢玲玲:启动儿童艺术感知 活用设计思考教学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