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大明《在柏林》示范课赏析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7-11-10

  • 也谈“戏剧化”与“聊天式”

    ——由虞大明老师《在柏林》一课所思

    9日下午“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第一节课是虞大明老师执教的《在柏林》。这是部编教材试教本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深致婉曲的微型小说。小说刻画了一位因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而神志时常的妇人的形象,通过描述车厢里的人物与场景,含蓄却有力地控诉了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在柏林》典型地体现着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见微知著。并且这篇小说巧妙设置悬念,欧亨利式的结尾引人深省。虞老师在教学这篇小说时紧紧把握了它的艺术特点,教学设计时同样使用悬念——不将全文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逐段出现,不断引导学生猜想、质疑、提问,并在文本的空白点想象、拓展。这样的教学是对文本特点的自然皈依,唤起的是孩子们的阅读期待。不断的“猜读”使课堂充满想象力,教师时常提醒引导“把你的困难变成问题提出来”“在文本的空白处,你看到了什么?”这就使孩子们阅读的过程始终充满惊异与渴望。

    文本阅读之后,大明老师引导孩子们比较拓展,提供的材料是歌曲《Tell Me Wye》和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为的是通过对比使孩子们更好地体会间接描写的韵致。

    课堂评点时,周一贯老师肯定了虞老师本堂教学的理念,认为较好地体现着学导课堂的转型,同时提出课堂的结尾有些拖沓,建议删掉结课部分过多的环节。我同意周老师的建议。若说本堂课在设计上有微小说的味道,讲究“艺术化”甚至“戏剧化”,那么收束的结尾最好如微小说一样简短有力,正所谓“开篇当如炮竹,响彻有音;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同样是在评课现场,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将虞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这种经营与建构称为“戏剧式的建构”,并将其与“聊天式”相对应,提出了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与“生长性”的问题。其实,教学设计的路向有两种,一种是趋于封闭性的,控制性的,课堂的主体路向明确,课堂的教学就是向着既定目标推进的过程。另一种设计路向是开放性的,是师生一起上路,却没有既定的目标,只是一路走一路看,随机生成教育的结果。客观地讲,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课堂教学设计属于第一种,毕竟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只有在上课前明确知道“我要将学生带往何处”“我将如何带他们抵达”才能保障教学的效果与效率。这是现代学校教学的特征,具有当然的合理性。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如果把控太严,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陷入完全的被动,丧失掉部分发展的可能。第二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当然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的自由度更高,学生的生长性空间似乎更大。但是,这样的教学就是一场无法预演的充满理智的冒险,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开放的胸襟、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更需要对教学材料的深度把控,对学生学习认知可能的充分预设,即便如此,实际教学中的效率与效果也未必能够保障。说到这里,想起李玉贵老师在千课万人的课从未完成过教学计划的事,我们由衷地赞赏她对孩子的尊重与等待,她却对自己未能完成的教学内容充满沮丧。

    比较了两种教学设计的路向,各有其利弊。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面对这两难的困境?是否存在第三种设计路向? 那应该是两种设计路向的相互妥协、兼容。大框架封闭而小路自由,或者大框架开放而小路口封闭,要效率又要自由生长的可能,未必一定难以达成。

    另外,张文质先生所用的“戏剧式”还有课堂教学设计艺术化的问题,可以另作文讨论。

    (山东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  林志芳)

  • 【上一篇】威廉·迪恩《老虎来喝下午茶》示范课赏析 【下一篇】王崧舟《湖心亭看雪》示范课赏析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