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大时代,统编教材力求推陈出新。
语用实践开新篇,课堂教学指向返朴归真。
2019年,统编新教材全面使用,开启了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的新时代,语文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全国小语界为之振奋。“千课万人”组委会集全国顶尖研究力量,于2019年5月10-5月12日隆重举行“千课万人”第二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统编教材·语用实践”教学观摩会,基于教材,探索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式,为语文教育继往开来、全面使用统编教材奠定坚实的研究与实践基础。
一、字里有乾坤:识字教学与文化传承
研读汉字的深意,探索文化的习成。余畅老师的《青蛙卖泥塘》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贴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启发学生们自己把思路整理得完整而有条理;黄亢美老师采用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涵养人文,让学生领悟到祖国汉字所蕴含的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张敏华老师的《亡羊补牢》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亡”和“牢”两个甲骨文生字的构成,让学生在识字和反复研读中理解故事内容、领悟其中寓意。聆听新教材主编的权威声音,让与会老师们豁然开朗。
二、文章总关情:文学启蒙与审美熏陶
于古人之角度,思现时之精意。王崧舟老师的《爱莲说》在教与学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根与源,在品与读中领略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让经典的蕴藉得以代代延续;张学伟老师的《乡愁组诗》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学习,体会到古今诗人感触,为我们做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整合课示范。张学伟老师在报告中,紧扣课标,把课文当作例子,发现语言规律,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精当巧妙设计语言运用的训练点,就能快速准确找到文本的生长点。
三、涵泳兴味长:思维培育与语用实践
细嚼文字之美,传文字之神。李伟忠老师在《花钟》一课,匠心独运,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以理解为基础,解构课文,用心鉴赏,揣摩、学习作者的表达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刘小波老师带着两首豪迈雄浑的边塞诗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重理解,重感受,重想象,领悟诗歌意境情怀,触摸诗歌主题之美,孩子们在诗中体会更多的是情。刘老师在“理解”的多维度“专题报告中热情洋溢地与老师们分享了古诗理解的教学策略,让老师们接受了一场精神与实践的洗礼!
四、语语悟其神:语言建构与积累运用
对语文的运用要悟其意、会其神,灵活运用。罗才军老师的《火烧云》一课时,教出了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渗透着“读味”——把书读薄,“品味”——把书读厚,“悟味”——把书读破。把书读薄、读厚、读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张玉栋老师把简短精炼的28个字,赋予了丰富而珍贵的内涵,整节课堂让孩子沐浴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
五、笔底有担当:真情流露与真实表达
善用其益,表情达意。何捷老师的一堂《劝告》“动之以情,悟语气;晓之以理,寻角度”。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做到——能劝,做到——会劝,倾授“劝功”——更善劝。之后的讲座中何老师提及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何捷老师在讲座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老师“寻雷——找教学切入点”、“识雷——定教学小目标”、“排雷——扣教学重难点”,手把手教学,从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为老师们答疑解惑。祝贵耀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神州漫步》由小见大、层层递进的教学手法获得老师们阵阵掌声。祝老师倡导在习作教学中关注事物发展,创想美好未来,在交融中创生。
大教立心、大化育人,短短三天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统编教材·语用实践”教学观摩会圆满落幕了,但千课万人播撒的教育理念,却已悄悄埋在与会老师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