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潮:试论语文教学空间的创设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8-17

  • 试论语文教学空间的创设

    开放语文教学空间,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横向联系,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入。拓宽教学空间,使学生从狭小的空间地带走向广阔的发展天地,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一、释放语文教学空间

    时下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细节精彩,整体欠佳。笔者思考着:能否给语文教学一个“整体观照”的力呢?唯物辩证法认为,由于整体中各个部分存在有机的联系和有序的结构,结构信息量倍增,改变了原来各孤立部分简单累加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相加之和。这就是“整体优化”的思想。笔者在多次研讨会上强调:“细节体现精彩,整体决定成败。”并提出“整体观照”的思想方法,试图给语文教学释放新的更大的空间。

    首先是语文教学的“整体”之思想:整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包括:(1)意义更为深远的。(2)内容更为重要的。(3)范围更为宽广的。(4)排序更为上位的。(5)材料更为典型的。(6)效果更为明显的。凡是以上六者都应在语文教学设计中首先考虑和把握。一言一蔽之,“更为”更给空间。

    只有整体观照,才能整体设计。这需要“前提”引导,居高临下,全局在胸,整体处理。例如,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写下了多少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教学中,始终贯穿感情的主线,将四首古诗放在古诗文的“送别文化”中展开教学,使此文本与彼“文本”之间纵横交错,血脉相连……这是整体设计的一个范例。

    其次是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照”之策略:

    1.多种教学目标的“整体观照”。语文课堂教学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这是众所周知的。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目标体系。要防止关注了某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另外二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三分之一现象”。而且对教学目标的众多特性要进行整合,实现整体和谐。诸如,目标的单一性与多元性、认知性与交际性、群体性与个体性、外显性与内显性、长期性与短效性等,都需要从整体和谐出发进行权衡和处理。

    2.多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观照”。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逐步从关注教学形式为主转向关注教学内容为主,即从“方法时代”走向“内容时代”。教学内容是由各种教学资源汇合而成的,例如,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媒体等资源。对各种教学资源要进行整合,使其各得其所,整体和谐相处。对此应注意两点:第一,课文只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而不是全部。第二,各种教学资源都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内容、数量上的取舍,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3.多种教学方式的“整体观照”。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包括4种类型:教授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资源呈现方式。各种方式又包含多种方法。方式、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之分、高低之别,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如何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整合,给课堂教学留出空间。例如: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等教学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整体优化的产物。

    二、利用语文教学空间

    1.利用时间

    1)静场时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要完成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静的学习,静的沉思,静的遐想,静的驰骋,静的品味,静的感悟显得很重要。课堂需要静场时间,学生需要静场时间。在时间的长河中尊重学生的生命律动,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所以,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妨请慢些走,再慢些走。“慢”表面好像是拖沓,其实本质是展开过程,积蓄能量,等待喷发。学生语言、思维、精神的蜕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习得、修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之后,可能是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必要的静场时间,要使课堂在静场中真实,因静场而精彩。

    例如,当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时我们需要留出静场时间。此时,不要投以学生急切的目光,更不要用失望乃至责备的眼神来增加学生心中的恐慌和失败感,应该抚之以鼓励的目光和亲切的话语:“别慌,孩子,慢慢思考,老师给你时间。”就因为留出了静场时间,学生的紧张感会完全消除;就因为留出了静场时间,学生的思维空间会拓宽变广;就因为留出了静场时间,学生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他们有可能给出一个极富个性的回答,让人百般惊喜。

    都说“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留出静场时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习惯,一种教学方法和艺术,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思想。

    2)教学等待。

    等待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意味着能用从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不急于求成,不企望立竿见影。等待是一种信赖,意味着盼望着分享成功的喜悦。等待是一种智慧,意味着寻找最佳方式,取得最佳效果。

    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等待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指的是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作答的时间。“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还要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静心倾听后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需要耐心等待。学生在有了深度的思考和诗意的想象后,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语言组织,才能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而语言的构思与整理哪怕是课堂上的口语回答,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教师的耐心等待便显得尤为重要。假若学生的回答还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假若学生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教师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等待,意义重大。等待是一种期待,让学生在从容、自由的气氛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待是一种宽容,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让学生经历挫折,并在相互启发、畅所欲言中获得感悟,融会贯通;等待是一种赏识,在这样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品质,使学生增强自信。等待是一种积蓄,而不是无所事事,“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这就难怪法国作家大仲马会说:“人类的全部智慧加起来只有两个词——忍耐和等待。”

    3)延时评价。

    所谓延时评价,是相对于即时评价来说的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或者当学生的课后作业或学业考试评价结果不高时,暂不评价成绩,待学生成绩提高后再进行评价的一种策略。这样就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不仅能够保证有效沟通,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它比“即时评价”更能提供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

    2.利用文本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创设学习的多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性练习。

    1)填补空白。

    课题空白处。例如教学《生命生命》后,一位老师提出要求:“我想请同学们把你对生命的感悟化作标点符号。如果让你给题目加上标点,你会怎样加?”学生热情高涨,情致盎然,有的说加感叹号,有的说加问号,有的说加省略号,并各自说出了对所加标点符号的理解。这时老师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既然加上标点符号能够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感情,而作者为什么没有加标点呢?”(老师把学生加上的标点符号擦掉)学生纷纷谈论不加标点的几种可能性。最后老师进行了小结:“你看看,作者多么体谅我们学习者呀,她想给我们一个很大的空间,让我们使劲儿地放飞自己的思想,使劲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充分的想象。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呢,就是文章的题目是不加标点的。”这个设计,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又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感悟、训练和内化。

    文本空白处。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到人间,对火期盼已久的人类是怎样的表现,课文没有描述,这是一个空白点,教师可以围绕“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这一话题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的学生说:“人们见到了渴望已久的火,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家奔走相告。许多人手牵着手,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他们点燃火把,然后高高举起,明亮的光芒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有的学生说:“人们大声地欢呼,他们兴奋得把手中的野果高高地扔上天空,激动得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捡来许多树枝堆成一堆,燃起了火,围着火堆转起了圈圈。”……学生们畅所欲言。

    2)补白练习。

    有一道练习题:请学生用“你真聪明呀”开头,按下面的要求说话:

    1)说的话含有表扬的意思:“你真聪明呀! 。”

    2)说的话含有批评的意思:“你真聪明呀! 。”

    这是一道开放题,既为学生提供了答题思路,又留下了答题空间。此题不设固定答案,能体现口语交际的情境特点和表达个性,触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灵感和态度。

    3.利用资源

    除了教材、课文,还可以利用其他资源,进行多样性学习:

    1)跨学科学习。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要尽可能淡化学科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开放的语文教学,要求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让孩子们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而且打破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运用多学科知识,参与处理学习中的问题,增长知识。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清晰地传授。这时就要与其他学科整合,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使学生更好地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当学生产生了阅读疑问,在深入理解感悟文本内容有困难时,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手段,化难为易,帮学生解疑。如《乌鸦喝水》一课,“为什么瓶口小、瓶子里的水不多,乌鸦就喝不到水?”“为什么放入小石子后就可以喝到水了?”“如果放入其他的东西行不行?”面对孩子们的疑惑,我拿来一个与课文中类似的瓶子,里面也有半瓶水,在水平线上做好记号,再找来一些石子,一些沙子。可以让学生分别放入石子和沙子,很明显,放入石子后水平面升高,而放入沙子后却没有太多的变化,将其中的物理学道理讲给学生听,他们的小脑袋相信会对这一情景记忆犹新,深切地体会到乌鸦的聪明。适当引入物理小实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为理解乌鸦的聪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科整合是一种“无痕”的教学,强调的是渗透,是为我所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是要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为学生学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

    2)拓展性学习。

    常言道: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只有在开放的生活空间里,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因为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既是学的过程,也是使用的过程,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也只有在生活环境中学习语文,才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创设综合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还要从观念上打破小课堂的界限,做到以课堂为中心,辐射课外,使教学时空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拓展到整个社会。

    3)统整性学习。

    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围绕着“汉字”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两周、课内外一体的统整性学习。可以发现,这组教材的编排方式与其他各组完全不同,不再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按照这些建议的提示自主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搜集,教师也可以作补充。总的看来,这是一个既规定了方向又有很大空间的教学单元。

    这次综合性学习分成两个板块,贯穿的主线是感受汉字文化,提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两个板块各有侧重。

    “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为实现这个目的,建议开展的活动有:搜集和编写字谜,开展猜谜活动;查找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阅读材料”是围绕着活动提供的,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

    三、重组语文教学空间

    可从这样说,教材的选文,文章作者是第一生产者,编者是第二生产者,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是第三生产者。每一种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增、删、调、换等方式对教材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变换,使其更加完善。

    1.文本的重组

    提倡语文教师采用单元备课,通过对一组课文所有目标的整合、内容的重组、课文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可以创造性地打破教材原有单元体系,或者按主题,或者按题材,或者按内容,把它们重新组合板块,形成新的学习资源,这有助于学生在新的板块内部进行意义的重构。2004年浙江省安吉县外国语学校的王自文老师把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林升的《题临安邸》两首表面并没有关系的古诗组合为“主题教学”课型,获全国大赛一等奖。王老师敏锐地发现了两首诗都表现了面对南宋的卖国朝廷,诗人的悲愤和忧国忧民之情。林升的诗以愤起首,陆游的诗以悲作结。前呼后应,融为合力,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2.文体的改编

    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如果能转变一下课文的体裁、句子类型,就有可能超越文本,形成新的阅读期待和创意,更深刻地揭示其深邃的意蕴。各种文体之间可以相互改编,为学生呈现灵动的学习素材。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搭石》,本身并没有具体写一件事,但文中具备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借助本文的插图,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改写为一篇富有情节的记叙文。也可以对诗歌《四季的脚步》谱曲歌唱,把《比金钱更重要》改写成广播表扬稿,把《在大熊猫的故乡》改写成一份科学考察笔记,把《庐山云雾》拍成音乐风光解说片,把《船过三峡》《黄山奇石》《秦始皇兵马俑》改编为导游解说词……还可以把课文的精彩片段拟为对联、谜语、成语等。通过文体的改编,促进语言的灵活运用,加深了学生的思维力。

    3.结构的调整

    调整文本的结构为的是理清文本的思路,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学《海上日出》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还不是伟大奇观么?),引导学生理解“这”和“奇观”各指什么,再把题目与结尾句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感叹句:“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最后,教师指出: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奇观”上,带回到课文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美景之中。这种前后组合设计,大气而灵动,富有较强的教学整体感染力。

    三年级《可贵的沉默》中有两幅截然不同的插图。课始,教师用多媒体呈现第一幅图片问:“请你们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表情、动作,用合适的词语形容当时教室里的场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热闹”。紧接着教师又呈现第二幅图片问:“这又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又随机板书:“沉默”。然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热闹的教室变成沉默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到文中找答案吧。”这样可让学生受到截然不同的两幅插图的视觉冲击,在“热闹”和“沉默”之间留出空间,为学生构建了学习的平台。

    又如,戴建荣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围绕“鸟的好”“人的好”“文的好”等三个问题角度展开教学。问题虽少,但是少而精,三个问题分别指向文本内容、阅读视角、语言表达等不同层面,又高度统一于赏析语言、习得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通过核心问题引领、追加问题呈现的结构化模式,重点突出,结构清晰,层层推进,课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笔者曾构建过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结构框架:(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2)“不动笔墨不读书。”(多注)(3)“为学之道,必本于思。”(多思)(4)“大疑则大得,小疑则小得。”(多疑)(5)“进学之功,贵在心悟。”(多悟)(6)“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续读)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大气的,给学生的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4.语言转换

    语言有不同类型,不同的表达方式,因而就有不同的表达作用。如果各种类型的语言之间进行相互转换,构成“语言群”“语言链”,就能达到语言整体优化之目的。一位老师教《黄山奇石》的首句“黄山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先分析这句话共有三个词组成:“黄山”“世界闻名”“风景区”,分别以ABC为标志。再让学生对这三个词进行改变顺序组成新的句子(B-C-AC-B-A),大意不变。这既训练了语言,又训练了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了,真可谓一箭三雕呀!

    二年级课文《画风》第58自然段分别写了通过画旗子、小树、雨丝和风车,把风画出来。课文运用的是叙述的表达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把它改编成“诗”。如:“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了,风藏在飘动的旗子里。……”

    然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段落和诗对应起来朗读。这是一个在绘画、记叙文、诗歌三者之间进行互换的学习方式,这种“互换”拓展了学习新领城,提供了更宽泛的学习天地,有一举三得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语文教学空间

    这是一种远离课本的意识。通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上挂下连,左右逢源,把教学空间引向更为遥远的地方。

    1.向前延伸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课文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作者生平、新闻轶事等的了解。有些写景文如果不补充其写作背景,学生就很难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古井》《老水牛爷爷》《第一场雪》等。

    老舍是著名的现代作家,他的《猫》《养花》《林海》《草原》等多个作品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但是,有些老师对这位“人民艺术家”的生平避而不谈,或一带而过,甚至连“老舍”的名字也读不准确(“舍”字读第三声)。一位老师课始介绍了老舍名字的由来:老舍原名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改名“舒舍予”,后二个字实际上是“舒”字的分解。“舍予”有忘我的含义。1926年他发表小说《老张的哲学》时,在“舍予”前面加上“老”,后面去掉“予”,用上“老舍”这一笔名。这里的“老”不是老少之老,而是“永远”“一贯”之义。“老舍”则是永远舍弃自我。老舍一生,名副其实,他忘我写作,忘记了个人的名利,写下了《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不朽名著。这样的教学,津津有味,妙趣横生,与教学内容浑然一体。

    2.向后拓展

    拓宽语文教学空间,需要引进新元素和新问题,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一位老师上《太阳》一课,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然后用一课时安排了读写结合的训练。训练题目是:“写一段话介绍太阳的特征”,最后进行讲评。上述教学程序安排本身并无错误,但训练题目值得研究,这个题目的设计局限于文本。同样是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自然常识课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太阳的特征(组成、大小、温度与地球的距离等),而语文课引导学生训练的不再是太阳的特征,而是课文怎样“用比喻和数量反映太阳的特征”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准确、简明、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这样,语文课要讲“太阳”,但要逐渐远离“太阳”。笔者建议本训练题目改为“用比喻和数量反映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教室”。从“太阳”到“教室”的设想,是一种语文教学空间的拓展。

    一位老师执教《狐狸和乌鸦》,在结课拓展时提出一个问题:“读了这个故事,大家说说你心目中的狐狸和乌鸦是怎样的形象?”有一位同学说:“和这只愚蠢的乌鸦相比,我觉得这只狐狸特别聪明,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自己的手里。”面对这种观点,教师如何展现特定的教学空间?这位老师是这样引导的:“有道理,和乌鸦相比,狐狸的确很聪明,但是,狐狸的聪明用错了地方。它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劳动上,而是用来骗人。像狐狸这样用错了地方的聪明就不再是聪明,而是令人讨厌的狡猾,狡猾是要害人害己的。”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独特理解,又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多元理解引到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上。

    3.向旁链接

    1)链接活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可以在课末安排一个“记者采访活动”:“京张铁路通车之际,中国政府要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请你围绕课文内容当一回记者,向詹天佑提几个问题。并请你的同学做一回詹天佑,来回答你的问题。”这种设计,变换了学习方式,调整了学习思路,既深入学习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活动、交际能力。

    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被师生重视和赞同。在作文讲评时,浙江省慈溪市范市镇中心小学杨建达老师设置了“精彩回放”的颁奖仪式,为学生习作提供分享、激励的广阔平台。先确定获奖项目,如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结构、最佳创意奖等基本要求,再选择几篇优秀作文作为候选作品在班上朗读,然后由学生集体评议确定奖项。获奖揭晓后,老师郑重地宣布作者的姓名,最后获奖作者在掌声中领回自己的作文本和获奖证书。

    2)链接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当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也不是重现生活的琐碎事例,而是对生活的加工。学习语文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语文本身的需要。不应只注重情境的生活化,同时应注重情境的语文味。

    3)链接网络。在教室里上课当然也是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但是,这种互动是有限的,一方面它在空间上有限,它局限在教室这个空间;一方面在时间上有限,它局限在当面之时;一方面它在对象上也是有限的,它局限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网络把这几个局限都打破了。从空间上来讲,网络是完全自由的,近在隔壁,远在天涯,都可以互动。从时间上来讲,当然可以即时互动,也可以稍后。从对象上来讲,可以面向教师和同学,也可以面向整个社会。而且这种互动是多元的,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学生在这种多元的互动中获得了多元视角。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授课教导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领会和吸收能力,以便作出及时合理的教学调整,以期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通过作业、测试、提问、上机练习等形式向教师反馈语文学习情况,力求在老师的指导下攻克自我的薄弱环节。

    例如教《将相和》一课,需要让学生了解关于《将相和》的历史背景、人物资料及其相关拓展知识。由此,就可以通过“网络主题阅读”形式,通过互联网或校园网集中一批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这些资源虽然是教师有意识收集提供给学生的,并不是由学生自由搜集到的,但是它以原生态形式呈现,仍然保留了网络资源的特征。而且,它的数量可以十分丰富,仍然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搜寻空间。

     

    作者:汪 潮(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学院教授)

     

  • 【上一篇】吴忠豪:课改,路在何方 【下一篇】杨玉东:教师追求怎样的教育科研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