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前的朋友们:
大家好!
新学期马上开始了,同学们在课上答问、课下作业和考试中难免会出现差错。面对差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送给同学们三句话。
为了说清楚那三句话,我先讲一个故事——
1975年,美国费城的艾伦教授到日本访问,当他参观东京技术学院时,在一个实验室的角落里,看见一堆塑料闪着金属的银光。于是,艾伦教授停下来好奇地询问,陪同的白川教授不以为然地说:“那是一件废品!”白川教授介绍,这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做实验时,由于没有听清楚要求而得到的莫名其妙的废品。白川教授把它展示在实验室的角落里已经5年,作为不按照导师要求而发生“事故”的见证。
艾伦教授面对这一“废品”,思索片刻后毅然停止了参观,坚持要求面见出“事故”的学生,详细询问了实验的全过程。当他得知这塑料还真有些导电性能时,一个灵感的火花迸发了出来:能不能发明一种能导电的塑料呢?
这是一个有悖常理的大胆的设想。自从1868年发明塑料以来,各种塑料都是绝缘体,这已成定论,不信请看教科书和《辞海》等,都已明确地记载:“塑料为绝缘体。”
艾伦教授把这“废品”带了些回去,并邀请白川教授和另一位教授到美国共同研究。他们用先进的设备进行了大量研究试验,并且利用精密电脑记录分析。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艾伦教授将微量的碘加入到这种“废品”,奇迹发生了,这种塑料的导电性能一下子提高了千万倍,真正成为了金属般的导电塑料。
这一成果公布后,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00年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有什么感想呢?
在普通人眼里毫无用处的垃圾,在有心人眼里却成了宝贝。这就是说,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宝贝,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成了垃圾。东京技术学院的教授们对这样的“错失良机”一定是追悔莫及的。
同学们,错了,并不是最终的定论。只要你再添一点点热情,再添一点点好奇,再添一点点信心,再坚持思考一下,就会像艾伦教授添了一点点的碘那样,点亮人生。
人生自古谁无“错”。那么,面对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个个差错,我们该怎么做呢?我送给同学们三句话——“错得好”“多飞会儿”“拾起来”。
第一句,“错得好!”
这是我自己班级学生的口头禅。每当黑板上出现一道错题,大家分析之后,我指着黑板说:“现在我们来欣赏——”全班同学总会异口同声地说:“错得好!”我就接着问“好在哪呢?”……
什么是差错?差错其实就是与正确相差一点儿,错了。我们产生的差错常常都是如此,只差一点,就错了,再想一步就好了,再拐个弯就对了。差错中其实有很多是对的因素。成功人士的特别之处,常常就是能从差错中看见正确。
尽量少犯差错,这是做人的准则;从来不犯差错,那是天使的梦想。有一次考试,时间到了,一位同学摁着试卷不让老师收,几乎是哭着说:“我不能错一道题!”谁能保证自己不错一道题啊?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有算错过题的。”
英国有的学校专门设有“失败周”:极难的试卷,极低的分数。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做?“失败周”可以让学生们摆脱因为优秀而产生的优越感,“失败周”可以让学生们知道无论谁犯错都是可以接受的。
错不起的学生,对不了。犯错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也是每个孩子成长的需要。从我们“惊天动地”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开始犯错。在差错中,学会跌跌撞撞走路;在差错中,学会伊伊呀呀说话;在差错中,学会用稚嫩的小手写字画画……伴随一个又一个差错,我们在一步步成长。
正确会使你停在原地,而差错却迫使你去改进。差错能让我们看到问题所在,差错能让我们明确学习的任务,差错能让我们找到前进方向,差错能让我们寻觅新的可能性,差错能帮助我们养成凡事往好处想的思维习惯,差错能帮助我们锤炼百折不挠的品格。
一个人越优秀,他犯的差错就越多,因为他会努力尝试更多的新东西。所以,不管是对自己,对同学,还是对老师,我们都应该有“错得好”的心态。
第二句,“多飞会儿”。
列宁说:“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那么,我们可以说:“差错向前一步就是正确。”恩格斯说:“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怎么从差错中学习呢?让我们的思维在差错中多飞一会儿吧。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就看我们能不能用智慧找到藏在坏事背后的好的一面。人们通常喜欢盯着结果看,不肯去回顾过程。错了,就扔在一边,不去想它了。这有些像故事中的白川教授。
同学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眼睛一下子能看见的。你看,艾伦教授也不是一下子就发现导电塑料的。因此,我们要肯动脑筋,多想一会儿。
我们的祖先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不肯在差错的过程中,多飞一会儿,是不会享受到这份美好的。
差错往往是提醒,提醒我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出在哪?为什么错?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可能?我们还可以思考什么新的问题?当我们怀着好奇心去咀嚼、品味差错,就会感受到差错中的有滋有味。
例如,1000÷20+1000÷5怎么做?四年级的同学学了乘法分配律,是不是常常做成1000÷(20+5)=1000÷25=40,对吗?错了。错了就对了。这是喜欢思考的学生才这么做的。它和1000×20+1000×5的结构不是一样的吗?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其实,这是非常大胆的联想、迁移、创造。这个差错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好的问题:除法到底有没有分配律?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没有?为什么乘法总有?真能这样去多思考一会儿,对乘法分配律就掌握得非常深刻了。
面对差错,如果不肯让我们的思维“多飞会儿”,那就如入宝山而空返一样,太可惜了!会像东京技术学院的教授们那样追悔莫及的。
第三句,“拾起来”。
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说,好学的标准有二: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是什么意思?不在自己摔过跟头的地方摔第二个跟头。怎样才能“不贰过”呢?“壹过”的时候,首先就要弄明白“过”究竟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一“过”?其次,要把这个“过”像宝贝一样拾起来,就像艾伦教授那样把它“带回去”,“留得残荷听雨声”。
过去,我们在海滩边,总喜欢拾起贝壳,那是为了回想大海的声音。现在,我们把差错拾起来,那是为了回顾美妙思维的声音。同学们可以专门用个本子记下遇见的差错,过段时间比如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拿出来回味回味,反思自己是否“不贰过”。
如果“贰过”了,就说明“壹过”时,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毛病……
同学们,正确的,常常千篇一律;差错的,却总是多姿多彩。24×3=92,错了,是什么毛病?三四十二,写2进1,2进1等于3,三三得九。因此,等于92。还可能呢?三四十二,写2进1,二四得八,进了1得9。因此,等于92。还可能呢?调换位置了,23×4就等于92。三种计算的步骤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个位,再乘十位,差别在究竟拿几去乘;都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差别在前一位究竟是几。
找对问题才能做对事儿。大家看,这样的学习是不是很有意思?
同学们,学着去做——“错得好”“多飞会儿”“拾起来”——坚持这样做下去,我们就会达到“吃一堑,长一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境界;一直做下去,我们就会感慨——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谢谢大家!
2017年8月28日写于圆方斋
作者简介:华应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