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彩斌《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示范课赏析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7-11-24

  • “简单”与“复杂”的轮回里

    ——著名特级教师唐彩斌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教学


    今日,又见唐彩斌老师的教学风采。正如事先预想的那样,《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延续了鲜明醒目的“唐氏风格”,“技术”成为了改变课堂形态、重构学习路径的“重拳”。教学中,唐老师巧用“微课”回眸推导过程、依仗“画板”揭露疑难思路,帮助学生深度达成了数学思维的“转型升级”。

    当然,“术”终究是受“道”影响的。用主持人李加汉老师的话来讲,唐老师的课“思想与技术兼备”,因而给人“脑洞大开”之感。确实,对我而言,最感觉震撼的,并非炫酷的动图、高明的演示,而是唐老师作为一名教学专家所体现出的师者情怀与育人智慧。

    说到情怀与智慧,想起了唐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几句话:“有的方法写起来很复杂,想起来却很简单;有的方法写起来很简单,想起来却很复杂。这件事情很公平,你只能选一样……”这段颇有几分“鸡汤味儿”的言辞,放在今天的课堂里,却毫不突兀、极其妥帖。数学学习,本就是一场“简单”与“复杂”的无缝轮回。以下,容我细说。

    一、生长:在“简单”向“复杂”的迈进中

    在完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的课时教学后,大部分老师都会“痴迷”于组织学生投身面积公式的正、逆运用,为“底高要对应”“除以2不要漏”“知道面积与底求高时,别忘乘2”等要点强调而“深感满足”,而很少会引导学生参与更大空间、更多维度的拓展。由此,学生的数学发展始终限于“技能锤炼”层级。而在《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中,唐老师却另辟蹊径,打开了学生主体“巧用公式、激活思维、拓宽视野、积蓄智慧”的另类视窗,使其在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实现了更深层的数学化生长。整节课中,他只给学生提供了两组材料。第一组材料,是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四个顶点及四边中点分别标有字母。第二组材料,是由边长各为8厘米、4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的组合图形。基于两组材料的学习任务始终是,请学生从图中的8个点中选出3个点并相连,找出“最大的三角形”“最小的三角形”及“中等大小的三角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多次经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活动,有效夯实了知识技能。同时,有序观察、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亦得以同步生长。

    二、蜕变:在“复杂”到“简单”的回归中

    利用方形图的格点,寻找符合面积要求的三角形,本身就是非常规性的学习任务。除了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思维与智慧。在挑战性“问题场”中,学生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一切变得“扑朔迷离”。然而,唐老师的教学立意显然并不止于任务本身。他在“本已复杂”的交流中提出了“更为复杂”的新问题。例如,完成“在第一组材料中找三角形”的任务后,老师顺势追问:“既然能找到面积是10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的三角形,那么,是否能找到面积是30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呢?”又如,完成“在第二组材料中找三角形”的任务后,老师再次跟问:“还能找到比8平方厘米更小的三角形吗?”

    事实上,这两个问题所指向的三角形,都是底和高无法直接看出长度的三角形,因而很难得出面积。对此,学生不难想到“总面积-其它各部分的面积=要求三角形的面积”的常规思路。很多听课老师以为,“拓展至此,也该告一段落了”。因为,面积计算的思路步骤已经“拐了好几个弯”了。而就在此时,唐老师再次一“问”惊人:“除了用总面积减其余各部分面积,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此刻,估计听课老师大多也是“一头雾水”。于是,精彩就此生成。一个孩子提出了“先添辅助线,再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特点,找出与原三角形同底等高、但更容易算出面积的三角形”的“好声音”,由此,“等积变形”思想便开始在课堂现场无声滋长……为趁热打铁、有效巩固,唐老师适时呈现了一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能画出图、但无法算出面积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再次感受“等积变形”的魅力所在。哈,如此“复杂的问题”,竟能这样“简单地思考”,孩子们茅塞顿开。

    其实,这种从复杂到简单的回归,在开课环节亦有生动体现。唐老师秉持一贯的“暖男”风格,鉴于第四节课“学生感觉饥饿”的现状,给每个孩子发了面包片。同时,提出一个饶有趣味的非常规任务:已知面包片的边长是10厘米,请求出三种规定形状的小面包片的面积。看似缺乏信息、难有头绪,但学生凭借已有的面积探究经验,顺利解决了问题,如愿吃上了蛋糕,并积累起“在非常规任务中寻找常规线索”的活动经验。

    三、熏染:在“简单”与“复杂”的哲思中

    结合数学史料、进行文化熏染,是当前数学课堂的常见“风景”,但常给人以“贴膏药”的生硬感。唐老师的匠心设计宛如“一股清流”,为我们呈现了数学教学落实文化熏染的“正确打开方式”。课尾,唐老师从西湖体育馆的地理位置说起,谈到了附近的“道古桥”,再由此引出了古代数学家秦九韶的杰出成就及“海伦秦九韶公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学生在前面部分的课堂探究中,已经初步体会“等积变形”的重要意义,知道“求三角形面积不一定要知道底和高”。这时候,当他们了解到与身边的真实古迹有关、与自身的学习经历相连的数学史料,一种对于厚重文化的“膜拜感”便会油然而生、并长久褒有。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  叶 柱)

  • 【上一篇】朱乐平《高》示范课赏析 【下一篇】吴正宪《比的意义》、朱乐平《高》、唐彩斌《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赏析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