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琏:凸显语文要素 明晰知识体系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7-01-05

  • 凸显语文要素 明晰知识体系

    ——谈部编教材语文一年级“课文”阅读要求的层级序列与教学
     

    各位老师,下午好!大家已经一天,很辛苦了,希望我讲的对大家的新教材的实施有所帮助,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着重来谈我们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阅读要求的层次序列以及它的教学。部编本教材今年9月正式使用,应该说它的选文精美,编排独具匠心。我觉得可能更突出的就是它注重了聚焦“语用”,明晰语文知识和能力点,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这是我觉得部编本的教材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刚才汪老师也讲到了,许多改变,新意倍出,亮点纷呈。我着重从课文部分,看它是如何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的。

    我们知道,一年级上册一共14篇课文,分为四个单元,和我们原来的人教版教材相比较,增加了7篇新课文,保留了原来的7篇经典文章。从数量上来看,由人教版的20篇课文减少到14篇。一年级下册分为六个单元,课文部分一共21篇,对照一下,也是11篇,是新增加的文章,8篇保留了经典的老课文,有2篇进行了修改。从数量来看,从原来的34篇减少到部编本的21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课文部分它的篇目减少,难度降低,增加了50%以上的新课文,使我们这套教材的题材更丰富,体裁更多样,特别是它的语言更经典,突出了我们新教材的四个新经典,在选文上体现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具有时代性。除了选文的改变比较大以外,它的结构上变化也比较大。

    大家可以知道,原来的人教版教材是以人文主题来统领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来编排课文,现在改变为用双线来组织单元结构,也就是说既有人文主题,又有语文要素这条主线。人文主题的变化从原来的明线改变为现在的隐线。我们知道原来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前面有一个黄色的框,一段导语来揭示人文主题,现在这一块没有了。但它的人文主题仍然体现在各个单元之中,更突出的就是语文要素,所以它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做了一个通盘的考虑,努力地体现语文学习的体系和教学“梯度”,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标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层级序列,增强实践性、操作性。语文要素突显出来以后,就像我们的汪教授所说的,让我们的老师教语文课有干货可以把握,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它是怎么安排的?它是对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一个通盘考虑,将语文要素划分为若干要素,穿插组合到各个单元中去(从一年级编排到六年级,有一个序列,我有幸参加过这项工作的各种编排和组织。)这样的话使我们的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导学的功能更加清晰。

    从我们一年级的教材来看,除了选文的改变来体现语文要素的学习以外,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语文原地的各个板块的安排以及前后序列中来体现;第二方面是从选文后面的课后练习设计中来看它的语文要素的编排的层级序列。我们从课后的练习来看它知识点的安排,课后练习的设计有的题干很简单,但是老师仔细去读读,它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却很丰富。比如说,原来人教版教材有这么一道题:我会读。读一读这六个带“打”字的词语。针对这一道练习题,我曾经在我们区的教学质量检测中出过这么一道练习题,从学生的答题中我看到了我们的老师对课后练习题的解读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按照题干“我会读”,我就请学生读一读,读完了,有的老师再加上你还能用“打”组个词儿吗?第二个层面,老师在读的基础上还告诉学生,今天这里的“打”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看出了这道题背后的知识点;第三个层面,我们这些老师既看出了它的知识点——一字多义,又想方设法地把它化解为可操作的,可以让学生去实践运用的,让学生来感受体验“打”在每个语境中是什么意思。所以对于同样的一道题,看看是“我会读”,但是不同的解读就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花一点时间,不仅仅只是解读文本、解读课文,可能还要花一点时间去解读课后的练习,去明晰它所隐含着的知识体系。我们部编本的教材,新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改变了以往第一段着重是老三篇的面貌,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而新教材注重了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将这些知识点、能力点进行细化、分层落实到各个单元。我从课后练习的解读中,我觉得它着重加强的训练,一般的我就不说了。在落实第一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又着重加强了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朗读的训练;第二,语言积累;第三,阅读方法的引导。这样就使我们学习的要点更明确、知识体系更清晰、操作性更强。

    我们分三个部分具体来看。

    朗读训练。怎样指导学生读好课文?部编教材重视朗读,但它不是笼统地提出“朗读课文”,而是针对文本个性来提出朗读的不同要求。比如说,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秋天》,短短的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不同读音,这就是文本的个性。教材后面就针对这个特点提出了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这个要求就具体化,让我们的老师更明确今天朗读的重点是什么。随着课文的学习,朗读训练的要求又提出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这样就将一年级上册朗读训练的要求细化为这样四个要点,要求清晰,循序渐进。进入下册,它对朗读教学的要求又体现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重在指导读好句子:一,读好感叹句;二,读好长句子。第二个层次重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从提出读好文中的对话到分角色朗读,再到最后一篇提出的分角色演一演。这样各个单元的朗读训练的重点突出,要求明确。针对读好课文这一点重点训练项目,我们如何来开展教学呢?我想一点,建议我们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朗读指导要从模仿感受中去朗读。大家都知道,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能仅仅靠理性分析,主要要靠具体感受。比如说,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老师经常会做一个工作,就在长句子需要停顿之处划上斜线。一年级的孩子只是看到了斜线机械地停一下,所以他不明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与逗号、句号停顿的区别,所以他读不出长句子中间的停顿要似断非断、语流一贯的这种感觉来。再比如,我们指导学生读问句,有的老师就会告诉学生读问句语气要往上扬,有的老师还要再画一个上扬符号,一个箭头。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明白吗?不明白,他不明白怎么读才是语气往上扬,怎么读才是问句的语气。所以我们说低年级的朗读不能靠理性的分析,着重还是要靠具体的感受。老师可以采用教师的范读、带读让学生来感受、模仿。还可以采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比的读,让孩子在比较当中来感受,谁这样读读出了问句的语气,然后模仿着来读。

    针对新教材提出的第一篇课文,读好“一”字的不同读音。如何来展开教学呢?我想这是第一次出现,我建议我们的老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是不是可以分几个步骤来进行“一”字变调的专项练习?我设计了这么几步。第一步,教师范读、带读课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感知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课文中带有“一”字的词语分类出示,教师范读、带读;第三,引导学生发现三类词语中“一”字的读音是不同的,他的小脑袋肯定产生了问题,为什么不同呀?老师可以借助词语前后的关系指点变调的规律。这儿重在让学生感受读音的变化,至于变调的规律就不要求学生去掌握;第四步,明白了原因,再来熟读这些词,让学生在语境中读准音;第五步,可以适当拓展,在前面找一找,前面学过的识字课文,拼音儿歌,里面带有“一”字的词句,同桌互相练读;第六步,我们不是学了这一课,教过一次就完了。接着往下学的时候,比如说当学到第七课《大小多少》。大家知道这是一篇量词歌,都是数量词,每一句中间都带有“一”,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它再进行一次“一”字不同读音的集中训练。我们可以建议老师把这些数量词做成词语卡片,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分类出示,分类带读、范读,让学生在多读中加以巩固。

    第二部分,语言的积累。部编新教材重视语言的积累,着重通过课后练习中的多种形式促进对语言的积累。比如说一年级,在词语方面采用读一读,或者记一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累常用词;第二个层面是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积累带有“白字的”偏正词组。安排了两次练习,老师要仔细读一读,读出两次练习的不同要求,它的要求的提升在哪里,你看这是搭配的,学生读,而这一次呢,却要求学生自己学习如何搭配“白字的”的词语,是不是要求提高了?好,句子方面,一年级上册,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一问一答,来感受问句和陈述句。看看是做问答游戏,但其实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知道的是问句和答句的不同。第二,引导学生在学习句子中能够正确运用方位词。老师特别注意,看看边上的泡泡中的范句,其实在这儿,老师读一读,又涵盖着一个知识点。同样一个小朋友,为什么前后两位同学说的用的方位词不一样呢?这儿就涵盖了一个知识,方位词是相对而言,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观察角度使用的方位词就不一样。一年级上册的句段,是从认识逗号、句号到读好停顿,再到认识自然段,这样就把一年级上册的句段的知识体系呈现的非常清晰。一年级下册,在词语方面突出了构词方式的多样性,学生了表达的丰富性。所以,词语呈现的形式非常多样,就不展开说了。句子方面,一是借助句子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习具体表达。比如从课后的“读一读,比一比”,再到语文园地的“照样子说一说”,让学生具体的感受学习该如何把句子表达得具体。第二个方面是借助句子的仿写来学习多样表达。一年级下册开始有写句子了,比如说,第二题,读一读,写一写,这篇课文大家熟悉,原来就有,我们一看就知道,一年级上册的时候,学生学习的表达方式是带“白字的”的偏正词,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今天通过仿写又让学生学习另一种表达方式,第二再看看是将一句话当中,把事物的两个方面都描述出来了,学习多样表达。

    针对语言的积累,我们如何来展开教学,我想针对词语方面,我们的老师是不是要重视让学生去感受多样表达的作用?我们说,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非要到中高年级才能涉及,我们在低年级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在语境中渗透,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样写好在哪里。比如说,我们这一类词语,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比读,然后再来说说天是什么样的天,是什么样的月儿。从而让学生明白加上了这样的词,写出了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等,是不是让句子更具体,更形象?再比如说,到一年级下册,有重叠的这些词,和不重叠的区别在哪儿呢?我们也可以采用对比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读当中来感受更绿了更白了更美了,体会它好在什么地方。

    针对认识句子,我建议我们的老师在认识句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理解逗号、句号的用法,建立句号的概念,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教材第一次认识句子是让学生圈出逗号、句号,但是仅仅让学生圈逗号,句号,我觉得是不够的,因为他能圈能数,但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这儿用逗号,这儿用句号。比如说,原来人教版教材学习拼音之后出现句子的初始阶段,有这么一段话。我在听课中看到我们的老师,请学生圈一圈,数一数,这段话有几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只停留在圈圈数数,学生不明白这段话为什么要用4个句号,而不是逗号,逗号,最后一个句号呢?正因为我们的教学在初始阶段仅仅停留在圈圈数数,不明白它的使用。还没有建立句的概念,所以导致了孩子平时在写话当中逗号,句号随意使用。所以我建议,我们使用新教材在第一部分认识句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分层加以落实,帮助学生建立句的概念,那我想第一个层面就是认识逗号,句号。它是安排在第7课,《青蛙写诗》,让学生去圈一圈从文中圈一圈,从文中圈出逗号,句号。我觉得在圈的基础上老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下逗号、句号使用的不同,这是第一个层面,初次认识。第二个层面,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我们是否可以借助朗读训练来促进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更好地建立句子的概念呢?所以我觉得这段话老师可以分步指导学生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句话,然后引导学生去找一找雨点儿给哪些地方带来了变化,把不同的地方划出来。第三让学生来说一说,这两个不同的地方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三步来促进学生了解,原来这段话是写了两个不同地方的变化,所以用两句话来写的,我们在加强读,在读中读出这是两句话就是处理好停顿。

    第三个层面,就是在平时的运用或者在后面的课文教学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利用文本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训练呢?比如说,当课文往后教学的时候,可以选取一些段落,来促进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比如说,我这儿选择《项链》的第一段,老师就可以利用,让学生先数一数有几句话,再找一找每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景物,把它圈下来。学生就可能圈出大海,沙滩,浪花。然后再来说说,这些景物怎么样,或者通过教师的引读,读出这些景物怎么样,这样就促进了学生了解这一段话是分别写了三种景物,所以用三句话来表达。通过阅读理解又促进了句子概念的建立。这是我的第二个建议。

    第三个重点训练,就是学习阅读。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很多都出现在中高段,低年级的孩子,尤其一年级的孩子,怎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呢?从课后的练习来看,着重体现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再说一说。一年级上册的安排是体现了前期适当渗透,后期进行重点训练。前期的适当渗透是安排第7课《青蛙写诗》,是谁来了,谁来帮忙了?可以让学生去圈圈。第二,逗号,句号可以让学生去圈一圈,这就是第一次渗透了按要求圈出相关的内容,寻找相关的信息。到了后期,是连续进行这方面的训练,11课,12课,13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可以圈圈词、画画句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再来交流讨论,促进阅读理解。

    到了一年级下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又提高了,呈现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是圈画明显信息,能够直接简单运用。比如说“四个太阳什么颜色”直接能找到答案,“要下雨了,他们在干什么”直接能找到答案,很显然这是延续了一年级上册的要求。第二个层面,要求提高了,我把它称为深层次的,就是指导学生寻找关键信息,找到的信息能够选择性的灵活运用。比如老教材当中的二年级的《一分钟》,现在迁移到了一年级下册课文里,先看看比较一下两个版本课后练习题的设计。老教材侧重于识字,新教材侧重于信息的提取。再具体看,它的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所以说老师把四句话读一读,很显然难度加大,一句紧扣一句,这是需要引导学生去抓四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内在联系找到关键信息,然后来选择性运用。是不是要求提高了?难度加大了。再比如,一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引导学生从寻找文本中缺少的信息,到生活中,日常的通知中去寻找关键的信息,从而了解通知的关键要素,是不是就是引导学生从文本到生活去迁移、运用?还比如,一年级下册还有篇课文《小猴子下山》。要求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很显然,这是抓课文的主要情节,这就为孩子抓主要情节来复述课文,讲故事做铺垫,它的寻找信息的要求是不是高一些了?由此可见,一年级在寻找信息、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上,它的安排是从圈画明显信息能直接简单运用到寻找关键信息能选择灵活运用,由易到难,体现层次。

    学习阅读的第二方面,课后练习着重安排的是,借助图画来阅读,让学生借助图画去初步尝试自主阅读。我们的教材一年级没有阅读课文、自读课文,安排的是连环画课文,不全文注音,仅仅是难字注音,这就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去猜读,借助图画猜读,从而让学生了解到阅读不是仅仅靠拼音,图画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针对连环画课文,它的编排,第一册安排了一篇《小蜗牛》。课后的练习要求有两点:对照图画读课文;猜独生字。这篇课文和我们老教材的第一篇连环画课文不一样,《雪孩子》是一幅图对应一段文字,图文一一对应非常明显,一目了然。而这篇课文不是一幅图对应一段文字,所以直接让孩子来对照图画读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我建议我们的老师借助这两道题目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去了解怎么读这样的文章,从两道题来看,它的内在意图第一是让学生了解可以借助图画读课文;第二可以借助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利用图去理解课。这就是完成了第一题。第三,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去猜字、认字。到了一年级下册安排了两篇,第一篇《咕咚》,我们看看它课后的要求。猜读六个生字,它的要求是和第一篇一样的,猜读读音。很显然这一篇的要求是在一年级上册的基础上运用来认读,猜读。来看看它的第三篇,一年级下册安排的第二篇是《小壁虎借尾巴》,这一篇课后的要求还是猜读六个生字,但是它的要求变了吗?猜读音,还要猜字义,并且还要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学习这一篇要达成的目标,第一要借助图画,形声字的特点猜读音;第二还要去了解字义;第三能够交流怎么猜出来的,然后去概括猜读的方法。很显然,一年级安排了三篇连环画课文,它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来进行学习、训练,它是从第一篇学习阅读的方法到第二篇的运用再到第三篇的交流概括方法。要求逐步提高,训练层层递进。同样的连环画教学它的要求在层层递进。

    针对学习阅读方法怎么展开教学,我想第一方面,寻找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培养信息提取的能力。我建议老师可以借助圈圈画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边读边思考,从课后练习来看只在第一篇《青蛙写诗》明确提出圈画,后面都没有这个要求,只提出了讨论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借助圈圈画画来促进思考阅读,同时也可以借助圈圈画画来促进学生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比如说,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是它的要求不一样了,它的要求能说清两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用两种不同的符号寻找相关的内容,到交流的时候可以借助圈圈画画的形式,既可以按照问题的顺序来回答,就是借用了不同符号里的内容,也可以采用“谁画了什么”这样的方式来交流,又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促进一年级学生回答的时候更有序更多样。

    针对第二点,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怎么引导学生了解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方法?我觉得第一篇很重要,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小蜗牛》是首次学习,老师是否可以细化一些,把步骤一步一步落实得更扎实一些,让学生能够通过这篇的学习初步感受到这种学习方法。我自己看了下,针对课后的这两道题,又针对这篇文章和老教材,难度有所提高,所以我建议不是一开始就放手让孩子对照自己去读,我觉得第一步由教师逐一出示图文,一一对应内容,然后教师来范读或者是听录音也行,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第二,了解怎样图文一一对应以后,就可以借助图读读课文来感知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两步来落实第一道习题的要求。对第二题的要求也可以分步来落实,比如说先让学生借图来猜读,孩子们生活中吃过草莓,见过蜗牛,可以看图联系生活猜读他们读什么。再看看字形来猜读生字,因为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经历过看图形猜字的练习,这一课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形声字的特点,利用认识的形旁,声旁(像牙、莓),再借助已经学过的形旁,艹字头,虫字旁来猜字义,了解它的字义。这样就让孩子能够初步地体验到形声字怎么样去猜字、认字,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字。最后一步我们的老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比如我们在出示几幅图和词语,蝈蝈、螳螂、蜜蜂、蝴蝶之类的,让学生借助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学习方法再来猜猜这些词语读什么,巩固借助形声字、借助图画来猜读的学习方法。以上,只供老师们参考。

    刚才着重从课后的练习来看部编本新教材,除了识字、写字的落实以外,着重加强了朗读训练、语言积累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三个方面。可见我们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第一篇课文要落实哪些知识点,其实这些知识点又有怎样的层次,有怎样的知识体系,除了选文安排以外,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课后的练习设计之中。所以建议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花一点时间去解读课后练习,吃透这些课后练习的意图,了解它背后所隐藏的知识点,知识体系,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单元的重点,学习的要点分层落实。

    谢谢各位的聆听!

    作者:柳  琏(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 【上一篇】何捷:醉人的课堂源于酝酿 【下一篇】吴忠豪: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