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一)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7-31

  • 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一)

    千课万人的会场,实际上是一个艺术教育殿堂,目前也是我们一个国家响当当的一个艺术教育的一个品牌。大家在这个艺术教育的殿堂里,思想在互相交流,情感也在交流。但是,目的是一个:就是为了把中国的艺术教育做的更好,推向高端。我今天受邀给大家做一个演讲,这个演讲的题目呢是:文化核心素养和美术教育。目前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就是我们每个老师其实跟我们所谓做课程专家的人来说,我们是个什么关系呢?或跟那个美术教育来说是什么关系。是小河流水,大河里满。什么叫“小河流水,大河里满”呢?就是我们各位,都是中国美术教育的一条条的支流,我们直接是伸进到土壤之中,我们在影响着土壤,我们在改变着土壤,同时我们也受这个土壤所影响。所以中国的美术教育,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各位去贯彻、去实施,去使之真正的发挥一个效益。这是我当时在这个做知青的时候,当时我们受的这个教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教育这种关系是这么来处理的。

    第二就是:锅里有了,碗里才有。什么叫“锅里有了,碗里才有”呢?就是集体有了,我们个人才有。所以,我们在集体的观念上我们有了变化以后呢,我们每个老师个人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做“锅里有了,碗里才有”。我也理解老师,老师是特别需要有了去告诉你这么去教学?怎么去玩?怎么去游戏?特别需要这个东西,但是有个前提,我们在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在游戏的时候,我们需要空间,就像我们这样一个体育馆,你只有人带你玩还不够,你还要有个空间,所以我自己是偏向于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说,我是偏向于宏观经济学的,但是我们也有很多老师搞微观。今天整个课堂很多是微观的,那我讲一点宏观的东西。

    我们说长袖善舞嘛,它是需要空间的。你们知道一个人叫高晓松,高晓松说:“我走过中国几十个民族地区,也去过世界上几十个国家,我发现我们汉族人是唯一不会跳舞的民族。但是这个已经被颠覆了,你看我们广场上很多汉族老大妈在跳,对不对。所以这个是在变化,其实古代啊,汉族人不是不会跳舞,汉族人能跳舞,能歌善舞。你看吃完饭以后,大家跳舞助兴,吃完饭以后大家舞剑助兴。汉景帝时候,大家吃完饭以后,大家也是轮番跳舞助兴,汉景帝哦。当时有一个长沙定王刘发,他也跳。这小子跳舞呢,他就伸展不开,我们说跳舞是需要舒展的,你看我们都很舒展,但是他不,他就手啊什么都不伸开,他就扭妞妞,然后哄堂大笑,说你怎么那么笨呢?跳舞都不会跳。他就说:‘我呀,我啊不是不会跳舞,只是我那个地方土地狭小,我伸展不开,所以我只能这样跳。’结果引得哄堂大笑,然后汉景帝也笑了,大笑之余就给了他很多土地。所以这小子是装傻,他实际上是一个大智若愚,他要的是土地,要的是空间。”话说回来,各位老师,在具体的行动之前,我们也需要空间,但是我们要的是什么空间?我们要的是思维空间。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它在1949年以后,我们大致是经过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发展时期是什么呢?是单一的学科期,应该是1949年以前,或者说改革开放以前也是这样的。为什么叫不完整的学科时期呢?就是我们当时的美术课,不叫美术课,叫什么课?叫图画课。图画能代表美术吗?图画是美术中的一种。所以当时要以偏概全嘛,至今我们还对绘画情节那么浓郁,这是有原因的。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就进入到第二个时期,叫完全的学科期。我们把名字改过来了,我们过去叫图画,在这个时候我们叫美术。名字一改,它的内涵就相应的发生变化,它的外延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接下来就是我们现在课程改革以后,我们进入到另外一个时期,就叫做人的发展期。就是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我们不但是要关心美术,还要关心什么啊?还要关心人的发展。

    过去叫图画,图画就成为课程的符号。然后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就变成美术,那美术的含义也变了,它是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还有我们叫媒体艺术,或者叫现代媒体艺术。它就发生这样一个变化,内涵变了。那么这点跟谁像啊?跟美国比较像。我们知道美国过去也叫图画,也叫绘画,它的教育也是以绘画为主,以创作为主,尤其是绘画创作为主。所以后来美国有个教育家叫做巴肯,他在科目运动激励下,认为美术这个课程不应该仅仅是创作,尤其是绘画创作,所以他加了美术史、美术批评。然后到后来,DBAE我们也知道,DBAE有个格雷尔,他又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一个美学。所以他们认为美术的课程大致是由这么几个方面构成的,四块构成的,美术课程就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现在叫美术课,但是我们现在关注的是人,这个人是包括美术基本素养在内的这么个过程,就是我们延续过来是这样一个过程。

    新中国的课程发展又分成三个时期。这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所说的。他是这么来分的:2000年以前,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当时叫什么?叫“双基时期”,那个时候都叫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我们中国老师受这个影响太大了所以叫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000年以后,我们叫“三维时期”。什么叫“三维时期”?哪“三维”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三维时期”后来有一个问题,它最实的还是“双基”,什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有点像浮冰,踩不住,有点虚,所以说貌似三维,实际上还是一维,还是一个“双基”。所以“双基”在每个老师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也是我们最能落实的一个东西。那么从15年开始,就是我们现在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什么时期呢?就是“核心素养”时期。为什么叫“核心素养”时期呢?因为我们正在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我们已经在受这个影响, “核心素养”时期是我们高中课程改革新提出来的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个在明年底就要做完,做完以后我估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要重新修订,就可能要按照这个核心素养来修订了。那么核心素养,我不说别的,就说包括整个260人的课程修订标准庞大的团体,里面很多的老师还是很难接受。不断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因为大家还是习惯什么?习惯“双基”。没有“双基”怎么行呢?所以这里就是涉及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我们回避不了一个问题,就是知识与技能和学科素养就是核心素养的关系在哪里?我们比如考这个问题,你要是把双基丢了,我相信所有老师都不干。因为我们就是靠这个去落实,我们能够看得见的,学生到底学了什么东西,他学了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这是老师特别关心的,你要把它丢掉,很难。后来我跟他们说,你把我们说服都不容易,更别说再去说服更多广大的老师,那就更难了。因为双基啊,在我们大脑中是根深蒂固的。是这么一个问题,你回避不了,怎么办?

    我后来想了一下,怎么来理解这个核心素养,我就给大家讲了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司马光砸缸。那么看看,这里有没有情景和问题吧?什么是情景和问题啊?就是他要情急中去救人。有人掉到水里了,掉到缸里面了,你要去救他。这就是你面临的一个情景一个问题,那怎么办呢?有没有知识技能?我要救这个人我要知识技能,他是需要有的,你比如说他要知道一个道理,人掉到水里要淹死。如果他不知道人掉到水里要淹死,他怎么会救他呢,对不对?第二,水往低处流,那个时候我估计中国人还没有讲到地心引力的问题,但他会知道一个简单的常识,就是水往低处流。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就可以有救。第三个就是他知道石头,或者硬物能够把这个缸给砸烂。他不知道这一点,他这么会去砸它呢?第四,就是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石头砸在缸的合适的位子上。你砸的比水位还高,没用,对不对。所以你看他救人,他有情景,有知识技能,还有什么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心里品质。沉着、冷静、果断。你这时候慌乱了,你所有的知识没用,用不上,你也没有行为。那你们看看,他这里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这就叫做素养和能力。所以说素养和能力,不是说我有素养有能力,它是要表现出来的。我们现在教育要求的是什么东西,就是你的素养和能力。整个教育培养的是这个东西,那么你就可以看出来知识需不需要?知识需要,知识又怎么去转化为能力了?这个问题是需要去考虑的。所以我们的基本认识是什么?中国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知识与技能”,这个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出在哪儿?问题是“知识于技能”它未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就是现在我们让学生知道了很多,也会很多技能,但这个东西,它不是素养。就是我刚才讲了很多知识,司马光砸缸,但是它没有变成素养,没有在一个情景中去完成一项工作。所以,它还不是素养。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但是它不等于素养和能力。我们过去的教育就是这个问题,就是没有把它转化出来。

    那怎么能把它变成素养和能力呢?你只有关注如何去获得知识和技能,你比如说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去获得它,那么这个过程中你就获得素养了。因为这个知识与技能你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得的,这种方式本身是蕴含着一种素养在里面的。还有就是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这是你要进入到问题的情景,用它来解决问题,这样你才能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就这么个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围绕核心素养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个,就是要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第二,就是要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只有做才行,所以后来我们在研究自己的课程标准的时候,我们是这么说的,你在这个内容标准里你是可以列出知识技能的,但是怎么去获得知识技能要在教学提示里要显示。否则的话他获取的还是知识技能,他还没有转化。所以我们在教学提示里面,就鼓励各个撰写人要怎么来做呢?要设置问题情境。把你的知识技能去用来解决问题。还有就是我们要用一种现代教育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技能,通过这两种方式,这是一进一出来获得基本的素养。我们做一个图看看,就是美术知识与技能,这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其实你背诵的东西都是静态的东西。那么要怎么来做呢?怎么去选择怎么去获取它,这个是比较重要的方面,等下我们再用个图来说明它。然后了怎么在问题中去运用,使它变成一个动态的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形成美术的核心素养,这样这个过程中就很重要。

    我们讲选择知识,我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学待用”或者叫“以用带学”。我们在学校学习知识是成系统的学校知识技能,等待将来有一天能用上。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在学校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到现在还没用上。像我们美术老师,函数我们学过吧?我们可能微积分也学过,但是我们用上了吗?我们没有用上,很多包括物理学的知识,生物学的知识,化学知识,我们也学过,我们甚至是系统的学过,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依然没有用上。这是我们中小学学习的一种状况。就像我们系统的学这么多书,我们用上了吗?很多都是没有用上的。还有一种学习就是“以用带学”我们是根据用的需要,来带动我们学习,和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我们工作以后的状态。各位你们想一想,你们有驾照吗?有很多有驾本的吧?这个驾本是你学校里学了以后等待开车用吗?其实是因为你要开车你才去学它的,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这里两个字,同样都有着带,一个是等待的待,一个是带动的带,但是两个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对知识的选择有两个方向,一个就是说学校提供给大家的一些知识,这个知识有有可能用不上,还有就是走上社会以后我们因为生活的需要,因为社会的需要,我们主动去学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对知识的一种选择,是这么来表达一个意思。

    像芬兰实施激进的教育改革,学校不再分语数外等学科。后来我向教育部课程标准组做汇报的时候,就聊这个事情。他们说芬兰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现在也在做一些回收,就是我们以后学校教育,不是这样按照科目来分的,这节课是语文,下节课是数学,在下节课是英语,他可能不是这样的,那么芬兰有个设想,他怎么做的呢?他们就是取消科目教育学,这是我们过去的科目教育学,就是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他们搞什么教育学?他们搞现象教学,或叫专题教学,你比如说我一个现象一个专题叫“餐厅服务”。“餐厅服务”就根据“餐厅服务”来组构知识,怎么组构呢?数学,你餐厅要算账嘛。还有语言啊,你没有语言怎么去那个啊。你书写的菜单,你的需要语言嘛。书写的技巧,还有沟通技巧,你要和顾客打交道。这些知识是什么时候要用上的呢?是你开餐馆,你需要餐馆服务时需要用上的知识。所以他是根据他来重新选择知识,他不是学了物理用在餐馆上,学了化学用在餐馆上,他不是这个意思。然后比如说欧盟,欧盟这个专题我用什么呢?我就要学历史嘛,欧洲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历史,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结成一个联盟?欧洲的经济是什么样的?因为欧盟在很大程度上它说它是一个政治组织,它更是一个经济组织。外语,我在欧盟区我用什么语言,我要去学什么语言。这么来搞教学,当时它们提出来的是什么?是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已经开始实施,然后他们当时的设想是什么?是在2020年推广至全芬兰。但是这个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我到现在也没有把握。当时参考消息提了这一点,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肯定是人家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做这么个问题,也就是说将来取消数理化,历史地理这些个课程,他全部是根据现象来选择知识。那么这就是一个什么啊?有点接近我们讲的核心素养了。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谈这个文化的问题呢?为什么谈文化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核心素养的形成,归根结底是我们文化的影响力。我们生活在一种什么文化里我们会形成特殊的一种素养,所以文化怎么样,才能决定我们的核心素养怎么样。中国的文化怎么样,才能决定我们中国人的素养怎么样。所以文化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是我们脱离不了的空间。我们讲我们人生活是两个空间,一个自然空间,阳光、水分、土壤、数木,动植物,动物,这是我们脱离不了的。

    那么还有一个是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我们也是离不开的。不是在这个空间就是在那个空间里。我们小时候可能在一个空间,我们长大了在另外的空间里。所以包括我在内我小时候是在南方长大的,但是我后来去了北方,我在北方的生活无可避免的带有南方的痕迹,比如我的语言。我不管我现在普通话讲的怎么样,但是我到北京一讲,人家马上就说你有口音。有口音什么意思啊,就是你讲话还不是标准的北京话。一听就听出来你是外地人,所以这就是一个痕迹。还有我们喜欢吃什么东西,也是小时候养成的嘛!我要吃辣椒,我在北京可能还得吃辣椒,只不过是北京的环境让我有所收敛,不像在南方吃的那么猛烈,所以这就是文化的痕迹,我们脱离不了这个东西。

    所以,关于文化定义有经典的定义,比如泰勒的定义,还有通俗的解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诗人艾略特说,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关于文化,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晨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所有的一切就是你的文化。我们台湾一个作家龙应台说,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过日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就不一样。大陆还有一个学者叫易中天,易中天说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说得白一点就是“活法”。“活法”跟“日子怎么过”,跟“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那我们说文化包括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宗教信仰,道德法律,艺术哲学,科学,这都是文化。因为你生活方式离不开这些东西。我听说河北有个习惯,就是在婚礼的当天,你可以尽情的作贱公公婆婆,怎么作贱呢?你可以拿着煤灰,或者锅灰,往你公公婆婆的脸上去抹,那个灰也可以往脸上涂,他丝毫不能有不高兴的意思。你在别的地方行吗?你在别的地方就是对老人的不敬。他的文化里就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他就是文化不一样。在你这个地方不正常的,在那个地方正常。所有,我个人认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定群体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这个地方,有门阙、台阶、庙宇、摩崖石刻,这是泰山,所以这个叫双遗产。类似的有双遗产的还有庐山,还有峨眉山。故宫是什么?故宫是纯粹的文化遗产,因为故宫基本上是人造的,到里面,你要受它的影响。文化怎么影响人?换句话说,文化是人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文化要改造人,文化在濡染人。我的老师常先生,有时候我去看他,我问他在干嘛?他说上午画画,下午呢?他们家里买了这么一个周林频谱仪,他每天下午在里面呆上一个到一个半小时,进行屏摄,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的一些状态。这个是最能说明什么是文化的了,这个框子是人造的。这空间是人造的,文化也是人造的。你在里面,你就受他的影响。文化是人造的人化,但是反过来它又改造你,这叫化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文化中,文化是要改造我们的。那我们看看文化是怎么改造我们的呢?这是烤肉,这是炸肉,这是熏肉,文化怎么影响我们的?这是烤出来的,这是炸出来的,这是熏出来的,文化是把我们熏出来的,它是“熏染”,是慢慢慢慢一点点把我们熏染成这个样子,这就是我们讲的文化状况。

    在讲了文化空间以后,我们也知道文化在改造人。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看核心素养。我一直认为,我们中国的教育,其实还不是应该从教育部开始,应该从更高层开始,从国家层开始。要做文化反思。我们现在的文化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因为文化是影响人的,从文化设计,把我们好的文化保留,不良的文化去掉。因为不良的文化也是要影响人的。这样的情况下反应在国民性: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国度里,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你要考虑到国民性的问题。关于国民性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最早的在关心国民性的是梁启超,梁启超对中国的国民性是很关注的。但是遭遇了西方文明之后,他发现中国老百姓有很多的劣根性,就是我们国民性有很多不好的东西,所以他提出来要改良中国的国民性,怎么改良?文艺,他说要易性国民,就要易性国家的小说,但是他是一个理论家,他不是个实践者,谁实践他的?鲁迅。鲁迅不是一直用他的文学作品,他的杂文,一直在挑破我们国民性的脓疮,让它流出来。《祝福》、《药》、《啊Q正传》里面都在毫不客气的在批判中国的国民性,中间的劣根性,愚昧、麻木、甚至还有懒惰,甚至还有欺骗的东西,这都是中国国民性的不好的东西。

    要反思这个东西,反思过了以后要总结它的优缺点,然后对国民性进行改良,要改变不良,形成良性。怎么来改良呢?教育,但是教育呢,不能是仅仅我们学校教育,要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空间,你才能改造过来。你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跟孩子说,到外面要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你孩子背着书包走到社会生以后,你看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没有车,尽管是红灯,大家都过去了。你站那个地方你会觉得自己很傻,对不对?所以这个社会的教育也很重要。还有家庭,我们在幼儿园,老师跟孩子说我们到了动物园不要随意买东西喂动物,因为动物吃东西是有时间的。而且有的东西它能吃,他不能吃,也是要有专业的。那么你家长到了动物园,你为了博孩子的高兴,你就买了东西给孩子,你去喂它,那孩子整个在幼儿园教的东西被抵消了。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还要看我们学科的作为。数学对国民性有什么影响?语文有什么影响?美术有什么影响?美术有影响啊,你比如说做事的精细程度。我们中国人啊,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讲究的,如果说你做事不精细,乱,你的工艺教学就能帮他改良这一点。我们的孩子缺乏创造性,按部就班,那我们的设计教育就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有创造性的一个国民性,是这么来看。当然,想来想去他最好的方式最终就是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所以这是一个完整的关系图。学科,然后上升到教育,教育的上升到国民性的改良,国民性的反思,文化的设计,文化的反思,但是最终是为了我们人类的终极目标,什么终极目标呢?就是人活在世界上究竟为什么?究竟为什么?我们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的想法,我的想法是什么?就是在个体、群体当下与长久之间,来追求幸福和快乐。
     

    作者:尹少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上一篇】​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二) 【下一篇】王 鹏:​浅析儿童版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