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力加:基于图像识读目标的图像分解教学设计(一)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8-14

  • 基于图像识读目标的图像分解教学设计(一)
     

    最近我们教育部公布了美术课程的学生应该获得的美术核心素养,20个字,在座的美术老师们可能还不太了解,“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想能力、审美态度和文化理解”。也就是说我们的美术课程要帮助我们的学生形成这样的一种核心的美术素养,因此,我今天上午的报告也就是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报告也就由这个核心素养的首次提出引出的一个话题。当然这个话题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我现在就把这个十几年研究的脉络呈现给大家。

    从我们课程标准的性质来看,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它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我们都知道2012年修订的课程标准就是公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性质当中的第一条是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我在去年的讲座当中曾经提到这句话,马克思提到的人的本质力量,它是会听音乐的耳朵,能够欣赏形式美感的眼睛,时间流逝了一百年之后我们今天中国的美术教育究竟有没有带给孩子们这样的人的本质的力量?在一百多年前,丰子恺先生在浙江绍兴的小杨柳屋提出:“美术它是为了眼睛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越是文明进步的人,眼睛的要求越是大”,“人为了有眼睛,故必须有美术”。由此来看,图像识读应该是我们美术教师所带给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学生以及幼儿园的孩子们的一种基本的美术的素养。

    去年的六一节,我们的教育部的艺术教育司的司长万丽君司长、课表组组长尹少淳教授以及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美育教学改进美育教学的三篇文章,领导安排我写关于教学的观点,我在这篇文章当中就提到了几个观点:第一,倡导视觉观看与自主感悟的审美学习方法。第二,形成引领思维辨析和理解美术文化的过程。第三,要启迪学生发现自然美的独特眼光和审美态度。第四,要推进博物馆教育润泽下的艺术化生存的方式。由此,建构起来改善学生美感经验的美术教学体系。

    第一个问题,中国美术教学历史的回顾。昨天晚上吃饭之前,我带着研究生访谈了浙江省的著名特级教师张献民总校长,他现在是杭州少年宫的领导,我们就谈到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美术教学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种小黑板一挂,同学们画画。那个时候很多没有美术专业背景的代课老师,也是这样去教学,这种教学常态是在我的专题当中曾经抨击过的一种传统教学的状态,现在有些时候我们还有这种状态。

    第二个,看电影的美术课。在十几年前,我还没有来到浙江省的时候,在山东省的最好的高中,山东省实验中学,我们的高中美术老师上美术课的时候就是给大家放电影。一部电影放40分钟,这个课就结束了,这似乎都是图像的问题,到后来,普及了PPT演示文本,那么这个演示文本就成为了全中国所有教师不仅仅是美术教师都是用的一种教学范式。我把它称为教学的范式,那么我的论点是:学会思维是儿童心理变化和动作变化的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一种转变,儿童的美术教育是教也就是引导孩子们学会思维,学会并建立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问题的焦点是什么呢?美术教师始终要在整个美术课堂教学中贯穿一种多元的认知分析思想,引导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感知和教师的引导来共同思考某个主题也就是议题。当然,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小孩子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抓,那么而且他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真正意义的儿童美术教育的课堂上,美术教师对于孩子们原有图示的认知和意向性表现的引导,他应该是美术教师教学的关键内容。给大家看的图片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教学当中常用的画册,这是在上个礼拜我回到山东,在我山东的家里拍到的我的书橱当中的一个角度,大家就会说,李老师你教过的书,画册怎么这么新啊?可以告诉大家我当年教学怎么教呢?那个时候是没有PPT的,那个时候也是没有电脑的时代,我是用画册教学的,怎么教学?大家可能没有见过,我上课的班都是72个人的班,在这个过道上我抱着画册来回的走,孩子们看完一遍之后画册就要合并,合并之后我采用的是每个孩子利用残存的视觉记忆和我所讲的某个主题,然后进行表现,此刻他画面留下的所有的痕迹或者是他用纸张,或者是他用材料留下的所有的痕迹都是他对世界经典美术作品的一种感悟性的自发理解。这张图片当然是我最近刚拍了一张为了是给大家讲,而且今天讲的这个内容贯穿了十几年的最真实的教学内容。我曾经长期使用的范式可以告诉大家,1985年86年出版的最经典的中国美术报,这是中国最经典的一帮美术专家,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编撰的这个报纸,我经常抱着报纸给大家讲课。还有这份戏剧报,为什么用这样的东西去上课?那个时候是没有今天的电脑图像的,我只能靠这个图像给学生上美术课。孩子的能力和他的成果是来自意向性的眼光,对于艺术家各类艺术作品的鉴赏和欣赏,它能够让孩子们明白艺术家的意向性的表现,它是和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公民的眼镜所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印象派之后的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艺术家观念的作用对艺术表现它产生的重要影响。

    有一个案例,这个小孩子为何如此的牛气?我这是在正式的公开场合下公布这个案例,这个小孩子大家看到的他的图像是一个动态的表达,而不是普通瞬间的表达。大家看到这是当年中国美术馆,1998年首次收藏中国儿童画作品的作品,这个小孩子现在在哪里?他在韩国,他是个电影导演,2011年,他突然找到了我,他写了这样一篇博客(写到了十几个影响他的美术教师):“李力加老师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位恩师,大约我5岁的时候被父母去送去学习绘画,李力加老师曾经在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执教,并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名师,也是开启我人生的旅途的重要的恩师。在幼儿时代的我,对这个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充满了幻想,当时美术考级盛行,但李老师对此十分嗤之以鼻,在李老师的美术班中,第一堂课教的是如何画一个心中的太阳,画自己想要的太阳,而不是按照大人们编的教材去画太阳,要像毕加索那样去画,李老师从没教过我如何画一幅画,仅仅是教过我如何用铅笔、用彩笔、用版画这样的工具,这些都是技巧。”他就写到这样一个东西,他后来说,他进了中国美术馆,他的作品在全国展示。大家注意,你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娃娃,他玩的结构立体主义绝对比老毕一点都不差,这样的孩子去年在北京他的电影获得了大奖,这只是一个20来岁的小孩子,这个小孩子在韩国是一个电影导演,我为什么用这个案例来说?大家注意,因为那个年代,我给他们看的图像都是我抱着画册给他们看的图像,你会发现他永远的构成都是这样一种空间知觉的构成,那么这种空间知觉的构成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到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时候,他所释放出的巨大的造型能量,是一般的孩子们包括今天新中国所有美术的校外教学和校内教学当中是没有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是有问题的,比他年龄更小的孩子,他也能这样构成,那么这种构成他也是把形态与色彩的自己的重构。这是六岁的娃娃,再看我教过5700多个孩子,每个孩子在小学六年级以下都能像艺术家那样去表现。大家会问,甚至比我们很多的中学美术老师的写生画的还好,他为什么能这样画?就是因为他有一双意向性的眼睛,这个眼睛就来自于图像识读。小学生都能这样画,他不是技术问题,他是眼光问题。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全国大会上公布这个成果,那么这个成果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我会在当代中国的美术教育当中出的一套书中全部呈现。我的观点是:在视觉认知图式和思维相继发生变化之后,小孩子的作品他自然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某种图像识读的引导之下,小孩子的作品会呈现画面的完整性、形式的逻辑性、表现的多样性、工具的随意性、创意的荒诞性以及超现实性。这些就是需要我们的美术教师花最大的气力来进行教学引导的,孩子们会逐步的按照美术教师视觉审美的要求而自发的去认同、追求某种的美术表现“风格”,这也就是艺术家的心理朝向走入了某些孩子们的作画风格的这些倾向。

    第二个,2000年我进国家课标组的时候,当时编国家教材,随着国家教材的时候我编了一套美术教学图典,那个时候还没有进行图像的分解教学设计,那么这个图典整个一本是根据一册教材。我给所有的美术老师提供相应的图像资源,来帮助美术老师如何用图像进行教学。当时我去了广西、江西、湖南、内蒙,我也引导很多兼职的美术老师用图像进行教学,这就是第二个大家看到的案例。我刚刚来浙江2003、04的时候,在江苏苏州的常熟,和常熟市的唯一的中学高级教师吕月琴老师走在阳澄湖的小路上,随机拍了很多水生植物,这个植物是什么呢?这个植物是菱角,我拍了这个菱角以后就在江苏常熟的实验小学上了一课——《你看到了什么?》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做像今天的图像分解,而是我用Photoshop做图像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当一个小孩子看到这样的图像的时候,他可以自由的选择工具,选择材料,去表达,而不用你老师告诉他怎么去画,这是当时的案例。我当时的原PPT我切了一帧,我说从这些图像当中可以联系到的问题有哪些?构图——表现方式——材料/工具——符号,提炼出美术学科方面的问题。这是当时的教学PPT。再看,有没有疏密关系,有没有节奏,有没有韵律,画面中的形式的呼应,为什么要这样?是美的吗?是和谐的吗?这个美术的学科要素的概念要不要呈现?想一想,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关联,可以不可以?所谓的学习生活,也就是在学校的生活的关联。第二个案例,《变化中的树》,我现在只放了两帧,这是当时的PPT,我给他们上的是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系列,其实我都是有摄影的图像与我制作的图像做一个分析之后的图像的解析,我当时说,有个画家他这样画树。第三个案例,《变化的叶子》,当时随机做的处理,那么当时随机做这个处理的目的,也是引导着小孩子们来理解图像的问题,要从生活中的图像提炼出美术的元素,而进行自主的表现。我基本上是不示范的教学,全部是图像引导的教学。第四个案例,这是浙江有一个很著名的剧团,在杭州,小百花越剧团。当时在大学里公演《藏书之家》,这个剧我连看了六场,拍了二百多张剧照,然后用剧照去教学。那么这个剧照的第一张是原剧照,第二张就开始处理了,我连续处理三十张图片,孩子们再去表现戏剧人物的时候,他对选择工具,选择材料,选择表现方法,选择认识方法,他就有一个变化。这是第四个案例。

    2005年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就加快了研究的进度和深度,2005年的时候我们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了他的国家的实验室,我当时应丁肇中先生的邀请给山东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做讲座:《艺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有着最好的待遇,丁肇中先生把他们全部带到瑞典的皇家学院去学习,但是他们的审美之低乃空前未有。我放的这两张图就是当时在瑞典的有一个博士,竟然给我说:“李教授,你对网络上的‘芙蓉姐姐’怎么看?”我当时很苦恼啊,我说这真是个没有修养的人啊,他很喜欢芙蓉姐姐,虽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博士,而且在瑞典皇家学院。他还问我:“芙蓉姐姐算不算艺术?”因此这就刺激了我要努力研究这个图像识读问题。

    这是丁肇中先生在山东大学的办公室,他里边的书橱里有全套的中国美术全集,有全套的中国美术的作品集。大家看到的这些著作,是一个著名的世界科学家要求学理工的同学必须读的,但是非常的悲哀,没有一个学生到这个丁肇中先生的办公室去看书。我当时是非常非常的难受,这些学理工的人一点视觉图像的感觉都没有,他的导师们给他准备了这么多的好的中国美术的画册,都是八开的那个大开本,人美的那套全大红的都有,包括刚才那张作品,所以说2005年我在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中心讲座之后就加快了我的研究。我当时在讲座中这样说,在艺术作品中,无论是流行音乐、卡通动漫,这些视听作品当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生活功用的娱乐性,形成而言更显得举足轻重,这也恰恰是被当今各种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喜爱,这就是对社会的文化。这个对社会的文化叫什么?叫做大众娱乐的通俗的艺术。那么这个通俗的艺术是今天所有的中国人所生存的环境,但是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美术要给他们带来高雅的艺术和精英的文化。这个对等的词是否比较合适呢?我当年说,娱乐的目光成为今天普通老百姓基本的视觉生产基础,在这种娱乐的目光下,什么审美,什么体验,都成为了一种和实际生活不太沾边的空话。我们的孩子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场景当中。我们的美术教师要给孩子们一种欣赏的目光,欣赏的目光是什么呢?是精神。但是这个目光的构成形式又是我们的普通公民所不能和顺畅接受的,为什么?因为,既然欣赏的目光可以提升人的精神,陶冶性情,那为什么人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呢?因为,人的审美经验从来不是仅仅植根于人的头脑里的,而是存在于构造者主体与艺术或自然美对象之间互动框架的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有了图像识读,才能有美术表现,才能有创想能力,才能有审美的态度,最后达到文化的理解。人是一种更大的自然和历史的世界当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可变的、暂时的一种构造物,也是一种构造的生物。

    所以,第三个问题加快了我的研究,我在教育部报了唤起学生知觉经验的美术课堂的课题研究,但是就提出来有意识的看,它是一种基于视觉发现的探索。这样的看需要的是一种敏感,而敏感的建立是在关联的、文化的思维方法基础上的。这样的“看”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是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究。2006年,我的本科生在绍兴的高级中学上美术鉴赏课,绍兴高级中学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啊,你给我们看这个干嘛呀,黑乎乎的,脏乎乎的,看也看不懂。还不如让我们看照片。”他们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看不懂。于是我在帮助我们的本科生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引导他们把生活的视觉,摄影的图像要和美术作品关联,这都是当时的研究。美术老师需要注意:我们普通学生也就是普通公民的眼睛,特别是没有经过系统收到视觉审美发现培育的广大民众当中,他们总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物象形态来“度(量)”美术作品,在今天的视觉图像传达的时代,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他们就是喜欢用摄影的图片来“度(量)”“画”,和“度(量)”某件美术作品,这是他们的心里知觉状态。美术教师们不能怪责他们这种认知心里,因为美术鉴赏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具体任务,我们就是要想尽千方百计来改变我们的学生群体这种视知觉感受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学会艺术地“看”。像这样的山,在浙江省的到处都能发现,它与中国美术史当中那些作品能够对应?能够关联?我想在座的美术老师你马上就能联想到,但是,如果是新教师,是准美术教师,是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们,他们可能就联想不到,所以说我在本科生的教学当中,先从这样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去研究的视觉图像。那么现代数码影视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变化发展中的移动互联网络当中的图像,成为记录和摄取形态的综合手段,这些对我们传统美术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美术在整个社会艺术功能变革的挑战下,更追求对不可视觉世界的一种陈述,那就是人的内在的感受和表达,将取代外在的感受的记录的模仿的这种艺术作品,那么在艺术作品当中,人的精神显现层次上要上升到更高的一种位置。我2005年和06年做的一个大家都很收悉的艺人——周杰伦。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我要引导6、7岁的小孩子,我当时给一个6、7岁的小孩子上波普艺术,那么要把照片做成最普通的处理,而且要继续波普化的创作,再看下边,然后我让研究生再做成这样,做成这样的目的,这个研究生就是我当时在山东大学讲座之后,一个学工科的研究生,也是博士,从瑞典回来了,我现在还认识他,这是一个学工科的博士他当年收到我的影响之后我让他做的,那么我是想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当中要影响人们去图像识读。

    第四个专题叫做图像分解的教学设计,当年就做了这样的实验研究,“图像结构对学生美术课堂学习成就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小学高段学生为例”,“问题和假设”的变形……第一,小学生美术欣赏课中表层的浅薄认识你老师怎么解决啊?第二,文献综述的老办法当中,研究显示历史以来,我们小学的美术教师很怕上这种单纯的这种性质的美术欣赏课,没有先例。第三个,我的新办法也就是美术教师采用图像解构的方法把学科表现的元素分解研究加上美术教师要亲历课堂实证研究报告和教育的叙事研究结合,也就是在去年,我给千课万人的孩子们上了这样一节课,《玛格丽特》,这节课我一共在全国上了多少呢?这节课上了太多,在全国32所小学,4-6年级我上了64个班,在全国4所高中、11所初中15个班也上了这节课,做了前后侧的双侧和单侧的实验,研究者的结论是:两种测验的结果可以对学生未来在美术学习上、在人的发展上是否会有成就做出预测和判断,在测验中获得高分的学生,他的美术欣赏能力在未来这个学年当中将有所提高。2008年11月在浙江省的平湖的一个乡镇段树小学的村小里边儿做过的实验研究,大家会看到后侧的这条高线最后还有人达到100分,就是达到这么高的分啊就13个人达到了65分的高度,最后还有接近达到100的学生,那么这样的实验结果,这是当时我的研究生随手拽了一张纸做的这个分析,他就没有带这个SPSS这个表格。

    2010年,我代表教育部在湖南长沙给500老师上的《一位艺术家笔下的春天》,吴冠中,这个当时是有点轰动,湖南的语文教研员、数学教研员、湖南的教研室的领导认为这样的课应该用在语文课、数学课甚至物理课上,这是当时的教学PPT,我是第一次让研究生把吴冠中所有作品的线条全部解构,后来这节课在四川、成都又给五六百老师上了一次,这是当时的PPT 的局部,这是最后所有的墨点和色点泼洒在这个版面上的效果。那么图像解构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指我们的美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要依据教学思路,首先,你提取教学主题相关的作品图片、摄影图片,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图像图形的分解,将作品的表现形式,如线条、色彩、空间关系、造型等美术形式语言分步骤的呈现,然后,用这个为基础,制作成PPT课件,构成整个的教学脉络。这个方法它旨在强化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美术形式语言观看中的认识与理解,并结合着图像设计的制作思路,形成基本的问题导向线索,由教师在引导学生美术观看的状态当中,围绕着图像分解的美术学科问题,师生共同对话和美术批评,教师辅助阐述作品的背景介绍,以此达到学生自主的探究美术问题的欣赏学习目标。

    这个案例我给高中老师讲过,今天给小学老师讲,在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有一张被中国的当年刚刚富起来的一帮土豪的公民们经常挂在家里的一张著名的美术作品是什么呢?是这张作品,这张作品我是给高中讲的,要怎样?我是按照我的老师,著名的美学家滕守尧先生对这个作品的完全的分解,让我的研究生王向琴同学当时做出来的,他做了以后他就感觉滕守尧先生做为一个美学家来解释世界上最经典的美术作品他的思想,那么这个解读当时是给高中老师讲,因为这张画当年在高中教材中是有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左右的摇摆?这个律动的关系是什么关系?我们很多的公民光愿意看光溜溜的裸体了,你如果给学生课堂上这样去讲,这个课是很糟糕的,所以说你必须从这个角度去讲,包括这个颠倒形象的壶,包括这个壶,这也是个案例,以及后来尹少淳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的报告当中就讲到了这个案例。

    下面这个案例是关于民间剪纸的案例,我们全国的教材当中有很多的民间剪纸,好几个版的教材都有,这是广东版的教材,那么我做的分解美术鉴赏和分析对作品的研究,对民间剪纸作品的进一步的理解,我把著名的老太太的柯天英大嫂的手全部分解,就可以帮助学生去自己剪纸,他们讲不出什么是艺术创作,却能把自己的所想所见所爱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得心应手的剪出来,那么图像解构的审美发生也就是说用图片和作品来刺激学生的艺术感官,唤起孩子的旧有知觉经验,这是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他依靠自己的知觉经验、生活经验,他此刻的表达式自己的知觉经验中已经有的东西,是被图像刺激后唤起的。此刻,教师的引导成为新的知觉经验累积的主要因素,所谓的教、所谓的引导、所谓的提示和启发等等。孩子们这些经验被唤起之后,审美发生,心灵才有了触动。

    那么我这个方法得到了我们名师的应用,和我关系最好的,我们全国最早的公开课一等奖第一名的江苏苏州沈兰老师的公开课,也是在师大上的《不期而至》,她用一幅作品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做图像分解,上课的深度乃空前未有,我们课标组的奚传绩老先生是非常赞赏,以后中国的美术教学这就是一个范例,一幅作品你能讲45分钟,要把作品挖的透透的,这是沈兰老师的教学PPT,前两天就是上个礼拜三我们沈兰老师又在我学校又上了一节新的,我到下一次再将她的新课给大家讲,非常非常精彩,目前可以说有点后无来者,还没有人上到那个程度,她这次教的更难,讲抽象艺术,非常非常的棒。因为她用了这个方法以后下面也就是一年前我们的徐军老师在这个现场,他上课之前也是在打工子弟学校他上了《民间木板年画之河南朱仙镇民间木板年画》,他的首课都在我那上,大家注意看他的现场他用了抽拉式分解,大家看他在千课万人这个屏幕下,他连续抽拉对吧,我给你看这是徐军老师我的研究生今年的毕业论文,这样说,如果全国的其他美术老师上这个主题的时候还得要图像分解,因为他们不可能像徐军那样自己花很多钱去买原版,于是我的研究生就由我提供了中国美术馆原版藏的木板年画,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中国美术馆现在馆藏的所有美术作品当中一半以上的是我年轻时候收集送去的,这张作品我提供给我的研究生做,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做完以后,日后中国全国的美术老师都可以用这样的资源,全部分解版,紫色版,红色版,黄色版,蓝色版,前面各个部分的图像分解,是用不同的色板记录的不同效果,加入黑色线板后的融合版,大家看到的这个版是没有线板的色板,那么这样你就可以给学生讲,如果颜色堆积在一起,没有黑色统一的话他给你的视觉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学生就可以对这个视觉进行分析,然后再回到了原版。用这样的方法你可以分解作品的画面,呈现出的不同的美术工具,不同的材料媒介,不同的具体的表现过程,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就是我们的研究生团队在三岁的幼儿当中做了大量的实验。
     

    作者:李力加(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上一篇】李力加:基于图像识读目标的图像分解教学设计(二) 【下一篇】谢玲玲:两岸交锋——实践艺术教育的共构经验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