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化万、周耀东:读懂学生,以学定教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7-28

  • 读懂学生,以学定教
     

    站在我们老师听课的角度来讲,我要说的可能就是我们在座老师你们心理想说的东西。那么接下来我们先请张老师。我长期从事教师教育,张老师上课听课最多的观众有5000人,但现在最近这一年我已经不太习惯于这样的讲座了,我希望是小型、专门、互动,我大概这20年主要从事浙江省高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我希望在座的老师其实肚里都有智慧,都有问题都有建议,互动的方式,听进去的东西好像不多,但是它比较深刻比较管用,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讨论就是“让学于生”实践观察与理性思考,我们首先来看看案例。张老师,这样,今天在讲案例之前我们先看看今天观点的关键词叫“让学于生”,我想你们看到这四个字,你们心里肯定有想法,你们是怎么来理解,这从概念来解决话,好像老师非常方便,课堂让给学生,关键是怎么让,让些什么,这个大概是难题,我们来看今年三月底张老师在杭州的一位普通学校的学员准备上的一堂课《杨氏之子》,请看大屏幕。这个老师已经39岁了,是个女老师,从来没有到外地上过课,他第一堂上来的解释《杨氏之子》啥意思,讲完了以后他开始让小孩子读书把书打开,然后再范读,范读之前出现了这个屏幕,《杨氏之子》的课文打上了停顿号,然后他开始读,范读,读完了问孩子,老师问读的怎么样,同学们都说好,然后让孩子们练习读,自由读,个别读,练读,读出停顿和节奏,继续看下去,好,课堂上花三分钟的时间要做的是学会学古文的三招,“为设果,果有杨梅”这个字小孩子容易在二声还是四声的时候会有问题是“wei”(第二声)还是“wei”(第四声),为恐君明示,为设果,为设果,果有杨梅,到底是,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第三招是换序补充吗,这一句,孔指以示而曰:“此是君家果”,这个句子你按照一个字一个字解释说不通了,老师呢就出现了三句话的解释,三种解释让孩子比较判断那一句话是对的。一个呢是没有指代的,一个呢是没有换序的读不通的,第三个是有了补充的指代物同时又换了词序语序的,然后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这是换序中我们读懂古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我讲的很简单一分多钟,那课堂上运行化了三十分钟时间,再接下来急急忙忙做了其他事情,因为她重点是要讲杨氏之子甚聪慧,你说来得及吗?那后面还有背诵来得及吗?还有做作业,来得及吗?然后课上完了满身是汗,因为我去了,他们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都坐在那里,下来,她觉得今天的孩子上课闷闷的。张老师,你先不要用你的话来引导着,老师们对这个案例的你的想法,其实下面还有人物的形象,就是这个小孩子甚聪慧的形象,你们看这个文字的描述,你们觉得这位老师的案例她写得怎么样或者设计的怎么样?

    这堂课我觉得老师的设计都是常态的设计,我也上过这堂课的公开课,所以张老师这么一说我就特别想听,我试讲的时候和她有同感,我上的比较累,学生上的比较闷,我觉得很失败。我觉得这位老师刚才讲的是我们一线老师,我估计大部分的老师都有这种感受就是这种设计我们似曾相识,是不是这样,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张老师怎么来评价这个案例的,我们先来听一听他的这种说法,好不好。张老师,我今天没上好,然后他们学校的校长副校长老师们都急了,啊呀,你今天怎么上了这样的呀,她是不是想上的好好的,我九点钟给她打电话的时候有一句话,我说这是上课,希望你体现“以学定教想,先学后教,让学于生”我这个研究主题是不是说的清清楚楚的啊。她说:“好的,好的。”那我就说你是怎么了,你今天的课对教材的理解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正确的,可惜你什么地方体现了让孩子学啊,刚是他们的副校长也是我们杭州市上课上的很好的一位男教师,他说,就说你这个《杨氏之子》的停顿号打出来这样看,你们看有什么感觉,一边领读一边把那个都打出来,你觉得有什么地方看起来有点怀疑的,当时我说了一句,你这个把间隔符号打起来我都不会读了,其实《杨氏之子》有一个地方停顿有问题,哪一句是个问题:“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那么你要打的话,打这一句就可以了对不对,哪里全带着花有什么意思啊,你一个该戴的地方戴着就很漂亮对吗,这是一个,你们看第二个学古文的三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是原先你没有注意到的,哪一句啊?是换序补充对不对,小孩子是不知道的,前面两种是小孩子以往的阅读经验,是散落当中是有个,他自己能够树立起来的,对吗,有必要你都告诉他吗,后来又就说,首先是肯定的,他动作很快,对不对,你是教的好的,我说我下星期带你去上课,我相信你一定会有革命性的改变。

    张老师,在你的指导下他最后做了怎样的修改?呈现的效果会怎么样?

    我说你能不能装傻啊,张老师有个观点:聪明的老师会装傻,不懂的老师会装聪明,真聪明装傻是真聪明,我说你可以示弱,示弱才能够调动儿童的学习的积极性,刚才不是讲了,他这个上课之前小孩子在背古诗不是蛮多的啊,古诗背的差不多了,小孩子马上把这个《杨氏之子》在读了,请大家想想小孩子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预习,在这样的基础上还需要你按部就班的这样去讲嘛,已经没有必要。我是不是可以说:你们真行啊,昨天回家预习,今天已经差不多能读对了,很好!昨天你们预习的时候,哪两个字容易读错的啊,容易读错的一个字:诣其父,对不对,这个“诣”字小孩子容易读错,那么你们什么地方读起来疙疙瘩瘩的,不太有把握,小孩子一定是两个地方,“为(第四声)设果”还是“为(第二声)设果”,第二个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还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到底该怎么读不知道,那是不是迅速把学生应当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体现出来了,然后你这个地方老师可以示范一下,接下去你教孩子最普通最常用的语文学习方法,就是自读自悟,这篇课文很短,我读下来大概是31秒一遍,小孩子比我读的还要快,你给孩子读两分钟他能读四遍到五遍,请想想四遍到五遍的第一个结果,那就是儿童对课文熟了,通了,大致意思懂了,请大家一定明白小学古文学习的课程定位,它是干什么的,是培养小学儿童对古文的兴趣和爱好,是对中华文化的那种接受的心理,而是积累古文的语言材料,懂得古文的大意,而不是像初中古文学习要求字字落实,不是这样的,于是你可以非常非常大胆,这篇课文是讲谁的?杨氏之子,是怎么样的孩子?请大家读完以后四人小组,你说一个我说一句说一说,然后我们请小组来汇报,让孩子读了汇报呢,你们怎么读懂的有什么办法啊,小孩子理出来,他会两个办法理出来,一:看注解,二:联系上下文,第三个猜不出的是要老师帮助孩子对不对,然后我说这里最关注的是从人文意义的角度,人文关注的角度,就是杨氏之子甚聪慧,他甚聪慧是哪几点反应出来的,从语言的角度,这堂课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它涉及高年级语言表达的重要一点,语言表达得体,它很婉转,它不是说孔雀是夫子家禽,我问你一下此是君家果,我跟你争锋相对来一下,孔雀是夫子家禽,从语言对仗的角度来讲非常对仗,对不对。

    张老师,你刚才说这个案例到了第二遍之后他的教学是非常成功的,据说非常的成功是吧,你刚才讲的是针对这样的一个案例,其实我们很多的老师更想听得是什么,就是我们能够找到一般的“让学于生”的这种策略可能是我们老师最关心的,其实我们的课表老早就提出,学生是我们学习的主体,但是我们往往就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以我的理解来确定教学,以我的角度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所以刚才第二个例子实际上是一个华丽的转身所以有了这样的成功,是这样吗,那天真的很接受,这老师虽然39岁了但是他愿意突破自己,39岁是不是我们教师发展的瓶颈期啊,小高么有了,中高么不想太难,特级教师望尘莫及,于是我教教课文也能教了,但是他没有这样的心态,他希望追寻的是教师教学的幸福,幸福在任何人,任何起点上都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特级教师不一定,穷其一生的努力,可能你永远是望得到而摸不到,但是幸福每一个人经过努力你都能够摸到,于是当时倾盆大雨的那些建议和批评,他都一股脑的吞下,因为那时候我工作安排非常忙,到星期三,到那个学校试教的时候,他整个的领导思想转过来了,他课上完以后非常非常的兴奋,笑容满面,他说张老师,我前面试教三次,教学任务都没完成过,今天终于在40分钟内都完成了,我说我相信的你教的好的,明天我就带着你到嘉善去上课,放心大胆的上,明天嘉善的学生一定比这个班好,因为我们当时用的那个学校是那个区的第三类学校,张老师请这个39岁的老师上课就这个意思,并非只是青年人才会成长,我们3940岁的人对女性公民来说是你们第二个黄金分割点,是你们重要的成长。我再说一句,那个上完课以后那个骨干部门的老师人人都轮流表扬他,他听了35分钟的表扬,我说你这一生来今天是听到最多表扬的一次,他非常的满意非常的幸福,我把这个结果用短信息发给他们学校的校长,他们学校的领导正坐着车到外面去开会,看到我这个短信车厢里一片欢腾,为他的老师,为他的学校而兴奋。

    张老师,其实我们老师最想知道的是“让学于生”,就是让学生学,那么老师教什么,“让学于生”,老师怎么教,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我们都接受这样一种理念,而且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做,来听我们张老师来回答。老师干嘛呢,你教什么呢,教孩子学提问,张老师培养的省里的特级教师是我的学员,我会教他们第一个任务,学提问,向我提问,向专家提问,向教材提问。张老师,我还有问题,我知道在您的课堂上,让学生质疑问难是您的一种风格,但实际上我们老师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其实我们的质疑问难的环节提问题的环节可能有的时候是形同虚设,其实我们想要得到学生提的问题其实我们老早心里就想好了,我就希望能够得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说我觉得真正让学生提问是有风险的,张老师你是怎么建议的?

    我建议大家,所以让孩子学提问,是平时就要有的,平时不做,偶尔上个公开课,你让孩子学提问一定让你炸锅,一定完蛋,那是不完不可能的,因为孩子学提问他有一个过程对不对,但是你平时就要真心让孩子提问,他怎么问你就怎么回答。比如说《田忌赛马》,小孩子明明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上的《田忌赛马》你们有问题吗?小孩子很知道老师想问什么的,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马,赛马结果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的,他全按照你老师心里想要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有没有价值,有一点点,不大。要真心诚意的让孩子体问题,希望在日常课堂上先做起来,慢慢慢慢孩子就会提问了,你不要认为他的问题不好,谁提问都不可能很好,好,张老师说提问之后不要变换个个儿,平时呢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学生提问老师回答,错了,学生提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学生自己回答,他答不上来超越他的可能,老师拖他一把,比如说《杨氏之子》,请你给我打开那个按键按下去,我觉得是这样的读懂真问题充实自学质疑,问题梳理定向,做到目标、方法、习惯和能力的统一,比如说《景阳冈》,我自己1963年到1990年我在学校教书,上《景阳冈》的时候学生问我,张老师,景阳冈是写武松打虎的啊,他说为什么前面写了这么长的一段是武松喝酒,喝的武松好像是个酒鬼,有意思吗?这是不是他的真问题啊,很好,把喝酒喝完了,打完虎一定的时间我再回过头来看,写打虎,大家知道写文章的需要要详略得当,他这个是写武松打虎的为什么前面花了这么多经历写喝酒,有啥意思,然后我抛出七八句散乱的句子,让孩子自己读,四人小组讨论,先把它理好用关联串起来这个关联词串起来是语言文字的悬对不对,然后这一段文字串起来就回答了前面为什么要写喝酒。第二个就是我刚才说的娄聪老师讲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个大型公开课,我听的,我认为大庆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有提问题的权利一个学生站起来,他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能吗?听课的老师楞了一下,这娄聪老师倒是不慌张,他说长江自古以来是黄金水道,烟花三月正是春暖花开,长江上到处是船只,怎么可能是孤帆,这个问题是不是动态的啊,问你怎么弄。你的解读文本的力量很强,张老师还要补一点就是连接学生生活经验的桥梁,李白这样说肯定是这样的,你要换成儿童的记忆让他确认是怎么回事。老师就问,是啊,你们有没有想起来,老师要你们下课到操场上去找某某同学,你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没人,大操场那么多人怎么会没人呢,他说你去叫我去找王明,王明不在啊,没人,就是他跑到操场哪里,他的眼睛就是搜索王明,这是不是儿童有的生活的记忆,好的,有了这个生活记忆请他想象,是呀,你在大操场满是人,但你说没人,想想李白辞职,满江的帆船,他说只看见孤帆,那么孩子是不是体会到了那个老师所讲的李白心中只有这一艘小船。第三个是我的学员特级教师——王英,在本世纪初在全国小语绍兴的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他上《西门豹》,我坚持一个观点,我们让学生问题教学不是以课堂问题全部解决为胜利的标志,是学生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本质。我说你课上完快的时候,你问问孩子有没有什么问题,他当时很害怕,他说张老师,这个东西不行的,你们学生有什么问题吗,小孩子会不会这样说西门豹这样想这样做这样说我还是不知道,这不是完了啊,我当时这样说的要坚持这样做,因为我是他导师,要坚持这样做的那他也只能这样做,那么这样上课,前面上课非常顺利还有最后三分钟,他说,同学本我们课上的差不多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啊,学生很积极很多人举手,他只能第二排这个男同学请你起立,那个男同学一站起来就说王老师西门豹为什么这样讲这样做我还是不知道,一千多人的礼堂下边哄堂大笑,啥意思就是王老师课上的不好,我坐在楼下一排,旁边的女老师说张老师怎么办,我说稍安勿躁听听王老师,王老师脸上一笑,他说还有谁和他有同样的问题请举手,刚才举手的同学手都放下了,大家看着50个孩子只有一个,达标率98%,王老师第二个问题是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啊,然后大家又举手,然后王老师说有那么多同学都知道了,下课以后让他们告诉你好吗,那个孩子只能说好的。

    张老师,你刚才讲的三个例子,我也想到,我估计下边的老师也想到,一个是你自己,你课堂教学就不用说,另外一个是娄聪,他的课我听过好几次了,省里面拿一等奖的,全国的也去过,我也熟悉你举得这三个例子都是大师级的,都是尖子,所以我在想,通常我是一般没事情,首先就是要把球踢给学生争取缓兵之计,千万不要把自己晾在黑板上,这是普遍管用的,这个为什么写这么多喝酒呢,是呀,为什么写这么多喝酒呢,我也不清楚,你们想想看是为什么啊,现在不知道没关系的,我们这个课学的差不多了就会明白了,这个上两课时,第二课时你就想好了嘛,这个办法就是这样的啊。比如说《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道是个问题了,你们想想看是为什么啊,现在想不出来没有关系的,回去问爸爸妈妈也可以,赵老师回去也想想看,明天我们再来讨论好吗,有学生会说不好吗,有没有,我这样说很保险嘛,是不是啊,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这样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样建立的师生的权威和尊严是真实的,不带欺骗,然后你多做几次以后会变得非常聪明,智慧从实践当中来的,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啊。张老师等一下再具体说啊,时间比较宝贵。

    第二个方法,学什么方法,你要让孩子们懂得自读自悟的读书方法,让孩子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懂多读。我大概听课比在座诸位要多,我很喜欢听课,我感觉我们年轻的老师蛮有意思的,下边请同学们读书,读我在下面看,这孩子还没有读完说停,他认为差不多了或者听到有几个好孩子读完了,停,有用吗?没有用的,还有老师这样指令的,有孩子读好了是不是有这样的手势给你看的,王老师我读好了,我们老师发出了指令,读好的同学请坐好,是我的学员我就要骂他,你是什么课,你是语文课还是形体课,整形体啊,坐好多浪费时间啊,你不如对孩子们说下边请孩子们自己读书,到时间了张老师会叫大家停的,读课一遍的继续读,保证每一个同学课文都读一下,请大家想想,再难的课文再差的孩子他这个文章读过以后哪怕他说不出来,但是老师在说什么,同学在说什么他知道是在第72页上边的,是在第72页,如果你不让孩子读,你说到84页,他还在翻到65页,这种可能有吗,这样的学习有效果吗,一点效果都没有的,必须让孩子学会自主。第二,合作公章,当今这个时代是合作的时代,不会合作你一定不会有饭,跟我那个时代不一样,所以有的学生讲,张老师你们那个时候当特级教师是蛮难的一件事,是蛮难的,万分之一点五。我那个时候没有参加过培训班,我1984年评特级教师,40岁的时候评上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成长了很艰苦,但是,今天不行,今天谁是高端学术带头人,你跟你办公室的老师搞不好,你甭想往上走,我见到过外省的,人家说,你们这里某某人有好几本书我都看过了,这是你们评课特级教师,他评上没有啊,当地的教研员跟我说,评了很长时间,我说没关系你说吧,我们不是你们省的人,我们听完课就走人了,他说没有评上,学校老师不认可,认为他唱功好做功不行,说的好教的不行,有用吗,你在这块土壤生长,这块的伙伴都不认可你行吗,不行,要从小让学生学会做人,现在四人小组讨论很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会了,但是汇报的时候怎么弄的,四人小组完了之后谁汇报啊,他站起来汇报就说他的,他根本没把你说的他说的并进去,他刚刚讨论起来是三点,但站起来就他自己的,老师说好坐下,我就说不行,你小组汇报的时候请四个人都站起来,哪一个汇报,说完了,你们有补充吗,你们同意吗,都行,坐下,要汇报是合作的意思。古文题型的《杨氏之子》古文题型的三法,两法是不是小组汇报出来的,第三个方法是小孩子拿到这个案例,孔指以示儿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大家说这个是补充换序法,对不对。

    第三:实践探索的喜乐法,二年级上册《国画》,那天我听课,那个老师挺聪明的,他拿了一个纸板这么大就把它一拎,纸板上放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各种各样的,他就让小朋友说这里哪一个是银杏树叶啊,小朋友举手,一个孩子上来了,很准确的一张拿下来,这是银杏树叶,因为书上说它像一把小扇子,我当时真的很希望有孩子说我这是银杏树叶,因为我家的园子里种着这个数,它的叶子是这样的,这是不是生活啊,多好啊,他这样说就完了,如果我的话我还可能会说,还有谁有其他的理由啊,你也是判断这是银杏树,你有不同的判断的理由可以吗,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更好一些啊,他说小朋友啊,我们刚才找银杏树叶啊就是辨认,这是这课出现的新词,辨认这个词就词解词,小孩子很难理解,有了这个实践活动对什么叫辨认是不是清楚了啊,有好多种处理当中区分认出来这就叫做辨认。张老师,你刚才讲到第二点学方法你呈现了三种方法,其实我的理解可能下边的老师都是这样理解的就是这种学方法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叫做自读自悟,我交给学生你们自己读自己悟,不是这个意思对吧,其实学这个方法是要走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来潜移默化的渗透这种方法,是这样的意思吗。是,你说的很好,他把我没说的说了,学方法不是知识的传授,不是概念的给于,而是实践的梳理,我是一线成长起来的,1963年工作到今天已经有52个年头了,我在一线干了27年,教研员师训员的岗位上又干了这么长的时间。我觉得小孩子是情感在前,理性在后,道德在后,要让他去做,我这个是一家之说并非是说学法就这些,就是告诉你学方法。

    第三,养习惯,培养哪几种习惯呢,我觉得这三种习惯非常重要,自读划找从低段开始,第一段是不是要找生字词的啊,找标中有几个小节几句话,从低段就开始,到了高段滑道的内容发生变化,第二梳理提取,语文功能有四个张老师认为语文功能有一个人文关怀,语言积累,信息提取,沟通表达。信息提取你要让小孩子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梳理提取,从中段开始,概括提出到了高段他读了这个东西能够非常简单的用一个词两个词,一个短语进行概括,他要把他最要想说的那个情感那个话语用一句话写下来。

    张老师,你这个习惯其实这这三块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实际上是需要不断的渗透不断的练习反复练习才能够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他在你的一生都会发生作用,但是练习的时间从低段就开始了。我看梳理《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个六年级是个阅读课,有个老师说《跑进家来的松鼠》到了我家做了哪三件事啊,请你们自己进行默读,默读完了请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概括完了大家进行交流,那小孩子交流啊,三件事啊,储藏冬梁,偷藏冬梁;晾晒蘑菇;松鼠垫窝……说了很多,老师叫什么啊,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小孩子说晾晒蘑菇是储藏冬梁的一部分跟前面的概念有重叠,那么老师说怎么概括第一部分呢,小孩子说第一部分呢是储藏方糖,好,课文进行了一半教学进行一半的时候,他说这篇课文用悬念的方法让我们读起来非常有问题,你们用这种方法帮我把刚才写的小标题改一改。第一个标题出来了,方糖哪儿去了,孩子啊在比较当中成长,这个孩子说方糖长翅,跟刚才出现的四字标题做比较,毫无疑问是第二个语言格式更为严谨。另外两个小问题大家再想想,蘑菇奇案,松鼠失踪,第二大问题,“让学于生”怎么教,老师该怎么教,读懂学生会装糊涂,我一直认为特级教师最关键的基本功是读懂儿童的能力,蒋军晶老师在上个月末在天长小学三级会议上他上了作文课,要孩子发言的时候,明明那个地方没有孩子举手,我看到了这同学要讲话,他走过去,那个孩子真站起来了然后说话了,这说明蒋军晶老师对这个孩子很熟悉,看懂儿童的神情和基本语言,第二,他对孩子的一般心理特征补充的很准确,孩子好强好胜,他都愿意在人多的面前展现好强好胜,他愿意在人多的面前展现他成功的一面,他不会这里坐着的,第一排没有举手他不会这样说话的,他说后面第三第四排,他走过去让孩子做好准备是不是给孩子留下时间准备,这就是对儿童的一种理解。他对长辈很尊敬,很有礼貌,懂得说话,老师说这样就是表达的婉转,你装傻你往后面退一退小孩子往前面进一进。张老师你一直在强调善于示弱,那我想老师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示弱是“让学于生”课堂的一种姿态,这种姿态就是一个让字,一方面它是谦让,他更重要的是隐让,他过来我要回复他,就在这样一来一往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让他觉得老师一直在他的周围,不是上课的时候你绕到教室外面去了,你自己做吧,那个是不对的。第二,轻轻地学会点拨,让学于生就是让课堂充分动态,我们无法预料中间会出现哪些情况,当它出现情况的时候,你要怎么啊,上次特级教师王志文上《夸父逐日》,他让孩子说《夸父逐日》究竟讲了些什么事啊,小孩子三年级站起来复述说了,他说谁能简单点啊,小孩子站起来还是没办法简单,因为这是超过这个年龄段认知基本特点要求,学生也不满意,老师说那么我们像以前那样讲故事那样是不行的哦,怎么办呢,在屏幕上打出了一段话,有一些空格,他说我们《夸父逐日》中这个空格它没写,我们给它写上去,是不是小孩子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出现了词,最多是个短句对不对,你们这个填上去连起来讲的就是这篇课文的事情,这就是课表的要求第二学段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就叫初步,初步的主要意思是半独立的语言不精练的,这种事实符合要求,既符合学习要求又符合课表要求,这是我们的理想境界。

    张老师,其实在课程的对话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特别是“让学于生”的这种课堂里面,这种情况可能更加的不可控,所以说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来化解这种课堂上发生的这种风险。

    给大家看一个风险,是我的学员虞大明,特级教师虞大明,他上《庐山云雾》,他说同学们回家预习过了啊,你们学的时候哪一个字特别难写,瞬间的瞬很难写,你能写吗,你到上面来,然后小孩子就高高兴兴上来了,你看这边的目字写的很大,旁边这个舜,他刚才看着书的时候是记住的,离开书到这里来他记得住吗,记不住的,于是他这个字越写越小,越写越小,写了很小模模糊糊的一团,下边的同学边看边笑,都在哈哈大笑,那孩子羞得满脸通红。这时候我想说如果你是老师该如何化解这件事,如何化解,有几种态度啊,一,啊呀,看样子这个字真的很难写,你上边是知道的下边忘记了啊,没关系,下去吧,很友好啊,不友好的话,你怎么回事啊,你写了这样的字,你根本就是不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装会,你说从事实的角度他也没错,但是这是不是极大的打击了孩子。虞大明老师非常的积极,他说你这半边字特别难,你为能够引起大家注意就写的特别小是吗?是不是对孩子留了个台阶啊,孩子点点头,下边笑了,虞老师说不要笑了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记忆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广告原理,他说你们知道吗有个报纸一整版的广告当中细细一条文字,你们见到过吗?小孩子一想好像是有的,是有的,他说他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请你下去,不过我们学这个方法可能不太顶用,虞老师还是把它放大,大家容易记住,然后他把目写好旁边的舜写的特别大,看明白没有,看明白了,下面自己写一个。一堂课当中发生了非常经典的案例怎么来化解课堂的标准,他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向我们展示,孩子们当你们站在山顶上看这个五彩城市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他说老师我想哭,我想哭那这个时候怎么办,虞老师说哭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我们有一个词叫喜极而泣,然后他说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表达一种情感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读来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或者让这个孩子来读一读,张老师啊。你没有胆量你会脸上挂不住,对不对,你非常惊讶的想,什么你想哭啊,我没有想到已经说的很清楚的反应,大虞老师说是啊人在激动的时候就是有一种词叫做喜极而泣,不过我们站在山顶上看着下面大大小小的风,五彩缤纷的瞬息,我们可以将我们激动的心情用朗读来表达出来,请上来读一下好吗,这个孩子是不是会得到一种释放,然后到前面来很有劲的读了,然后说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其实我们在日常教学当中有的时候在用,只是有的时候没有察觉,或者说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都有,所以说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比如说这个字很难写,那我课堂上是要教的,那我就把它当做写字当中的一个难点或者一个目标在课堂上呈现,其实学生对这个字可能并不难,只是我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我觉得它很难,所以我们就会很想当然的做这件事情,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同张老师一起去上《祖父的园子》,我上边的思路就是以编者的意图着手,这篇文章叫《祖父的园子》,其实苏教版叫《我和祖父的园子》,其实它根本没有题目只是编者加的,那么我们来讲的话我们可以加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可以把祖父的园子变成另外的词,其实我很想认为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一个快乐的园子,但是课堂上呈现的不是这样的,很多美丽的,生机勃勃的到最后我要想方设法来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我的思路上来,如果我事先做一个课前的预习或者说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先来写一写,那我对这个状况的掌握就胸有成竹就有把握,那么课堂的效果就会比较好,张老师这是我的理解。语文学科是非常模糊的,但是我们是大数据时代,老师要有这种概念,尽可能进行数据统计,大多数孩子需要解决的常常听他课堂的教学目的,我们的课堂练习做完以后老师常常有这句话,做好的同学请举手或者出了一个题目校对一下,对的举手,那你看一下,我们做对了32个人还有8个人没对,这8个人赶快按照这个答案修正一下,这一脚是不是踩得实一点,课前、课中、课后都有数据统计,有的学校已将开始借助仪器,借助软件来进行统计。要学会差异教学,动态设计,我们的教育期待是差异多层的,比如我拿《杨氏之子》来说,“甚聪慧”的理解三种,说话得体婉转,对于一般孩子前面两个能够说出来,懂礼貌聪明,好的孩子都做出来了你不要希望全班孩子人人都能做出来。黑板上《杨氏之子》的课文,留下书上的插图和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这遍读完以后他再下一遍再说谁真正能记住我把文字去掉,这就这样子,最后让孩子能背的背不能背的打开书读,这是不是一步一个台阶这样。《杨氏之子》作业设计,是四个层次,工整抄录课文,杨氏之子“甚聪慧”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这是人文关怀和沟通表达,C模仿课文的写法用古文写下孔军对样式之子的夸奖,用古文,小儿聪慧有礼,善哉,未闻孔雀是夫之家禽说的妙妙妙。最后一分钟,让学于生靠的是什么,靠什么实现,一靠意识,我们老师的自觉。第二靠胆识,老师让学于生的勇气,你相信我今天不成功明天不成功我继续做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第三靠学识,让学于生的智慧,有自知之明,你们的学历够格,能力够格,小学语文的知识技能没有问题,你不会句句是真理,但只要你努力你不会是句句谬传,我们做不到像剧场那样次次分层但是我们能够做到教学真实、朴实、扎实,我有知人之明能够正确认识学生,靠你的意识自觉,靠你的胆识勇气,靠你的学识智慧,我们能够把“让学于生”切切实施的做下去,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很抱歉你们第一天到杭州来被我弄的很辛苦,周老师还要几句话。不好意思我还有半分钟,我觉得今天我对张老师“让学于生”的观点做了阐述,然后又结合很多生动的例子,对我们最关心的让学生学老师教什么让学生学以后老师怎么教,然后要做到这两点我们要靠什么,就是第一个有意识,第二个有胆识,第三个有学识,这三个是他的知识产权,这个张老师改过了现在是把胆识放后面,学识放前面,现在改成胆识放前面,学识放后面,这个问题我们有争论,他是艺高胆大,张老师相信的是胆大艺高,胆大和艺高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两个互为因果,第一个一定是胆大,我们理解志愿军红军在朝鲜打下这么多美国兵,今天张老师的观点确实让我们各位的在座老师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走稳、走新、走出自己的成绩,走远,再次我们用掌声感谢我们的张老师。

     

    作者:张化万(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

    周耀东(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浙江省教坛新秀)

  • 【上一篇】孙双金:我的作文教学观 【下一篇】王崧舟 :我的作文教学五问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