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生态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观摩活动(12月·杭州)
  •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9-12

  • 跨学科融通数理文理探秘万象智启新程

    AI赋能课堂动态生成数据驱动学向未来


    “千课万人”智能生态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观摩活动 

    ——暨AI赋能赋智跨学科学习课堂样态展示会

    12 月 19 ~ 21 日·杭州


    【活动愿景】融合学科维度 赋能智慧教学 聚焦实践创新

    【活动主题】AI 赋能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活动时间】2025 年 12 月 19 ~ 21 日(周五~周日),18 日报到,22 日返程

    【活动地点】浙江杭州(报名后告知报到及会议地点)

    【活动对象】小学数学教师及有关研究工作者

    【活动形式】学术讲演 课堂示范 课后反思 现场互动

    【活动亮点】

    1. AI 深度融合教学场景:动态模拟、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工具全面赋能课堂,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体验;

    2. 跨学科主题多元融合:数学与科学、语文、信息技术、历史、美术等多学科深度融合,拓展数学育人边界;

    3. 真实情境驱动学习:以“曹冲称象”“圆周率探秘”“全球时差”等真实问题为情境,增强学生探究与实践能力;

    4. 名师团队区域联动:汇聚全国多地名师与教研团队,展示区域推进策略与跨省实践成果,提供可复制范式。

    【活动课程】(15 节示范课 23 场报告 30 位名师)


    开篇主旨报告

    学术报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的教研指导

    主讲名师:郭 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篇章 数学建模与数据可视化探索

    关键词:数形结合 | 智能分析

    教学团队:特级教师唐彩斌名师团队

    教学内容:用数学眼光发现世界小秘密(多年级组合)[ 浙教版 ]

    一、跨学科学习教学设计

    学术报告:探索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小学跨学科学习

    主讲名师:唐彩斌(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

    二、跨学科学习教学课堂展示

    教学视点:探索图形关联,融合学科应用

    课堂示范:《“点线面”的复习与关联》(四年级)

    学科融合:数学 + 美术 + 信息技术

    学习情境:几何魔法变身探索之旅

    AI 赋能方向:多模态教学资源整合与推荐;学习情境创设;课堂语音转文字与笔记生成;

    课堂问答与讨论智能引导

    课后反思:AI 赋能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点线面的复习与关联”为例

    主讲名师:盛亦楠(杭州上城区教坛新秀,浙江)

    教学视点:转化等量关系,实践称量策略

    课堂示范:再读《曹冲称象》(三年级上册)

    学科融合:数学 + 语文 + 科学

    学习情境:解“称象”难题,悟“等量”智慧

    AI 赋能方向:动态模拟;实时数据分析

    课后反思:跨学科视角下“等量替换”思想的具象化实践与反思

    主讲名师:张雨昕(新生代名师,浙江)

    教学视点:析数据关联,绘信息图景

    课堂示范:《统计表与条形图》(四年级)

    学科融合:数学 + 科学 + 信息技术

    学习情境:校园植物生长数据追踪

    AI 赋能方向:快速生成动态条形图;自动分析数据波动并提示关联因素

    课后反思:数据可视化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路径探索

    主讲名师:温 歆(新生代名师,浙江)


    第二篇章 数学阅读促进思维深度发展

    关键词:理据解构 | 概念辨析

    教学团队:特级教师朱乐平名师团队

    教学内容:有关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数学阅读课(五年级)[ 多教材版本 ]

    一、跨学科学习教学设计

    学术报告:小学生数学阅读教学研究

    主讲名师:朱乐平(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

    二、跨学科学习教学课堂展示

    教学视点一:比较面积公式,提升思辨能力

    课堂示范:《数学阅读课: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秘》

    学科融合:数学 + 语文

    学习情境:数学故事

    AI 赋能方向:AI 提供面积公式的比较方法;智能体诊断思辨答案的合理性

    课后反思:这关系不是那关系——让学生明白数学关系

    主讲名师:朱乐平

    教学视点二:追溯公式来源,关注公式本质

    课堂示范:《数学阅读课:解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科融合:数学 + 语文

    学习情境:数学故事

    AI 赋能方向:通过动态可视化抽象过程智能引导分类验证

    课后反思:破解邻边积误区,分类验证公式通用性

    主讲名师:方艳萍(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浙江)

    教学视点三:探究对称特性,提升数学素养

    课堂示范:《数学阅读课:平行四边形与对称图形探秘》

    学科融合:数学 + 语文

    学习情境:数学故事

    AI 赋能方向:AI 辅助概念思辨与判断

    课后反思:此对称非彼对称——让学生厘清对称本质

    主讲名师:蒋燕芬(杭州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浙江)


    第三篇章 时空概念的跨界探索

    关键词:模型构建 | 数据推理

    教学团队:特级教师刘莉名师团队

    教学内容:时间探秘(六年级)[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一、跨学科学习教学设计

    学术报告: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

    主讲名师:刘 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北)

    二、跨学科学习教学课堂展示

    教学视点一:实验操作观察,合作交流探究

    课堂示范:《时间探秘(一)——黑夜与白天的秘密》

    学科融合:数学 + 科学 + 信息技术

    学习情境:手电筒照地球仪模拟昼夜更替

    AI 赋能方向:通过 AI 演示模拟地球自转并生成光照区域可视图

    课后反思:模型构建支架,点亮时差认知

    主讲名师:王 瑰(部级优课,湖北)

    教学视点二:计算时差变化,理解时区规律

    课堂示范:《时间探秘(二)——春晚八点的秘密》

    学科融合:数学 + 科学 + 语文 + 道德与法治 + 信息技术

    学习情境:分析全球主要城市与北京的时间关系

    AI 赋能方向:AI 生成“全球时差可视图”

    课后反思:数据推理驱动,深化时区理解

    主讲名师:沈 妮(武汉市汉阳区学科带头人,湖北)

    教学视点三:建模计算差值,表达统一标准

    课堂示范:《时间探秘(三)——北京时间的秘密》

    学科融合:数学 + 科学 + 道德与法治 + 信息技术

    学习情境:计算北京经度与“北京时间”的地方时差

    AI 赋能方向:通过 AI 辅助定位经度差异生成时间偏移图

    课后反思:统一时间引领,拓展数学思维

    主讲名师:张 庆(全国十省区市优质课一等奖,湖北)


    第四篇章 生活化数学问题解决实践

    关键词:生活应用 | 区域推进

    教学团队:浙江名师团队

    教学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区域成果分享(多年级组合)[ 北师大版 ]

    一、跨学科学习教学设计

    学术报告一:跨学科学习的区域推进策略

    主讲名师:张晗芬(正高级教师,浙江)

    学术报告二:基于概念构图学校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

    主讲名师:包晓敏(省教坛新秀,浙江)

    学术报告三:数学跨学科学习实践案例:《一张火车票》

    主讲名师:韦 丹(省教改之星金奖,浙江)

    二、跨学科学习课堂展示

    教学视点:小小钟表设计师,创意时钟与快乐一天

    课堂示范:《探究“时间”奥秘》(一年级)[ 北师大版 ]

    学科融合:数学 + 科学

    学习情境:通过造钟表来认识“时间”

    AI 赋能方向:智能查阅时钟的一般制作方式及排列规则

    主讲名师:吕一江(省教坛新秀,浙江)

    教学视点:解码车票数理,架构生活数智

    课堂示范:《探究火车票的秘密》(二年级)[ 北师大版 ]

    学科融合:数学 + 语文 + 德育 + 信息科技

    学习情境:规划家庭返乡车票

    AI 赋能方向:AI 辅助生成多车次对比表

    主讲名师:申铭健(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现场课一等奖,浙江 )

    教学视点:丈量圆形轨迹,推导数值规律

    课堂示范:《探秘圆周率》(六年级)[ 北师大版 ]

    学科融合:数学 + 历史 + 信息技术 + 美术

    学习情境:古往今来的“圆周长奥秘”探索之旅

    AI 赋能方向:利用 AI 工具自动计算多组周长与直径数据并分析规律;借助 AI 还原祖冲

    之等古人研究圆周率的思路与方法

    主讲名师:刘爽爽(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浙江)

    三、学术沙龙

    研讨话题一:小学数学教师眼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互动名师:郭 华;张赟赟(金华市基础教育精品课);陆江资(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

    胡丽梅(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孙丽丹(金华市教改之星金奖)。

    研讨话题二:跨学科跨学段教师眼中的小学数学跨学科

    互动名师:卢雁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许华丽(金华市教坛新秀);张 晓(金

    华市教坛新秀);吴江云(正高级教师);胡新颖(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活动收费】培训费:1180 元 / 人(团队可优惠;AI 成员校可免费参加),食宿、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活动咨询】

    1. 电话:400-0017-582 0571-86596901 86596902 86596906

    2. 手机:178-5732-1785 159-5818-8212 159-5819-8116

         151-6716-4759 151-6716-4603 139-5817-5104

    3. 微信:17280771995 15858298848

    4. Q Q:1309780748 1658661567

    5. 邮箱:qkwr_bm@163.com


    报名.png     杭州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png

      活动报名         扫码下载盖章件






  • 【上一篇】小学1-3年级语文新教材“识字教学智能化”观摩活动(10月·杭州) 【下一篇】全国小学校长深圳AI特色学校深度访学活动(12月)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