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4月7日互动专刊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4-08

  •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7日互动专刊  

    专家课评

    问!问?

    ——李玉贵老师《蝙蝠和雷达》听后

    李玉贵老师的课,令我耳目一新。

    新在何处?以“问”贯穿。问,既当作课文教学的手段,也当作课堂教学的目的。

    她的“问”,不是刻意为之,也不是任意为之。她的“问”,有设计,有层次,有提示。“读完课文有问题吗?在有问题的段落前打上‘?’,在有问题的句子前面打上‘?’,在有问题的内容前面打上‘?’。”——这是设计。屏幕呈现:“提问”“疑问”“质问”“追问”。——这是有层次的“四问”。在每一问之下用话语注明——提问:想进一步知道点什么?疑问:有没有想把不懂得弄懂?质问:真的是那样吗?有没有别的可能?追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到底真正是什么样子?——这便是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提示。有了设计,有了层次,有了提示,对“问”便有了“统领”。

    然而,小孩子有时并不很“乖”,你老师叫我问,我就要问?这班孩子便是如此。

    于是,老师有了示范:“我在读第一段时,读到‘两个亮点’就产生疑问,而当知道这‘两个亮点’就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时,我就问:空中怎么会有‘一红一绿’呢?”也有了鼓动——亮出自己班里孩子的提问:蝙蝠晚上飞行不用眼睛,那它长眼睛干啥?……

    以至到后面的“‘和’是什么意思”“课文的第78两个自然段已经回答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启示’‘模仿’的意思,那么16自然段是不是就可以剪掉了”等,可以说,整个教学,是以“问”起课,又以“问”结课的。

    这的确是一种“新”,一种有思考的新、有讲究的新、有艺术的新和有“新常态”的新,无疑,更是够大胆且令人回味无穷的“新”。

    笔者曾提出过“三有”的语文优课标准:有思维含量,有情感因素,有文化气息。“三有”中,“思维”是前提和基础,故列在首位。从“人”的角度讲,思维的强弱、迟缓、深浅和优劣,对于一个人到底智商如何,关系甚密;而对核心素养语境下的语文教学来说,思维的开启和趋优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就此而言,李老师的课是堪称“优课”的。

    笔者也曾撰文《改“书声琅琅”为“静思默想”——关于阅读教学的冷思考》(载《小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4期),提出阅读教学应对惯用的手法(凸显“读”)作颠覆性思考:课堂上到底还有没有比“读”更重要的?窃以为,“静思默想”是比“朗读”(尤其是“练读”,如只是把字音读正、读准,把句子读通、读顺)更为重要的。从这一点上讲,李老师的做法跟我的思考不谋之和。

    所以,我很看好李老师能够这样来上《蝙蝠和雷达》——这绝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课暗合了我的观点,以及和我的对于阅读教学的思考有相同之处。

    但是,虽然是如同“知音”一般的李老师,我还是要与她探讨几点。

    第一,小学语文到底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我觉得,小学语文还是感性的,至少是感性为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觉得,李老师的课过于理性化了。也就是说,问得过于多、过于细和过于深了点。

    第二,小学语文是做“研究”之事,还是做“研习”之事?我的看法是,文本中的一些“事理现象”(尤其是此类科普性作品),要作适当研究,但不能维“研究”。更多的则应该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现象”进行研习(注意:是“研习”)——通过研究,习得言语。如对“和”字的理解、课文第7自然段的“学法”使用等都太过于研究化了。

    三、小学语文是姓“语”,还是姓“小”?我的看法是,姓“语”没有错,姓“小”更确切。因为,凡学科教学都有个对象问题。没有对“对象”的确定和关照,教学会成为“盲目之举”。所以说,对于学科教学,一定要有对象意识,也就是对“人” 的关注——不仅要关注到人的大小,更要关注到所教的人究竟知道多少、能力有多大。对于才四年级的孩子,打开课文,只是默读了一下,就要他们提出问题,并且有不同的“问”(提问、疑问、质问、追问)和是不是、有没有“真要问的”,难度大了。

    地域不同,习惯不同,思维不同,观念不同,方法不同。李老师是宝岛的,我是大陆的,或许上述的几点探讨,原本就没有什么值得“探讨”——因为那恐怕都是“地域不同”的缘故。

    (浙江省  章师亚)

     

    如何让学生爱上科普作品

    听李玉贵老师执教《蝙蝠与雷达》一课有感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普教育被忽视、被冷落、被异化,导致了国人科学素养的低下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乏弱。尽管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国家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增加了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内容,除了科技教育的科目设置外,语文教学内容中科普文学作品的内容开始增加,如何面对这一类课文,如何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去领悟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并受到科学的启迪,形成科学意识和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确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

    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台北市特级教师李玉贵老师执教的《蝙蝠与雷达》一课给大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其实,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特别“新”的举措,她在执教中使用的方法,每个老师或多或少的在自己的课堂中都在使用,然而,为什么这些大家熟悉的常规要素和方法在李老师的组合中呈现于眼前的时候,却让我们震撼,其中的缘由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思考。

    一、需要研究科普作品中语言的特点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知识体系,是关于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之间关系及其变化的发现、解释、预测与证伪的知识体系,科学本身有自己学科的符号体系,如此形成了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这一独特的符号体系形成了科学的语言体系和科学的架构。而作为科普作品,作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科普作品尽管没有使用这一科学的语言体系,而是用文学的语言将科学的研究与发现用学生易懂的方式呈现,意在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育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发现的意识,而不是其科学方法的训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发现及其表达无论使用的是科学语言还是文学语言,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蕴含于其中的核心要素。思维最终是通过语言的逻辑建构生成和进行的。因此,理解科普作品中的科学知识、科学逻辑是需要认真的研究作品中解释的科学现象间的逻辑关系的,并通过现象间关系的解释与构建去建构语言文字间的逻辑关系,只有理解了这一关系,我们才能牢牢地把握住科普作品语言的训练点而展开教学的逻辑和感性的创造空间。

    李老师基于这一理解,以“蝙蝠和雷达”中“和”的理解引出了启示与模仿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步步深入及推进。如何得到启示,是因为蝙蝠飞行的秘密被揭示,在揭示其秘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寻找关键词,然后在关键词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关系,并让学生用箭头、弧线等将其建立关系图,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了现象之间的关系与语词之间关系的统一。这一过程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其建构科学理解的重要思维过程。李老师恰当而准确的把握了这一点,建构了整体的课堂教学结构,长此以往的训练与学生的研习,学生还能不对科学发生兴趣吗,难乎哉?还能不喜欢阅读科普作品吗?难吗?

    二、学习方式训练的一以贯之

    学习方式是学生提升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质量、建构思维方式、生成与熏染某种情感、情操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尔弗达”“学在贵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我国传统的教育智慧无不说明思在学习中重要性。思的基础是什么,是问题及问题的不断追问和演进。然而,我们的课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考点研习为知识点的学习已经扭曲了问题本身的价值,问题及提问本身成为教师和学生关于知识的问答而已,而失去了问题本真的意义与价值,成为了一种形式,成为失去灵魂和思维方式建构做支撑的皮囊。由此,失去的是学生独立精神的培育和学习对教师依赖性的加剧乃至彻底的依附。学生学习无问题已成为当下课堂改革需要攻坚克难的主题。

    李老师课堂上一以贯之的问题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震动。从李老师让学生从默读、浏览中生发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在学生提不出问题时的鼓励和引导,乃至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其方式生成问题,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来感悟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李老师问题教学的一以贯之和内在逻辑发展,这不仅让我们眼前一亮。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形成,教师如何进行训练,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和路径。

    三、课堂的遗憾和改进

    课堂永远是留有遗憾的地方。因为,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包罗万象,所期盼的都精准的落实到位。这是遗憾发生的根本,这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万字之中写错了一个字就认为他水平不高,一个会计算错了一个数就不是好会计一样去对待。瑕不掩瑜,但知道留有遗憾的地方在哪里,是我们持续改进课堂教学、持续提升教学素养乃至改变教育价值观的关键点和要害处。在本堂课中,李老师对学生问题征询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蝙蝠和雷达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等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生问题的简单化和去思维化无疑是语文长期教育的结果,看文章题目提问题何尝不是语文教师的惯例和常规呢?多少年来教师可曾关注到学生通读文本后的思考和质疑的取向呢?此为其一。其二,学生语言文字理解力方面的差强人意使我们怀疑四年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在老师提出“如果有人问你蝙蝠飞行的秘密,你进行解答的时候,要找到文中第七段的六个关键词,最多六个,你能否把它找出来”,学生找出了超声波、推进、改变等关键词,这些并不能说不重要,但这些属于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关键的是应该找到事物本身,才能讨论其关系,在这一环节暴漏出来的问题可能用“学生不会读书”这样简单的话语来概括是一种侮辱,但其问题的严重性需要我们警惕,这也是科学逻辑中事实逻辑最重要的问题。其三,本堂课从执教者的角度来说,李老师意图给我们呈现出科普作品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时间关系,在每一个关键点上问题的解决就走的过于匆匆,而无抓铁留痕、刻骨铭心之感,使整堂课完整体现了一种教学形式,而无问题解决的跌宕起伏和精彩纷呈,学生受到的实际训练和对语文学习产生的新异感相对弱了些,如果李老师将后面超声波、科学家和拓展性文章等资料删除,根据学生的实际着重突破一两个环节,或者是问题的产生或者是事实逻辑与语词逻辑的统一等深入挖掘,对学生训练到位,会给入会者留下更多的启发和教益。

    (山东省  毕恩明)

     

    从《灵犬莱西》看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学习策略的运用

    ——张祖庆“书影导读课”《灵犬莱西》简评

    “书影导读课”是张祖庆老师继“微电影创意写作研究”之后探究的又一崭新的课题,同时也一个全新的语文微型课程。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重在导读,是这种微课程的主要特点。观赏了《灵犬莱西》这节“书影导读课”课,笔者在震撼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现作简要的点评分析。

    一、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本课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课标精神表明,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正是教师介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创建,才使得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呈现了百花盛开的艳丽风景,也极大地推进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张祖庆老师推出的“书影导读课”,进一步丰富了阅读教学的课型,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和资源拓展,彰显了张老师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从整体看,“书影导读课”对于促进学生的阅读有多方面的意义。

    第一,影视艺术的直观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内在成长规律,把阅读与观看影视作品片段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而被称为“有声画艺术”的影视艺术正切合儿童这一思维特征,它运用声音、色彩、画面以及高科技的拍摄手段,通过视觉造型,给观众以极强的真实感和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在《灵犬莱西》这节课中,张老师先后3次播放电影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在观赏中感受形象,产生阅读的冲动与猜测的意愿,从而推进课上文本片段的阅读,进而促使学生在课后去阅读整本书。

    第二,影视表现技法与文学语言手法具有一些相似性,把阅读与观看影视作品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突破阅读的难点。影视作品是包容文学、戏剧、摄影、音乐、舞蹈、文字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它在语言、画面和故事情节等方面与文学有一些相通之处。在某种意义上,影视作品更集中、生动、逼真地表现人物的现实生活、行为方式及内心世界。再现影视中的精彩片段有助于帮助学生融入剧情,产生联想,进而突破理解感悟的难点。本节课中,张老师播放莱西跋涉千里回到格林诺尔桥的动人场景,就彰显了这一点。相信看了那感人的片段,灵犬莱西的顽强精神、与主人公乔的深厚友情以及无限忠诚的人性定会深深地镌刻学生的心里。

    第三,影视作品内容的丰富性,有助于架起单本阅读与群文阅读的桥梁,扩大儿童阅读的视野。影视艺术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它超越时空的界限,沟通了古今当代,把鲜活的生活凝聚到小小的荧幕上,尤其有相当部分的影视作品是根据名著改编而来的。借助“书影导读课”易于诱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促使儿童的阅读视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打开阅读名著之门。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作品运用于阅读教学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影视作品的直观性,使得学生的阅读,从文字到形象的转化过程变得容易,有助于突破难点;另一方面,如果大量运用或引导不当,也会对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发展有所削弱。因为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它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的媒介,想象出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境界,并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所以,启发学生根据文字描述展开合理想象,形成“内心视像”是极其重要的。这种阅读的方法、习惯、能力也正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要致力培养的。这样看来,恰当把握运用影视作品的片段的量,突出“导读”的功能,聚焦于阅读文本,应是“书影导读课”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我们看到,张老师在这节课中对于电影片段运用的把握、拿捏是比较得当的,他的立足点在于感染学生,激发兴趣,促进想象与联想;在于指导并推进学生的阅读;在于推动学生去阅读整本书。

    二、从学习方法、策略指导的角度谈本课的亮点

    平时,我们对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关注的多,研究的多,而对于学生“如何学”“ 采取哪些方法、策略进行学习”方面关注的不够,研究的也少。学生经常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形成自学能力,在阅读时就能根据特定的学习情境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将学习方法提高到一般策略性学习的新水平。张老师《灵犬莱西》一课,很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恰当的方法、策略,并努力促使转化为阅读能力。这一点,应该说是本节课在操作层面上的最大亮点。具体说,张老师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如下四个阅读策略。

    1.阅读长篇小说开头的策略。

    阅读长篇小说只看前几页就放弃,是小学生常见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不良的阅读习惯?张老师的做法是:细致引导学生阅读《灵犬莱西》的开头,让学生捕捉关键信息,明确灵犬莱西很出名的三点原因,弄清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线索,并引导学生猜测这本书后面会写些什么;再出示整本书的梗概,让学生印证猜测:猜到了什么,没猜到什么。这样,学生粗知了故事梗概,激起了阅读期待。在这样的基础上,张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阅读长篇小说开头的两点策略:①捕捉重要信息(地点、人物、线索);② 大胆推测情节(特别关注暗示性语言)。这种阅读策略是基于学生阅读实践的总结,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而学生掌握了这些策略,有利于提高阅读长篇小说开头的效果,也有助于改变“只看前几页就放弃”的习惯。

    2.推测阅读的策略。

    推测阅读是西方阅读教学中比较盛行的一种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预测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本课中,张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多次的预测阅读,这也是本课众多策略指导中最亮丽的风景线。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看故事开头猜测后面的内容外,张老师还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猜测:①让学生根据故事梗概,猜测“到了公爵庄园,莱西可能怎样逃出来?”当学生想象出多种可能后,张老师播放莱西逃出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电影情节的出乎意料,进而再想象探究公爵孙女放走莱西的原因。这样在体会故事情节发展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于情理的过程中,领略猜读的乐趣。②再次出示小说节选,围绕“莱西跋涉千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小主人乔的身边”,引导学生猜测“灵犬莱西从苏格兰设德兰群岛回到英格兰约克郡绿桥村的一路上,可能会遭遇哪些困难?”为了让学生形象感受两地之间的距离之远、跋涉之困难,张老师巧用非连续性文本——地图来说明。当学生猜测出种种困难后,张老师让学生带着猜测,快速浏览阅读材料,再选定一篇细读,进行批注阅读。③在本课的结尾部分,张老师抛出两个问题:父亲会怎么对待长途跋涉回到家的莱西?路德灵公爵又会怎么处理这件事?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课后继续猜想,进而去阅读整本书。这样,一次次猜测,一次次验证,实质上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每做出一个预测就是对自己的想象、推理和判断能力提出一次挑战。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就要仔细阅读文本,聚精会神地搜索文章提供的种种信息,以获得依据。在验证的过程中,既获得信心与鼓舞,也会看到不足与差距,形成认识上的冲击,进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假设。这样交替进展,激发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使新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同步发展。

    3.对比阅读的策略。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过“比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教师若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累的更多些,更快些,归纳得更准确些,更深入些。”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二者既有相关性、相似性,又有相差点、相异点,这就有了运用比较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文本的精妙处,往往蕴含着作者的匠心构思和思想神韵,对于阅读分析水平尚浅的小学生来讲,自主地领会其精妙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直白地讲述又会如隔靴搔痒,很难让学生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出示影视作品精彩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对于作品的内涵就会有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张老师在播放了“灵犬莱西历经千里跋涉回到村中瘫倒在地上”的片段后,出示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他不再有漂亮光润的皮毛…… 父亲跪在多年来属于他的狗身边,摸着那消瘦的骨架。母亲不在厨房忙碌,不再抱怨责骂,而是默默地,十分专注地迅速捅旺火,把浓缩的奶牛倒入热水里搅拌,然后跪下,撬开它的嘴整个晚上,乔坐着看着它,狗直着身子躺着,唯一活着的迹象,是那微弱的呼吸。 他不想去睡觉。” 这样书影互文,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人犬之间的深情深深地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语言文字的良好语感。

     4.批注阅读的策略。

    批注阅读是欣赏性阅读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途径。怎样让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策略,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张老师在课上身体力行,示范引路。他先出示小说的一个片段:“……它扭动身子猛冲,奋力摆脱抓住它的男人,一个男人用身子压住了它。猛地一紧,另一个男人抓住了它的前腿, 然后,当头一击。”在“当头一击”的旁边批注:“对着一条可怜的流浪狗当头一击,这还是男人吗?人性何在!!!”启发引导之后,让学生去选择一个所提供的片段,进行细读,圈出自己感到意外或震惊的地方,选一处写下自己的批注。由于有明确的提示,有影片片段的形象感染,有教师的亲身示范,学生细读批注的方向明确,感悟也比较深刻,所写的批注也大都准确、真切地反映了自己的感悟。所以当最后让学生以乔的身份对灵犬莱西说几句话时,学生的发言是那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当然,学习方法、策略的掌握并转化为习惯和能力,绝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但张老师所做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而更重要的是,他这种探索给广大听课教师带来深刻的启迪。

    纵观全课,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笔者觉得,容量偏大是其一。因为本课阅读内容涉及的是外国长篇小说,要在短短的一节课中,领略这部小说的大题风貌,感悟小说主题,这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学习运用上述学习方法、策略,进行片段的细读,就更是不易。所以尽管采用了电影片段的辅助,教师也进行了简明扼要、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启发,但给人的感觉是,思维跨度比较大,有个别环节过程显得匆忙,时间明显不足。笔者以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建议精简学习策略,集中进行一种或两种策略的指导,那样或许教学会更从容也更有深度。遗憾之二,由于张老师倡导“裸课”,没有试教,导致媒体课件的操作上不够顺当,也消耗了一些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裸课”可以充分反映了真实的过程,其精神很可贵,也很难得,它体现了一位致力于探索的研究者的勇气与信心,值得赞赏与倡导。但像这样运用大量课件的研究课,适当的试教也是无可厚非的,它至少可以使课件的使用更娴熟,使课堂流程更流畅,进而也就使研究探讨的重点更突出一些。以上两点不成熟之见,仅供参考。

    (福建省  陈宝铝)

     

    破译长篇小说的阅读密码

    ——张祖庆老师《灵犬莱西》导读课赏析

    早在上个世界40年代初期,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修订》一文中指出:“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当前,虽未建立以整本书为主体的教科书体系,但“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同行的重视。今天在千课万人的舞台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裸课的倡导者,一直以来在千课万人的舞台上不断挑战自己,经常为大家奉献富有探索性新课的张祖庆老师,为我们奉上了整本书阅读的思考——《灵犬莱西》导读课。

    《灵犬莱西》是近百年来最感人的动物小说之一,是一部描写男孩与爱犬之间忠诚与爱的历险故事,小说于1940年问世之后,一直畅销不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此书还被搬上银幕,拍摄成多个版本的电影,也像小说一样深受观众喜爱,长久不衰。张老师阅读视野开阔,对电影教学也颇有研究,这样的经典著作以及电影,自然是逃不过张老师慧眼,也无疑是值得推荐阅读的。整节课,张老师准确定位“导读课”的目标和要求,文本与电影互应,激起阅读的兴趣;猜读与批注同行,教给阅读的策略,为我们破译了长篇小说阅读的密码,课堂成为学生充满探索的阅读发现之旅。细细品读,以下几个方面带给我们借鉴和启示。

    读开头,捕捉重要信息

    导读就是引导孩子共读一本好书。导读课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喜欢你所推荐的书。张老师开课伊始,用简洁的语言激趣。出示故事的开头,利用开头的片段,训练学生怎样捕捉重要信息,发现小说的基本要素。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本书,认识一条狗,这条狗叫灵犬莱西。看过这本书吗?看过的同学,等会猜测的时候,你不可以举手,同学们猜不出的时候,你再发言。这是一篇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有些同学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就不读了,但往往越到后面越精彩。下面我们就来读读故事的开头。

    (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开头片段,学生默读)

    师:故事的开头读完了,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莱西在绿桥村很出名,有三点原因,你记住了吗。想起一条就说一条。

    生:我记起了第二条,莱西每天放学经过别人家门口去学校等主人,莱西很守时。

    生:第三条是:别人想买它也不行,因为它代表了绿桥村人的尊严。

    师:还有第一条呢?

    生:莱西是绿桥村最出色的狗。

    师:来,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三个原因。从文章的开头片段中,你捕捉到了那些重要信息?(课件出示:地点、人物、线索)

    生: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英格兰约克郡绿桥村

    生:人物是山姆、乔,还有公爵。

    师:这个开头还隐藏着重要的线索,你发现了吗?

    生:公爵想买莱西没买成。

    师:你看,读长篇小说就可以这样,从开头中我们可以捕捉地点、人物、线索等这些重要信息。

    导读课兴趣为先,方法为上,张老师根据作品特点、学生实际以及教师自身的阅读经验,选择了小说开头的片段:莱西在绿桥村有名的三个原因。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莱西,对莱西从心里产生一种期待和敬意。这么出色的狗,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很自然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学生的阅读往往是感性并且肤浅的,作为一篇长篇小说,抓住一些基本的要素能有效地推进阅读。张老师顺势而下:从故事的开头中,你捕捉到了哪些重要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以及重要线索,初步构建整篇小说的框架内容,也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期待。

    往下读,练习猜读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收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学生天性好奇、好想象,喜欢新鲜、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在课堂上,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尝试以猜测的方式指向阅读内容,学生就会借助已有的经验、阅历、储备与整本书展开对话,既能激发阅读的期待,也能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老师在这节课中组织学生进行了五次猜读,正如他所说的:“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猜猜猜,将猜读进行到底。”

    第一次猜测是在学生读了故事的开头,梳理了重要信息,再出示小说中的一段话后,让学生来猜猜这条狗会不会卖掉?这里的策略是引导学生根据文字中隐藏的信息来作出预测和推论。第二次猜测是在出示这本书的内容提要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你猜测到的,什么是你没有猜测到的。这里的策略指向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情节的架构和验证。第三次教师介绍了莱西前两次是怎么从公爵家里逃出来的,然后请孩子们猜测第三次莱西会怎么逃出来?这里张老师指向的是让学生感受故事发展中的意料之外的情节。第四次是莱西被公爵带到了得设兰群岛,离开主人有600多公里,但它还是逃了出来,请孩子们大胆猜测莱西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里指向的则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猜测想象。最后一次是课堂即将结束,张老师告诉孩子们:莱西终于活过来了,公爵要来要回他的狗,父亲是怎么做的?乔又会怎么做?大结局是怎么样的?请你带着这些问题,回去后把这本书读完。最后指向的是猜测故事的结局。

    虽说所有阅读无碍的读者都会猜测。但就导读课而言,在课堂中,将孩子的预感转为一种有意的行为,然后通过反复练习,将此策略融入到自己的阅读中去,这应该是教师导读的重要使命。张老师正是这样做的。整节课中,猜读的内容非常多元: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故事的结局等等。此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张老师在孩子们猜测时,强调线索和依据。因为不需要线索和依据的预测,对于培养孩子合理、智慧的推测能力毫无帮助。

    批注读,拒绝低效阅读

    阅读一本书,走马观花式的翻阅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出示书中最精彩的内容,带着学生一同品读、欣赏,读出整本书的精华,读出学生读不出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开卷有益,而不是进行消遣式的低效读书。

    在这节课上,张老师除了多次采用猜读的方式外,还精心选择内容进行批注式的细读。细读就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某个片段精心赏读,欣赏美词佳句,像吃饭一样细嚼慢咽地读。学生是比较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文字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所以,寻找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内容做批注式细读的切入点,能引发他们细读的兴趣。张老师选择了莱西从得设兰群岛逃回绿桥村,一路上遇到困难的几个精彩片段,作为学生批注式阅读的内容。张老师带领学生经历了如下的细读过程:

    1.带着猜测,快速浏览阅读材料:莱西长途跋涉过程中遭遇电闪雷鸣、大湖挡路、撞岩受伤的精彩片段,。

    2.再选定一篇细读,圈出让自己感到意外、吃惊或者震惊的地方,选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3.教师出示自己阅读的一段,示范自己写的批注,谈感受。

    4.学生交流批注和感受。

    如果说导读课的“敲门砖”是猜读,那么“试金石”就是细读。细读是一种深度阅读,是一种有效益的阅读。细读让阅读过程成为一次言语的探索体验,一次发现精彩的旅程。

    引电影,文字图像互应

    阅读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灵犬莱西》是一篇长篇小说,对于长篇小说,仅仅是纯文本的导读,往往显得单一枯燥。电影《灵犬莱西》的引入,通过图像、画面、音乐,能更快地拉近学生与这本书的距离。张老师凭着自己对文本、电影的深入研究以及娴熟的电影剪辑技术,在这节课中插入了三处电影的片段。一处是小女孩把莱西放走的片段,第二次是乔与莱西伤心告别的片段,还有一处是莱西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家却昏倒在雪地里的镜头。这三处电影片段刚好是故事中情节安排上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高潮紧张之处。这三处电影的插入,通过图像、对白、音乐等,能帮助学生带进故事中,使得文本与图像互相照应,一方面通过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构建整个故事的流程框架,引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期待,另一方面,在阅读文字时,在心里产生图像协助理解,建构场景。

    现在的很多孩子只喜欢读漫画,不会读文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读文字时根本没有画面感,所以享受不到阅读的乐趣。事实上所有注重细节描写的文学作品都适合锻炼学生的“视觉化”能力,都可以鼓励、要求孩子将文字“图像化”,其中就包括这些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而电影正是帮助孩子将文字图像化的最佳载体。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是,帮助阅读策略比较薄弱的孩子将文字图像化,并形成这种自觉。如果有一天,孩子们说:“作者描写得很精彩,我好像看见了那一幕幕的景象,头脑中有画面印在里面”。我想这应该是张老师引入电影的用心所在吧。

    感谢张老师通过《灵犬莱西》一课,带给我们导读的诸多实用的策略。可能因电脑版本太低缘故,课件不够流畅,该出来的音效没有出来,影响了后半部分高潮的到来。白璧微瑕,此课因真实而更显美丽,一如维纳斯的断臂雕像,让人回味无穷。

    (浙江省  施燕红)

    约定的精彩

    ——观张祖庆老师执教的《灵犬莱西》有感

    长期以来,追求公开课的精致,设计步步精心成了司空见惯。一个个备课团队的组建,一次次的备课聊课,一遍遍的试讲评价,一回回的推倒重来,一位位的筋疲力尽。教师在“折磨”中成长,团队在磨课中成熟。但公开课,老师们还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受尽磨课之苦后,张祖庆老师开启了“裸课”模式,勇气可嘉。今天张老师又带给我们一节没有试教过的导读课,这堂课依然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呈现出了“裸课”的真实魅力。

    没有试教的公开课,意味着是一场无法预演的充满理智的冒险。确实,在今天的课堂上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比如课件的无法播放,时间无法准确控制。我知道,张老师就是要呈现这样真实的课堂,使观摩课更具研讨意义。如张老师所言,不试教不是不备课,而是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倒逼老师将课前功夫做到十足。

    观摩这样的课,我们要看到张老师面对意外的应急处理的智慧,更要透过课堂琢磨执教者备课的用意。在种种意外之外,让我们理清张老师带给了我们哪些“约定的精彩”。

    细读,捕捉重要信息

    出示故事的开头。

    绿桥村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山姆.凯拉克劳家的莱茜。莱茜是村里最出名的狗——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因为村里几乎每个人都同意,莱茜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柯利犬。

    绿桥村跟约克郡其他村子一样,村民们识狗、懂狗、爱狗,跟在他们脚边的也有不少出色的狗,但是他们一致认为,要是村子里出过比山姆.凯拉克劳的三色柯利犬还要好的狗,那一定是在很久以前他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

    然而,莱茜在村里这么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正如女人们说的:“你可以看着它调时间。”

    小主人乔每天放学回家,莱茜都会准时地等在学校门口。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过去了,莱茜天天在门外等着。从小屋窗口张望的女人、主街上站在门边的店主,只要看到一条骄傲的黑白金三色的狗稳健地小步跑过,便会说:“一定是三点五十五分了——莱茜过去了。”

    绿桥村的村民以莱茜为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代表了绿桥村村民的自尊。很多狗,长大后都被人买走,但莱茜一直留在山姆家,连路德灵公爵都无法买走它。它代表了某种钱也不能从他们身上夺走的自尊。

    师:这是故事的开头,我们来读一读,关注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关注故事中的一条狗,是一条怎样的狗,捕捉重要信息,记在脑海里。

    师:莱西在绿桥村很出名,有三点原因,你记住了几点。

    生:我想起了第二条,灵犬莱西等他的主人,每天等他放学的时候就从别人家门口经过,就在学校门口等。

    师:你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说他今天三点钟,明天四点钟。

    生:不是。

    师: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生:灵犬莱西很守时。

    师:还有谁记住了哪一点。

    生:我记得第三点,别的狗长大了,别人家就把它卖了,可是莱西虽然长大了,别人想买也买不走。

    师:它代表了绿桥村的自尊或者说尊严。好,两点出来了,还有一点是什么?

    师:在这个村子里,他们见过的狗很多,但是但是……有一个同学想起来了。

    生:莱西是绿桥村最出色的狗。

    师:他们有没有见过更出色的,至少这辈子没有。三点梳理出来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是导读课的第一个环节,张老师的角度很独特。他没有先出示书名、作者名、出版社等信息,而是出示小说的开头部分,让学生捕捉关于灵犬莱西的重要信息。

    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目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猜读,大胆猜测情节

    师:哪位同学能够根据关键词语,再根据我们刚刚梳理出来的一些关键信息,大胆的推测这本书后边会讲到什么?

    生:我认为这本书后面会讲到,莱西的主人会把莱西卖到公爵家里,好换取钱。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可能会卖?推测要有依据。

    生:好让家人吃上面包。

    师:也就是说他的家人可能会

    生:他的家人可能会吃不上面包。

    师:吃不上面包,把狗卖掉,这是你的推测。其他同学还有其他想法吗?

    ……

    这是导读课的第二个环节,张老师运用了“猜想阅读”的策略,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阅读经验,在拿到一本书或者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一定有过“一闪念”:这本书可能是讲什么的?这种“一闪念”就是猜读。在阅读心理学中,猜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策略。它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比如看到标题,可以猜测正文的内容;看到开头,猜测下文内容;根据前文,猜测后面的内容。猜读法有利于读思结合,提高阅读兴趣,更有助于锻炼阅读者的创造力。

    导读课上,我们教师就应该经常让孩子们观察封面、阅读目录,引导他们做出大胆的猜想。喜欢预测、猜想,并千方百计地验证预测、猜想,是人的共同心理特征。运用猜读法,能很快缩短学生和一本陌生的书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儿童的阅读期待。

    三、试读,掌握批注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历史悠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

    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就告诉我们: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学会欣赏与评价,学会表达与交流。

    张老师的导读课上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带着猜测,快速浏览阅读材料。再选定一篇细读,圈出让自己感到意外、吃

    惊或者震惊的地方,选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出示问题后,张老师没有马上让学生做批注,而是出示自己做的批注示范。

    “……当头一击。”对着一条可怜的流浪狗当头一击,这还是男人吗?人性何在!!!

    实践证明通过批注,能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资源,小说遇上电影

    在互联网时代,语文课的综合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引进优质的资源作为语文教材的有益补充正成为当代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灵犬莱西》这个资源的引入决定了此课成功的基础。它讲述的是一则感人的故事。莱茜是小主人乔的爱犬,但是乔的父亲山姆失业了,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山姆不得不把儿子心爱的狗卖给了公爵。因为思念过去的小主人乔,莱茜数次出逃,但是都被山姆送了回去。后来公爵带着莱茜迁到苏格兰的庄园,莱茜又因为思念小主人而逃了出来,这一次,它跋涉千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小主人乔的身边。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和启示是多元的,既有文学的、艺术层面的,更有灵性、生命层面的。优质资源的选用,来自执教者自身的阅读力、理解力和敏锐的课程资源意识。

    读一本好书能让读者变得更有智慧,能让读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悟。这堂课上,张老师选择这样的好书,把书的内容做成简短的文本、图片,借助电影片段等不同的媒介形式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推荐给学生,让孩子们带着猜想走进书中,进而验证猜想,体验了阅读的快乐。

    (江西省  郭爱香)
      

    品味“天籁”

    ——评王崧舟老师教学《天籁》

    四月,杭州的春雨都是有灵性的,它们一直滴滴嗒嗒,滴滴嗒嗒,似乎应和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里的朗朗书声,在王崧舟老师的引领之下,随下沙小学几十名天真的儿童,伴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沉醉在庄子创造的艺术世界里,沉醉在王老师酝酿的教学氛围中,天、地、人,共同奏响一曲动人心弦的《天籁》。

    一、“天籁”如何奏响:教学成功因素解析

    教的是《天籁》,王崧舟老师的教学也如“天籁”,自然大气,人课合一。这种美妙的教学境界是如何达到的?这首优美的“天籁”是如何奏响的呢?

    1.“天籁”是先贤与儿童的拥抱,是经典与现代的对接

    《天籁》选自《庄子·齐物论》,异读字、多音字、生僻字众多,艰深难读,内容更是深奥复杂,晦涩难懂,难怪80多岁的教育大家、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也直言读不懂,要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难度可想而知。王崧舟老师迎难而上,瞄准儿童的起点,运用适合儿童的方法,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让儿童与先贤自然拥抱,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古为今。

    首先,他直面儿童的真实水平,立足儿童的真正起点,一上课就用跟读的方法,让学生老老实实跟着他读课文;然后,自己读,师生轮读,同桌轮读,指名读,齐读。一下子读了6遍,字音、断句等拦路虎被顺利跨越。

    二是运用适合儿童的形式,激活儿童阅读经典的兴奋点。兵教兵,由同学提醒特别容易读错的字并领读;连线,让难懂的文言原句与翻译成白话的句子一一对应;链接,对接当下生活理解文本内容……生动活泼的手段,帮助经典与现代巧妙对接。

    三是遵循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尊重儿童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通读,把握行文思路;美读,感受行文节奏;品读,体味行文意蕴,三个教学流程梯度分明,科学合理,引领学生拾级而上。

    2.“天籁”是言与意的碰撞

    庄子的散文以“汪洋恣肆,仪态万方”著称。王崧舟老师教学《天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关注课文特殊的言语现象,破解文本的言语密码,学习表达的言语智慧。写地籁一段,庄子铺陈排比,连用8个“似”、8个“者”描写、形容孔窍形状之众和声音之多;另外,选文辞采光怪陆离、节奏回旋起伏、构思奇妙多变。对此,王老师教学浓墨重彩,启发学生用心体会,与已有的阅读经验联系,并带领学生读出节奏,发现这样言说的用意及妙处,让学生初步感受庄子散文豪迈飘逸的气势和变幻的绮丽。

    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入品读环节,弄懂什么是地籁、人籁,比较天籁与地籁、人籁的不同,初步体会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并学会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动静,言与意、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

    3.“天籁”是诗与思的和鸣

    从内心深处把经典阅读上升到灵魂解放的高度,把经典教学上升到文化传承的高度,上升到为学生的人生打上精神底色的高度,使之从字词学习、文白对译的浅沟里跳出来,具备文化的宽度、历史的深度、思想的高度,《天籁》教学的立意是非常高远的。因之,教学既感性,又理性;既具情的感染力,又具智的吸引力;既有诗的气质,又有思的份量。

    二、“天籁”因何而响:教学价值探析

    1.昭示语文教师应有的文化担当

    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语文课程标准》特意从母语的角度来诠释语文教育的特点与性质,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在语文素养上,它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教育的特点上,它指出要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应该“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影响”,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提出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教学目标。2014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践行者王崧舟对此显然心领神会并积极响应。近年,他连续推出《孔子游春》、《桃花心木》、《天籁》“文化三课”,涉及儒家情怀、佛家智慧、道家思想,显然不是无意之举,是想以此昭示语文教师应有的文化担当。

    这种担当是崇高的,也应是科学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的教学,必须处理好收获当下与种植明天、课的有限与学生未来生长无限之间的关系。《天籁》的教学自觉承担起这份担当,也艺术地承担起了这份担当。《天籁》所在的《齐物论》,是体现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作品,其中的“道通为一”的观点、“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很难现在就理解、把握的。但王崧舟老师教学的定位和分寸的拿捏非常精准。他一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天籁,在2500年前先哲的高深哲思与现代学生的人生体验之间铺路架桥,让学生初步体会顺应自然的思想,同时启发学生对生活有心,静下心来倾听自然的声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二是播种,播下热爱经典、爱好阅读的种子,并用歌曲《那是谁》揭示道家“不喜不怒、无怨无悔、无语无泪、不错不对、不进不退、安然入睡、以心相随”思想的精髓,从而启发学生用一生的时间来读庄子,来读人生。

    2.指示“新常态”语文课堂的方向

    新常态语文课,是洗尽铅华的,返璞归真的,顺应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的,“常态”是核心;新常态又不是静止、固化的,它应该是创新的、发展的,“新”是关键。王崧舟老师教学《天籁》,很好地处理了“常”与“新”的关系,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方法,《天籁》的教学就是这样。它很传统,大道至简,就是以读为本,反复读,但这种读是有变化的,是创新的,是智慧而有效的。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王老师把读又活化为跟读、引读、轮读等多种形式,把读与语感的培养、读与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结合起来,把读与感悟、点拨结合起来,比如8个“似”、8个“者”,就启发既要一口气读完,读出目不暇接,读出气象万千,又要读出回味。

    (江苏省  胡海舟)

     

    名师的三个特质

    ——观王崧舟老师《天籁》有感

    2016新年伊始,中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王崧舟老师跳槽到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当教授了!一时间,围观议论者众,足见殿堂级名师的影响力。今天,王崧舟老师用他的《天籁》为“名师”作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诠释。

    因个人的浅陋,很难给“名师”下一个周全的定义,但我所理解的“名师”至少有三个特质。

    所谓名师,是站在教育的原点又通往教育的希望这个大背景下,有着坚定信念的怀有仁爱的老师。

    《孔子东游》《桃花心木》《天籁》是王崧舟老师专为孩子们研发的文化三课,不仅仅旨在以言语实践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更意欲在儿童的心田播撒儒、释、道的种子。王老师把语文课堂建成了一个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强大磁场,让儿童置身其间,于温文尔雅和悠然笃定中亲近儒家文化、了解佛家思想、感受道家情怀。

    在《天籁》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蹲下身子,敞开胸怀,接纳体悟,倾情解读,在理解与包容中发现孩子独特潜能,帮助他们寻觅内燃火花的王崧舟老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经典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终有一天会构建起这样的认知:柔不是弱,强不是硬,淡不是无,浓不是固。从而学习理解与尊重,独立与共行,柔软与坚强,奋进与洒脱。当他们独立面对这个有很多美丽又有很多问题的世界时,能够像银杏树一样,不管是满树的葱绿,还是黄绿兼半的过渡,抑或一树一地的金黄,始终很优雅很从容。在对世界、对生活充满好奇与日渐增强的自信中成为最好的自己。爱孩子就让他们活在希望里,这是王崧舟老师对儿童心灵成长最深切的关照。

    所谓名师,是站在学科与学段的节点上,能够清楚地知道我的学生来自何处又将去往哪里的老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是其中的瑰宝,凝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往往令人折服。小学阶段,孩子们要接触的文言文不多,其意义在于“启蒙”,知晓文体、感知韵味与激发兴趣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更是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前奏。

    毋庸置疑,今天王崧舟老师的文言文与庄子思想的双启蒙教育是完美的。首先,多次朗读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王老师从因生僻字、多音字、异读字的困扰而觉得文言文难读的学情出发,从跟老师读,师生轮读,同桌轮读,自由朗读,到全班齐读,一步一个脚印扫清了通读障碍,实现了读正确的目标。其次,三次作业的设计是非常巧妙的。第一次作业,通过梳理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和最后写什么,训练学生通过提取信息与整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把握行文思路的能力。第二次作业,把原本需要学生用语言来表达理解的复杂过程转化为简单明了的连线练习,快速检测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给品读让出了时空。第三次作业,通过让学生写出不少于一种的天籁,交流分享他们内燃的火花。黑板上的每一个字符都因学生的思想熠熠生辉。最后,在杨乐《那是谁》的歌曲背景下,学生透过或浓或淡的迷雾去翘首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庄子”。这一场从文言文出发到引发哲思的文化传播之旅何其美妙!

    所谓名师,是站在既能看得见勃勃生机又能寻得到成长足迹的课堂上,有着强劲专业支撑的老师。

    王崧舟老师是极具个人魅力的名师,他的课就是艺术品。每每观课,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其特有的大师范儿吸引,以致于很多同行也想拥有那样的精彩,却怎么也学不会。

    其实,王崧舟老师的大师范儿是建立在专业与精深的基础上的。他可以为一篇课文阅读若干著作,再融合自己的参禅悟道,文本解读到专业精深才肯罢休;也可以把小学文言文教学浓缩成一个精美的“读”字,打通语文教学从根到干、到枝、到叶、到花、到果的联系,课堂建构到专业精深才能甘心;还可以用表演艺术家的感染力去诵读一篇课文,朗读表现到专业精深才算满意……

    请原谅我的笨拙,无法一一解读隐匿在《天籁》背后的若干专业修为。

    行文至此,特别向王崧舟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

    (重庆市    涛)

     

    积淀·感染·疑惑

    ——王崧舟《天籁》教学赏析

    一则文言文,尽管只有一百四五十个字,但困惑遍布,难点四伏。请看:1.僵死“文物”字——綦、呺、翏、枅、謞、譹、宎、泠(我要是自己在电脑里用搜狗输入这几个字,要死多少脑细胞);2.冷僻多音字——夫、噫、畏、佳、咬、和、邪(谁会知道畏佳竟然读wéi cuī);3.之乎者也——山林之畏佳,独不闻之翏翏乎,似洼者似污者,而使其自己也;4.文言句式——夫大块噫气……夫吹万不同——,是唯……,则……,独不闻之……乎?独不见之……乎?怒者其谁邪?5.修辞手段——比喻,拟人;6.人名物名——子綦、子游,枅、圈、臼、洼;7.作者作品——庄子,《齐物论》;8.内容结构——到底写什么,写的顺序;9.文章主题——作者要推崇什么。当然还可以再排下去,10.11.12……

    这些对小学生来说,都是困惑的,都是疑难的。为他们释疑解惑,似乎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听了两节课,王崧舟老师对前面7个方面竟然没有什么显性表现?是王老师的疏忽还是有意为之呢?答案是后者!

    这是经典教育视野下的一篇课文。王老师认为:“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把阅读经典上升到灵魂解放的高度,经典教育才可能从以字词掌握与文白对译为主的文言教学老路上跳出来,进入文化、思想和历史的大视野,孕育出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字词掌握,文白对译,是“教学老路”,也就是“常态”吧?那么“新”常态就还需要字词掌握、理解文言吗?目标需要坚持,路径大可选择。王老师《天籁》的教学,为我们树起了一个古文阅读教学的经典范本。

    在《天籁》的教学预案里,王老师安排了三个板块:通读——美读——品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把课文读熟,把课文读懂,把课文读明白。除了小环节有些调整,教学实施基本上还是按预定方案走的。研读预案,赏析课堂,我想猜一猜王老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积淀,感染,疑惑。

    积淀。

    教学一开始,老师就说:“请坐!先请大家拿起课文纸,跟着老师一起把课文读一遍。我读一句,你们跟一句。”接下来就是“四读”。一是跟读,二是对读,三是指读,四是齐读。没有先认字释词,一开始就花了十多分钟读课文,什么目的?就是积淀。跟读可谓最古老的教学手段,但现在都快失传了。本文目的不是学习并识记那些已成为文物的生字,而在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厚国学积淀。在跟读中,那些文物字、多音字(其实也进古纸堆了)的读音就轻易解决了,怎样的正确、怎样的停顿,学生也很快学会了。因此,这里的跟读很有必要。这次教学《天籁》,对字词读音的提醒,老师是让学生来做的,改掉了原来自己操刀的做法,更具有生本意识,给了我们这些评课“庄稼”新的思考。

    字正腔圆地读,反反复复地读,不仅读得正确了,流利了,学生不知不觉地对文章的大体内容也有了大致印象,为第一个作业——庄子的《天籁》到底在写什么呢——奠定了基础,学生能比较准确地说出内容以及它们的顺序:先写地籁,再写人籁,最后写天籁。

    这时,老师归纳说:“在庄子的世界当中,天地之间有这样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其实在此之前,老师还没有解释什么叫“籁”,这里却说“声音”,会突兀吗?这也是老师的高明之处。因为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也会朦胧感觉到,地籁、人籁、天籁大概是声音吧?老师只是顺水点明而已,不需要花时间去解释。至于文本的内容及顺序,老师采用的也基本上是“口头填空”的形式,如第一种声音叫——(学生)地籁……尽管这种封闭型填空会引人诟病,但我还是为此叫好:一,答案本来就是明确和唯一的;二、教师是顺水点明;三、积淀为上,其它要节约时间。

    感染。

    这是相对于美读而言的。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地籁”的千姿百态高强低音呢?老师不做解说员,居高临下讲解文章的语言意蕴;不做解剖师,七零八碎地解剖词句、标点、修辞、层次。他还是他的“王式风格”——多种多样的朗读。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朗读“风”和“孔窍”部分。这两部分都涉及到用词,如“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涉及到标点符号,顿号句号还有藏着的省略号;涉及到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老师的教学价值取向是“感染”,通过对比朗读、情境对话、激励发现来感染学生,因为感染才是最好的教育。

    比如找读。老师让孩子们找一找,写地籁的这段文字中,有专门写众窍的一句话,写得特别具体,特别详细,特别生动。学生找出并朗读: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然后引导发现写“窍穴”特别的地方:一共有八个“似”;有两个字的,三个字的;比喻成物体的;逗号分号;排比句。接着通过首句“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引读、赛读、范读、齐读、对读等复沓化的朗读形式,酣畅淋漓地感受到了窍穴的千姿百态,风声的千调百音。

    对“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的感染,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8个词有7个都是学生非常陌生的,怎么办?要逐字逐句的分析定义吗?要字字对应的解释翻译吗?老师通过作业,让学生凭感觉去连线搭配:

    謞者    迅疾的箭镞声

    叱者    细细的呼吸声

    激者    大声的呵斥声

    吸者    湍急的流水声

     

    叫者    鸟儿鸣叫叽喳

     

     

    咬者    放声叫喊

    譹者    在山谷里深沉回荡

    宎者    嚎啕大哭

    两组排比句中那些冷僻字词的准确含义,尽老师不讲解,学生不很清楚;但没有关系,通过前一过程的朗读、这次的作业、以及紧跟着的各种朗读(特别是泠风、飘风、厉风句的形象朗读),学生已经进入了那个特定的情境,已经被地籁的发生机制、风地籁窍穴三者关系、地籁的千变万化所感染了。

    对于天籁的理解,老师采用的是以生活实例让学生受到天籁的感染。当学生明白了自己靠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叫天籁,学生很踊跃很轻松举出了很多例子:人的笑声、婴儿的哭声、公鸡的啼鸣声、蟋蟀的叫声,流水的哗哗声、雨水的滴答声、狗的吠声、小鸟的拍翅声等。这一部分的教学,老师比以往简化了好多,真可以说是“删尽繁枝为清瘦”了。限于篇幅不展开。

    疑惑。

    三种声音,庄子推崇哪一种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各自说理由。有说地籁的,有说人籁的,有说天籁的,还有说三者(老师幽默地将其命名为“三籁”)都是作者推崇的,各有各的道理。小孩子不清楚自己讨论的意义,但王老师非常明白,这里实际已经进入哲学探讨的话题了。庄子的“道”是什么呢?对立又统一?暂时和永恒?死就是生?有就是无?真是博大精深。两节课能讲这些吗?能达到“道”文化的启蒙吗?王老师以前教这一课,用幻灯片上的雪花飘落”“蚂蚁爬行”“海棠开花”“春笋破土”露珠滚动等短语,逐个地缓缓地如雪花般翻着身子往下飘落然后消失来表示,问学生,你们明白了吗?学生表示茫然。尽管王老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我猜想老师实际上还是倾向于推崇天籁这一取向的。这一次,老师的意图更为退后,没有刻意的强调。学生到最后有疑惑,并不是不懂,而是更加强了对探索“真答案”的向往。这是继续前行的可贵的动力。正是要保护学生这种疑惑,老师最后播放了歌手杨乐的《那是谁》,庄子的形象走进了学生心里:

    那是谁 不喜不悲

    那是谁 无怨无悔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以心相随

     

    那是谁 无语无泪

     

     

    那是谁 不错不对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那么美

     

    风轻云淡 高山流水

     

     

    花开花落 朝霞余辉

    岁月如歌 来去如归

    他谁真美 真美

     

    悲喜间 心静如水

     

     

    天地间 日月同辉

    生死之间 来去如归

    他说都美 都美

     

    那是谁 从不追随

     

     

    那是谁 也不献媚

    那是谁 不进不退

    那是谁 那么美

     

    那是谁 独饮独醉

     

     

    那是谁 不用谁陪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那么美

     

    那是谁 那么美

     

     

    那是谁 那么美

    (浙江省  赖正清)

     

    大道至简致达道

    ——王崧舟先生执教《天籁》一课观后感

    《天籁》如“天籁”,此课如从天上来!

    王崧舟先生自去年推出《天籁》一课,已经在不同的地点示范多次,每场课罢,大家都仍沉浸其间,恍惚置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的境况,但要具体言说却又不可名状。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截选自《庄子》“齐物论”中的《天籁》一课,多生僻字、难读字、异读字,对于现代人来说,真是诘屈聱牙,更何况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但经王崧舟先生点化,乍看结构简单、手段简单,却演化出了如此的魅力,个中奥秘何在?

    多年前,应《中国教师报》之邀,曾评赏过崧舟先生的《两小儿辩日》。今天,应崧舟先生之邀,再谈谈观《天籁》一课的学习体会。

    一、注重“读”,此为语文教学之至简大道

    说到文言文如何教、如何学,我们往往会回忆起自己中学时期的语文学习经历。老师实词虚词逐一注释一番,一句句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学生背诵记忆。这样的教学导致什么结果?学生实词、虚词、文言句段,死记硬背装了一些,但这些文言语料与学生的生活、情感格格不入,虽然学习了它,内心却排斥它,等他们离开学校,那些文言语料混同其他死记硬背的东西,被如同排泄物一般排出体外。这就是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悲哀!

    这就有必要重新去发现文言文的魅力,重新发现文言文与学生生活与心灵的关联!其实,作为我国古代书面语的文言文也是古代先人生活与精神的写照,即使最早的上古时代的文言文,它也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加工而成的。它有着古代汉语口语的源头,并且经过书面的加工,语言简洁凝练,音韵和谐又富有变化,文气畅达。这种独特的语言独具古汉语的魅力,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让学生去感受、感知。

    纵观崧舟先生的《两小儿辩日》等多堂文言文教学,他立足小学生的实际,坚决摈弃注解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注重带领诵读文本。在这些课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读是他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其中,首要的环节是,倾注时间最多的是读,帮助学生感悟理解时使用的方法还是读。在本课教学,由于文本是一篇上古时代的《庄子》文选,生僻字、难读字、异读字多,王先生教读方法更加原始、古朴、多样。一开始干脆一句句领读,学生一句句跟读;接着孩子们一句接一句,交互对读;个别指名检查读,全体整齐巩固读;重点句段的美读,更是全课的重笔浓彩的华美篇章。当然为何重点读此句段、为何用美读法读此句段,崧舟先生是“独运匠心”的,笔者后文还要详解。

    记得有语文专家曾说过: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诵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现代文学习是如此,文言文也是如此。为何?追究至语言的原始营造,语言是人类心物交感的产物,语音是人类内心情感意念的异质同构物。文字是“符号的符号”,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严格说来,口语所包含、伴随的语气、语调、语势等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受到了局限,全都表达不出来。因此,诵读,通过语音、语气、语调、语势的揣摩,就能还原和重新赋予书面语言以跳跃的生命。

    文言文似乎是一位睡美人,“读”给“睡美人”一个吻,使沉睡千年的她复活。

    “读”看似原始,它应该是语文教学之至简大道!

    二、类比曼衍,直觉中感悟“天籁”之道

    文本的内容决定形式,文本的形式襄助内容,精妙的文本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体。如何理解和把握“天籁”的内涵和意蕴,历代注家相异的观点不少。本人认为,从《庄子》整体的思想风格整体去观照,再结合“天籁”章节部分的行文结构,可能会更好地把握庄子高妙的“天籁”之道韵。

    庄子认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他明言其行文之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借“藉外论文”的“寓言”。“重言”即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增强说服力。对于“卮言”的理解,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打破严格的逻辑推理,借助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道理的文学性诗意类比言说。这种语言看似出于无心、自然流露,意蕴却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本人认为这样的解释符合庄子“卮言”的风格特征和功能。这样的“寓言”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重言”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卮言”天天能发人新解,跟天道的发端相吻合。

     “天籁”章节给人冲击力最大的是庄子借子綦之口对“地籁”的描述:纵横捭阖,极尽铺排之能事,恣意描写山陵树木上的各式窍,林林总总;洋洋洒洒,尽摹状之天工,渲染万窍怒呺而成的各类风,多姿多彩;随后总绾一笔,揭示出风窍两者相随、相应的止息关联。子綦认为子游“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子游问其“方”,子綦却只对“地籁”浓墨重彩,为何?此实是庄子在此“三言”叠用的秘妙。

    “比竹是已”的“人簌”是人们有意为之,常人习见,而“众窍是已“的“地簌”则是常人所忽视。但经过子綦浓墨重彩的铺陈渲染,熟视无睹的“地簌”自然令人印象深刻,子游自然也悟得“地簌”“风作窍应”和“人簌”“息吹管响”的相同发声机理。“天簌”实“道籁”,常人自然从无听闻,只有在掌握它“自已自取”的机理后,收视返观在内心才能谛听。究竟何为“天簌”,子綦(实是庄子)不枚一例,只点化其“自已自取”的禅机。受前面浓墨重彩铺陈渲染的“地簌”的类比启发,在异质同构的直觉联想中就能“尽得风流”!

    妙哉,妙哉,何其妙哉,这就是“和以天倪”的“卮言”曼衍之妙!

    诗云:“人前风光百般好,人后辛酸可知晓。”崧舟先生每课均穷研力索,常至忘寝食,才成就惊人艺业,给课堂唤来了“神灵”。笔者虽未对他就这一课品的创作做过专门的访谈,但可以肯定的是,崧舟先生事前必定对《庄子》、对“天籁”篇章穷研力索一番了的。

    有人说,世间有两种“天籁”,一为老悟,一为童真。崧舟先生本课带领学生在通读基础上美读、品读的教学路向,遵循着同轴互映的烛照结构,大造类比之象,诱导直觉联想,也就成功、畅达地引发了稚童对“天籁”的颖悟,庄子高妙的“天籁”道韵自然飘然降临课堂了!

    《天籁》里隐含着庄子超逸的思想方法,洞悉之,遵循之,自然臻致体道悟道之达道了。

    (江苏省  孙春福)

     

    “改文群读”,张扬儿童文化精神

    ——评蒋军晶《渔夫的故事》一课

    “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世界”不仅要让儿童可遇,更要让儿童可求。“这个世界”要体现儿童的文化精神,这是专门属于儿童自己的自由的游戏精神。今天下午,我发现“这个世界”就出现在蒋军晶老师《渔夫的故事》的课堂里。

    蒋军晶老师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倡导者,他对此的研究非常深厚。群文阅读教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于一节课中,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读解几篇相关的文章。我们之前见到过的有“同文群读”(不同版本、大同小异的同题文本),也有“异文群读”(不同体裁、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但有某些想通之处的的文章在比照、碰撞、思考中,为学生建构起新的阅读环境。于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得到锤炼,学科素养在阅读中得到提升。现在,蒋老师在本课中又创新了一种“改文群读”的新课型,呈现了别样精彩。

    蒋老师的“改文群读”,以经教师改写后的文本与原文本作比较阅读,让学生作比较研究,两个文本有何不同,哪个文本更好,为什么。周一贯先生认为,儿童文化的精神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解放思想,推进独立思考,以两个文本作比较讨论,无异是必要的前提。老师“改”文,目的就是要把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价值的体现,隐含在新的文本里。如《渔夫的故事》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是适合“讲”,把故事讲出来,浅显、通俗、口语化是其特点,现在教师改写中把“魔鬼的外貌描写更书面化”,又在故事中添加了故事,这样改写好吗?自然就有了学生讨论、思辨的空间。因为这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有“规矩”,学生读出家里很穷的渔夫只撒四次网的秘密,学生自己学懂了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一般民间故事主人公做事会有三次或四次,最后一次都会成功的”的规律;同时也明白了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生动性。“改文”使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教学,课堂上,学生自然就学得主动和快乐。

    《渔夫的故事》选编入人教版教材,渔夫用智慧让魔鬼重回瓶子后,只写了一句话:“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课文中再也没有魔鬼的其他话了。蒋老师呈现原文中魔鬼反复哀求渔夫的语言,学生概括出那是魔鬼在求饶,魔鬼还利诱,甚至威胁。同时,每一位学生变身渔夫,与魔鬼对话,学生或义正词严,或柔中带刚,不放魔鬼出来也有千般有理有据的理由。蒋老师在课文与“改文”对比的比较研究中,顾及儿童的接受和需要,达到了让“文本”为“童本”服务,让学生出彩的目的。

    教材“改”文,悬念重重。《渔夫的故事》课文结局是渔夫把魔鬼装进了瓶子。蒋老师让学生看原版,学生看到接二连三意想不到的事:渔夫竟然放了魔鬼,而魔鬼遵守了诺言……还有许多出乎意料的细节。民间故事和童话大多选择原谅,正是这类文学作品弘扬真善美的魅力,是否个中也有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差异,就像悬疑小说一样,处处是悬念,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激发,思维的深度广度都得到全面绽放。此时,老师恰当地简介《美人树》一书,又是一种新的对比阅读,继续悬疑。

    “自由与游戏显然是一对双生姊妹。”席勒说。学生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着自由、追求着自由。而游戏的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由意味着无功利性。蒋老师的《渔夫的故事》课堂上,就体现了这种自由的游戏精神,给学生创造了张扬个性的空间。这说明“改文群读”确实是群文阅读中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新课型。

    (浙江省  沈小玲)

     

    让思考成为语文课的亮色

    ——观蒋军晶《渔夫的故事》有感

     跟着蒋老师一起学习《渔夫的故事》,收获特别多。原来带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读经典的民间故事,可以这样线索简单又得言得法,可以这样综合训练又自主创新。蒋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发现了他的四大秘诀。

    一、让学生像说书人一样思考,在学用中得法

    蒋老师的课关注文体,得体学法。

    蒋老师这节课对准民间故事的特点,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讲故事。用蒋老师的话说就是“山歌要唱,故事要讲”,他让学生像说书人一样思考,想想怎样提炼概要搭好故事的框架,讨论哪些部分和细节要讲清楚不落下。

    概括主要内容,是中年级学生阅读训练的重头戏,也是阅读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如何根据课文的文体和内容,搭建最合适的学习支架,这是老师们很需要教学策略。蒋老师搭建的故事框架,扶放有度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大受裨益。

    “要讲故事,会用什么办法记住它的内容?”蒋老师先提问后教法,在学生已知的“抓顺序”和“分大段”的基础上,顺势教给学生新知——用关键词来概括。蒋老师先示范用“规矩”一词来概括故事的开头,然后帮扶学生在文中找出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主体部分,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故事的结局。我们看到,因为蒋老师提供了简单实用,指向明确的学习支架,所以学生的这项任务完成得既快捷又高效。学生通过浏览扫读,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了“恩将仇报”这个词。而自主用词概括故事结局,就在蒋老师的点拨下逐步完善:“大获全胜”——“智斗魔鬼”——“引魔入瓶”。

    蒋老师还别具匠心地把握故事概要和了解情节与人物这两项常规性的学习任务有机融合,交错进行。蒋老师让学生结合故事来讲一讲什么叫“恩将仇报”,巧妙地以解释词义的名义,给出明确的线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简要概括故事的主体部分。随后再通过小组讨论:“讲这个故事,哪个部分要讲清楚,不能落下,要讲出原因。”有效调动学生沉入课文,积极思考,选择判断重要的关键的情节细节,分享各自不同的阅读兴趣点。

    二、让学生像作家一样思考,在表达中得能

    蒋老师的课关注表达,练习得能。

    这节课,蒋老师抓住两处表达特点,让学生像作家一样思考,通过语言鉴赏和表达练笔,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在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

    在学生谈到“魔鬼的样子这一细节不能落下时”,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鉴赏文中关于魔鬼的外貌描写:“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引发思考,发现这段描写中蕴含的语言表达的规律——有顺序,先局部后整体,都是比喻句。

    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故事意蕴,蒋老师把老师惯用的分析感受法转换成思考练笔法,借用原著中魔鬼反复哀求渔夫的三次对话,让学生选择一处补写渔夫的答话,让学生摇身变为作家,代入角色去练写。

    下面是学生练写的实例:

    “魔鬼,我怎么知道你是开玩笑的,你的话我不能信。”

    “魔鬼,我才不相信你说的话。”

    “不可能。我怎么可能再相信你说的话,你已经骗过我一次了,我不能再上一次当。”

    “好,我放你出来,但你一定要保证让我发大财。”

    “不,我虽然穷,但是我不会相信你的鬼话,你还是在海里慢慢反悔吧。”

    ……

    透过学生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对故事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把握已经很到位了。

    三、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在审美中悟道

    蒋老师的课训练思维,充满理趣。

    教会思考,学会发现,是蒋老师的语文教学追求。蒋老师不希望学生只是表面的阅读者,因此他通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领和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我们的教学是要人越来越聪明,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归根结底,要让人学会思考。”

    这节课,蒋老师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促使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追问人物塑造的用心,情节安排的规律,寻觅故事背后隐藏的文化意蕴。

    第一问:“读第一段,这是一个怎样的渔夫?为什么只撒四次网?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第二问:“魔鬼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杀了渔夫,而要讲这么一大段话?”第三问:“很多人都认为渔夫不应该把魔鬼放出来,看看原著(改写过的)看看原版故事的结尾,是不是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第四问:“为什么民间故事和童话很多都选择原谅?”

    这些问题,多是诠释性、延伸性、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不唯一,不绝对,有效激发学生从故事的表达形式到主旨意蕴进行纵深的思考,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融入思考,在与原文比较异同中形成见解。整节课以一种理智的力量,帮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语文和思维的双轨双重训练。

    虽然,因为时间的限制,有些问题还没能解答,如“渔夫为什么只撒四次网?” 又如“为什么民间故事和童话很多都选择原谅?”但是,聪明的蒋老师就把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后继续探讨。蒋老师以问题开课,还以问题结束,把问题进行到底,让问题成为学生不断学习的原动力。

    四、让师生像朋友一样交流,在对答中生智

    蒋老师的课真诚互动,生成智慧。

    有好的问题,还要有宽松的交流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生成新颖独到的认知。

    蒋老师亲和、睿智、博学多识,课堂上的他亦师亦友,挑起认知冲突,真诚倾听,热情鼓励,适时点拨,对学生表达的观点时而解释强化,时而提炼提升,时而梳理相近相似。让师生像朋友一样交流,在碰撞、质疑、对答的过程中,生成新知,增长智慧。

    请看三处问答片段:

    【片段一】

    师追问:为什么魔鬼的样子不能落下?

    男生:要突出他的凶恶和丑陋。

    女生:万一他长得很可爱呢?(众人大笑)

    【片段二】

    师:课文中故事的结局是怎样?

    生:很欣慰。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类战胜了魔鬼。

    师:很正能量呀,也可以说,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片段三】对比原著,学生认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是

     “渔夫居然把魔鬼放出来了。”

    “魔鬼竟然会遵守诺言。”

    “魔鬼还说神会保佑你。”

    大道至简,任务驱动,转换角色,促动內驱,促发思考,让蒋老师的课堂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学生很投入,很忙碌,很享受,在进步。

    以之为镜,我们难免会汗颜,会自省——我的语文课有教文体表达吗?有教阅读方法策略吗?有教思考提问吗?要知道,教师的底蕴有多厚,学生就能识多广;教师的视野有多宽,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的思考有多透,学生就能想多深。

    (广东省  黄莉莉)

     

    教材的活化及教师的智慧

    ——评蒋军晶老师《渔夫的故事》

    西游记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偷食人参果”,最让人记得住的,不是偷食的曲折过程,也不是八戒遇食而欢的憨态,而是那鲜活可爱的食材——人参果。活蹦乱跳的人参果,想想都会让人忍不住唾津潜溢,更别说吃了。

    某种角度讲,教材是课堂语境中生命体赖以发展的食材。

    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将教材激活,变成鲜活可爱的“人参果”,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趣味无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的使用体现出教师的智慧。

    关于蒋军晶老师《渔夫的故事》一课,杨再隋、高林生、潘庆玉三位专家有精辟的随堂评论,尤其是对蒋老师课堂注重学生思维引导,高林生老师以“带领学生做了一次思维体操”给予高度赞誉。

    无疑,唤醒学生质疑意识和潜在思辨,从“将厚书读薄”(师生交流结构分解和关键词统领段落)和“将薄书读厚”(师生交流“哪些细节不能落下”),再到“从无字句处读书”(师生交流的几个“为什么”),蒋军晶老师本课将引导学生读书中的思维介入体现得相当生动。本课的最大特色正在于此。

    或许,受蒋老师不断激发学生追问“为什么”的引导,也受本次活动的主题“新常态课堂”的启发,我以为,正是蒋老师将教材智慧处理,才促动了课堂中孩子们的思维精彩发生。进一步想,我们倡导的“新常态课堂”不能不关注教师对教材的智慧运用和对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营养调配”。

    我以为还原教材的语文质地,提取教材的文字信息为学习语文的营养元素,并将教材的生命力建立在适宜学生兴趣和认知规律之上,真正让教材成为师生活动“第三者”,这就是教材的活化。当然,这样的“活化”,让教材鲜活地直接滑入学生学习需要之“胃”,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营养,考量着教师的智慧。

    我以为蒋军晶老师本课,起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智慧体现。

    教材活化策略之一:基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教师智慧体现之一:“避重就轻”与“避轻就重”

    教材是课堂中师生交流的中介。教学不能抛开教材不顾而信马由缰。作为一种中介,教材是连接交流双方畅达交流通道的逻辑起点,所以教学活动要基于教材,但同时交流双方才是意见的主体,所以教学活动不能拘泥教材这个中介。

    一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且篇幅不短的民间故事文本,该怎样教出语文味,教出教学的价值和课堂的生动性来,恐怕这是教师在设计之初第一要考虑的问题。显然,费时费神地逐段阅读,对于一读即懂的文章,纯粹是扼杀生命。但文本是一篇故事,不能不管故事的情节、形象这两个基本属性。

    蒋老师高明之处在于“避重就轻”和“避轻就重”——“避”长文之“重”而“就”结构之“轻”,“避”文字浅显之“轻”而“就”思维之“重”,从而以教师智慧的引领,成就了学生学习的精彩。我想,蒋老师此课,不能以“长文短教”或“重点品读”来称量其智慧,而是体现了教师设计教学的视点高、入点巧、支点准。

    教材活化策略之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智慧体现之二:例子只是思维的引子

    我们知道,中药治病,除了药材发挥个性药性以外,还有一种东西入病人之口——引子。引子入药,不是其药性,而是助药性。

    我们都熟悉圣陶老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诲。但是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引子。其“助药性”就是助推学生心智展开思维(刘勰所谓的“神思”)的翅膀。

    人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信息容易,读出一点感觉,读出一点有用的智慧,则必须展开思维的翼羽,由始而猜终,由此而及彼,由文而探质,由感而生理……

    蒋军晶老师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只是将教材当做一个故事,让故事中的信息作为学生发现文体规律(如开课“总是在最后一次”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语文方法(如魔鬼的外貌描写的几个比喻)人生思考(如关于渔夫是不是该再放魔鬼的价值思辨)等等。这样,使得学生以《渔夫的故事》作为学习语文的引子,更以之作为学会思考的引子,从而促成了语文素养的不知不觉间提升。

    这就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四川省  余小刚)

     

    一花一世界

    ——张学伟、赵昭、邹敦怜《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同课异构

    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意思是:心若无物,心中清净,就可以从一朵花中悟出整个世界。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蕴含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哲理,写法独特,清新隽永。如何来教这篇课文呢?且看,三位名师面对一样的鲜花,带领孩子们悟出了怎样不一样的世界。

    张学伟老师——本色,本真,本味

    正如杨再隋教授随堂点评中所说,张老师的这节课有着“浓浓的语文味”。例如:

    扎实的朗读指导。上课伊始,张老师让孩子们齐读课题。学生平淡地读了一遍,张老师说:“这不是读课题,这是念字。读课题不是这样的。我帮帮你吧。”随即,在课题中“自己”和“别人”的下面加上了着重号,让学生再读。然后,老师问:“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你信吗?”学生摇头。老师在标题后加上一个问号,让学生试着读出感觉。接下来,张老师又说:“作者到了德国之后,看到了那里的情景,他信了。不仅是信了,而且是由衷的发出了感叹。”在课题后加上了一个感叹号,让学生再读课题。平常不在意的课题朗读,张老师教了出语文的味道。

    精彩的词语教学。张老师先在课件上出示2幅图,分别配上文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问:“这两个词语都是写花的,但是写花的角度是不同的。哪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辨析,一个是写花的数量多,一个是写花的颜色多。接着,张老师出示两个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看!(           )”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姹紫嫣红——看!(           )”

    学生扩词说话,说一句可以,说两句也行。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姹紫嫣红——看!有的粉红似霞,有的热情如火,还有的洁白如雪,这么多花连在一起,汇成了一条条彩带。

    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看!这些花连成一片,就像花的海洋,那扑鼻的香气,差点把人醉倒!

    从视觉通感到了嗅觉,多么美妙的发言!正是张老师巧妙的设计,在这么有难度的扩词训练中,才生成出这样的精彩。

    巧妙的表达迁移。课堂结尾,张老师出示了自己写的文章《行人在马路上乱跑》,介绍了威海行人过马路的独特风景,文章最后留下了空白:“我忽然发现了一种‘美丽’——(           )。”让学生讨论,在结尾填上一句感悟。老师并没有把季羡林先生说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哲理作为教学的终结,而是拓展迁移,让孩子阅读了课文后,学习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抒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从内容的理解,走向了表达的迁移。

    赵昭老师——感受,理解,积累

    感受。学生开始还是较拘谨的,赵老师讲解了“山阴道”的典故,现场吟诵王献之“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感情饱满,抑扬顿挫,一下子使学生的心情放松起来。

    理解。词语教学,赵老师与张学伟老师的处理又不一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的理解,赵老师采用了“看图猜词”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猜出两幅后,赵老师又出示了第三幅图,让学生来判断这幅图可不可以用“姹紫嫣红”来形容,从而进一步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莞尔一笑”一词的理解,采用了“看词选图”的方法,逐步出示了四幅图——“大笑”、“冷笑”、“苦笑”和“微笑”。学生猜的是笑声一片。判断出“莞尔一笑”的图片后,赵老师继续深入,问:“你觉得是这个笑容美呀,还是花儿美?”学生又是一翻争论。对词语的理解,对文本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升华。

    积累。在熟读语句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试着背出语句,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与赵老师商榷的是,上课开始出现了10个学习任务,感觉有点不妥,不说学生会一下子吓蒙了,就是想记住这十个任务,恐怕一时半会也不容易吧。

    邹敦怜老师——大视野,学写法,练真功

    大视野。上课开始,邹老师共了六分钟时间,带领孩子们了解德国,了解德国的面积、人口、人均收入,认识德国的艺术家,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文的讲读中,邹老师大胆舍弃,重点引导学生读懂“最美的风景就是(人)”。

    学写法。教学中,邹老师引导孩子归纳出本文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技巧:一是重复句型,加深印象;二是描景;三是想象;四是感动。

    练真功。课堂上,邹老师设计了小练笔《欢迎你来杭州》,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杭州旅游儿童大使,向远方的客人介绍杭州。用上本课学到的修辞方法。为了降低难度,邹老师出示了台湾孩子的作品《欢迎你来台湾》:“欢迎你来台湾!/台湾有很多山地,/绿油油的山区,高大的树木自在生长。/许许多的原生动物,把这里当成家园。/当你来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来到美丽的生态园。/山地里住着原住民,原住民歌声好,爱跳舞,又非常的热情。/来吧!来亲手烤一串香香脆脆的山猪肉!/来吧!来品尝刚采下来的甘甘甜甜的野生香菇!/来吧!一起喝一杯原住民自己酿造的小米酒!/欢迎你,来台湾!”

    百度一下“邹敦怜”,你会发现邹老师不仅是台北的一位语文老师,更是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做邹老师班上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吧。

    (江苏省  孔令权)

     

    学员课评

    这里的“天籁”静悄悄

    ——听王崧舟《天籁》有感

    身未动,心已远,回首一天的观摩学习,收获颇丰。最震撼我心的莫过于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天籁》,所得感受,如繁星闪烁,不停地在内心深处闪耀着;似清泉汩汩,静静地,悄悄地,浸润着你我干涸的心田……

    一、荡气回肠读“天籁”,百转千回共精彩。

    一篇国学经典,演绎经典传奇。生僻字、难读字、异读字是读文时首先会遇到的问题。一开始,孩子们跟着王老师读,老师一句,学生一句,老老实实地读,规规矩矩地读,踏踏实实地读。恍然间觉得,此刻仿佛置身于古时私塾,先生执书卷与戒尺,学生亦摇头与晃脑,书声穿越林梢震响山谷。风景在走走停停之间,王老师领着孩子们读古文,遇上古今读音有异的“夫”停下来作解“此为语气词,念第二声,再读。”遇上“畏佳(音wéi cuī)”,停下告诉学生这是个异读词,“邪”作为语气词念“yé”。一张一翕,字字巧妙;同桌轮读,一动一静,句句饱满。听课老师也跟着在书上做批注,也跟着王老师轻轻念,整个会场形成一种玄妙的力量,回肠荡气、层层叠叠、步步推进、百转千回地读《天籁》,那是一曲亘古流传、撼人心腑的天籁之声。

    二、汪洋肆意品“天籁”,纵横捭阖真自在。

    王老师带着孩子们发现,文中有一种声音写得特详细,特有趣,那便是“地籁”。风至则“地籁”发声,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孔窍也随之怒吼起来。“众窍”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学生发现此句特别之处,洞察庄子善比喻利排比,汪洋肆意地读,纵横捭阖地读,“排比呀排比”,与庄子的文字一道临风起舞。而“地籁”之声则像“激者、xiāo者、叱者、吸者、叫者、háo者、宎者、咬者”。又是一串排比,孩子们憋着一口气,迅疾读来,在课堂上营造出密不透风之气势。这些声音,时而像湍急的流水、时而像细细的呼吸声、时而像放声叫喊、时而像嚎啕大哭,前面呼呼响起,后面呼呼应和。

    三、玄之又玄会天籁,心间一朵莲花开。

    何为天籁?何为地籁?何为人籁?因着风与众窍而发声为地籁,因着比竹而发声为人籁,唯天籁,虽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

    王老师请孩子们去体悟感受生活中有哪些是天籁,孩子们举例来说,有“雨天的滴滴声”、“花开的‘哗哗’声”、“小猫的‘喵喵’声”、“狼的嚎叫声”,王老师对生活的诗意的捕捉,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美好和国学的魅力。

    是啊,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领悟和体会。亦如花开,只随风轻轻摇曳,花香或浓或淡,只有风儿才懂;而花的心事,怕只有花儿自己才能懂得。正如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王崧舟老师在《天籁》中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追问,更是如此,值得我们一生倾情,一生深思。

    的确,这里的“天籁“静悄悄,你读懂了吗?

     

     “千课万人”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观摩会听课随感

     

    有幸在四月初来到钟灵毓秀的杭州,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究观摩会,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第一天的听课学习,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急切地与各位同仁分享我的一些浅知拙见,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很喜欢李玉贵老师执教的《蝙蝠与雷达》,她课前预设充分,课堂上时刻关注培养孩子做一个自主的读者,引导学生学会疑问、探问、质问、追问,学习做笔记、读出重点,学会用弧线、线段、箭头表示蝙蝠可以探路的原理,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李老师再出示一系列的蝙蝠探路原理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老师的点拨的方式,层层深入地理解蝙蝠探路的原理。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用对比读的方式,体会关键词在表现蝙蝠本领当中发挥的作用。“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李老师“孩子们要学会问问题哦,不要怕笨的问题,笨的问题问完了,就能问出聪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课文中,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和启发!

    长篇小说的阅读,常常让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很是头疼,文章的开头缺少引人入胜的情节,孩子们读完四、五页书后就弃书而逃。张祖庆老师的课《当电影遇上书:走进灵犬莱茜》偏偏从小说开头入手,让学生默读小说开头,思考:莱茜在村里最出名的三点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抓关键词概括课文。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交流从小说开头可以捕捉的重要信息(地点、人物、线索),和学生一块总结“梳理关键信息,读长篇小说”及“怎样读懂一部长篇小说”的学习方法。然后,张老师让学生默读一段重要的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重要信息有根据地推测这本书后来可能会写什么?再引导学生默读书的内容提要,交流你猜到了什么?没猜到什么?此时,孩子们自主读书的愿望被激发,猜测引发了孩子们的主动质疑、思考,猜测正确的满足感,猜不到的急切感,让孩子迫不及待地悦读小说。这样教学环节的设计,实在妙哉!更妙的是,张老师引导学生将猜测进行到底。两段莱茜逃生影片的放映,让孩子们把脑中比较抽象的故事人物和情节变成眼前具体的、感人的画面,在不公布剧情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大胆猜测小说和影片接下来的情节,孩子们对这本书、这部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我想读,我要读,我不能不读”的愿望。

    庄子的《天籁》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那样的晦涩难懂,可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我感受到的是孩子们从一窍不通地读,到似懂非懂地读,到读懂后兴致勃勃地读,饶有兴致地读,带着丰富想象地读,再到个性化、有庄子文字味道地朗读。美哉!妙哉!孩子们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在地籁、人籁、天籁中游走,一块探究庄子自己最喜欢三籁中的哪一籁。最后,王老师以一曲自己读庄子感悟的吟唱诗,引领孩子们感知庄子乐逍遥的情怀。

    张祖庆老师执教的《渔夫的故事》一课,从俗语“山歌要唱,故事要讲”展开。张老师告诉孩子们,“我把这篇长长的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用三个词语概括,第一个词我索性告诉你们,是'规矩'。什么规矩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大胆质疑:为什么如此贫穷的渔夫只打四次网?进而给孩子解释许多故事中“一波三折”的情节规律。接着,张老师告诉孩子们“课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可以概括中间部分的内容,我找到了,你们也找一找,把它圈出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恩将仇报”,张老师让孩子们结合故事解释“恩将仇报”的意思。然后,张老师又引导学生读课文的最后部分,自己用一个词准确概括故事的结局。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张老师的由扶到放,孩子们也习得了抓住关键词、搭建故事框架的方法。“山歌要唱,故事要讲。”故事光有框架是不够的。张老师由此生发,继而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哪个情节、细节要讲清楚?”从孩子们交流的“渔夫智斗魔鬼”情节和“魔鬼狰狞的外貌”说开去,感悟作者对魔鬼外貌从大致到具体描述的写作特点,进而让学生在故事中走进魔鬼,补写渔夫和魔鬼的对话,体会两者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课堂结尾,张老师抛出“魔鬼有没有底线?”的话题,引发孩子们思考、讨论,老师再出示原著中的结尾,大逆袭的结局,出乎孩子们的意料,继而张老师提出“为什么民间故事和童话很多都选择原谅?”结束了整堂课,将课堂延伸到无限宽广的阅读和思考的维度之中。

    赵昭老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开课伊始,赵老师就罗列出这节课要学生完成的十个任务,从“知道文中作者是谁”开始,到“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让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这堂课我要做什么?继而带着孩子们读批注,知道作者;通过图片对比,知道“姹紫嫣红”和“花团锦簇”的意思,品读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引入孩子们熟悉的浙江会稽“山阴道上”,告诉孩子们“应接不暇”的出处,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再带着这样的理解品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三句话;老师直接给出“莞尔一笑”,引导学生看图、辨别哪张图片是“莞尔一笑”,了解什么是“莞尔一笑”。赵老师再以“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莞尔一笑”为谜面,让孩子们猜谜底,学生不约而同想到了“耐人寻味”的谜面。“到底是什么这样的耐人寻味呢?”赵老师继续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滋有味地读出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缓缓音乐的感染下,情感之流也汩汩流淌。于是,本文的主旨就在这汩汩中显现出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邹敦怜老师执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从引导孩子们了解德国的土地面积、人均收入、美好的人和事物开始,拉近遥远的德国和孩子们的距离。之后,邹老师重新排列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文字排列,让学生一个词一个词慢慢读,认真读,体会文字中的描景、想象、感动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的作用。接着,邹老师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读悟课文,感悟季老先生的爱国情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课文主旨和“最美的风景就是人”的观点。之后,邹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旅游儿童大使,向大家介绍杭州。从让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事例中引申开来,组织学生观看外国人来台湾的影片,让学生交流你看到的外国旅客和人的互动细节,再到读邹老师学生笔下的“欢迎你,来台湾”。有了前面影片的具体呈现,同龄人范文的示范,相信孩子们的笔下定会流淌出杭州好,君非来不可的《欢迎你,来杭州》。

     

    (江西省    腼)

     

     

    获奖信息

     

    学员课评奖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中心小学  姜美华

    精彩短信奖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回民小学           

    浙江省象山县定塘中心小学            屈敏梅

    幸运奖

    江西省南师附小一部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      季海影

    金点子奖

    安徽省滁州市湖心路小学              刘明分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

  • 【上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月8日互动专刊 【下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4月7日互动短信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