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月8日互动专刊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4-16

  •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月8日互动专刊

    专家课评

    海峡两岸的清风

    ——感受李玉贵执教《蝙蝠和雷达》

    李玉贵老师的课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置身课堂,仿佛海峡彼岸一阵清风徐徐吹来,给人另类的感觉。她的课不做作,不张扬,朴素恬静,真切自然。没有煽情的言辞,没有炫目的课件、动人的音乐,也没有学生小手如林、争先恐后的场面。一切都是那样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绝无许多公开课常有的热闹和感动,但却正是这样的课引起了我们更多的冷静思考:我们的语文课的着力点在哪里?怎样的“新常态课堂”才能真正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切实有效的引领呢?

    从李玉贵老师的《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的执着的思考和追求。

    一、 重视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精神的培养,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独立自主的思考探索的能力和品质。也许,听课的老师大多不会想到,李老师的课是这样开始的,没有常见的引人入胜的导入,没有对预习后课文内容的众说纷纭的回瞻,开门见山的是让孩子对文本阅读后发现了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直接就把学生推到了思考探索者的位置,成为阅读文章的主导者。这一步很有难度,出乎学生的意料。因为缺乏平时的历练,所以很多孩子开始并没有问题,即使勉强所提的问题也都是文本已直接告诉的问题。如:人们为什么从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启示之类,并不是真正不解的问题,真实的问题。于是李老师顺学而导,启发学生思考“我想进一步思考点什么?真的是那样吗?有没有其他可能?”并以身作则,做了示范:我读文章第一段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两个亮点?为什么是一红一绿两盏灯;然后再让孩子阅读文本提出问题。之后,孩子们也渐渐的学会了去思考,提出了诸如“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谁最先注意到的”等较有价值的问题。

    除了学生自主阅读提问,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富有思维含量的训练还有很多。例如,在学习第七段时从文本中找出关键词语来概括蝙蝠夜行给人类带来的启示。对课题中‘和”字的比较解读,全篇内容的图表式解读练习以及“文本1到6段,可以不可以写吗”的思考阅读等。

    二、关注全体,让课堂成为学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李玉贵老师的课堂,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努力营造一个“润泽的课堂”,让学生安心轻松无拘无束的分享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发展。他关注的不是课堂的亮点,而是“卡点”——学习在哪里没有发生,哪些小孩子还没有在学习……

    他关心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学习中有困难的孩子,例如,学习中对立刻举手、思考后举手和始终不举手的,是这样分别对待的:

    立刻举手的——别着急。书要细细读的。

    思考后举手——你请坐,我相信你会了始终不举手的——想对想错没关系,只要你在努力思考,慢慢来。

    在教学过程中——他经常让同桌和同桌喃喃絮语,小组和小组之间轻声对话,不仅交流自己知道的,也交流不知道的,解决不了的。

    正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关注着每个人的成长,实现了一起学习,互相牵手,共同成长。在课上,有一个细节可以证明李老师对营造共同体的悉心细致。当一个学生起来发言,她要求每个学生转过身看着她,倾听她的发言,之后又特别表扬了在盯着专注倾听,离她最远的角落的学生。

    三、紧扣文本特点,关注学习方法的启迪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篇课文教什么,从文本看,主要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的。《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的特点在于文本的科学性和说明性,具体表现在,思维判断的严密,语言表达的准确清晰上。因此李老师的教学重点紧扣了这一文本特点。引导孩子,着重去感受理解文本语言的精准和表达的有序,及所述内容的逻辑联系上,而不是文本所叙述的实验过程与所介绍的知识。

    总而言之,李老师的课别开生面别具匠心,给新常规课堂的构建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然而毋庸讳言,因为借班上课,针对一个陌生的班级,仅仅通过短短40分钟的课堂,要有效实现她的求索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具体说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的问题,例如,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和适应,对教学内容的精选组织,还可以改进提升。而这也应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江苏省  王中敏)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三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教学观后感

    4月7号下午,先后听了张学伟、赵昭、邹敦怜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真是“花团锦簇”,各有其美,耐人寻味。

    一、思路新奇。一堂课需要好的切入口、妙的突破口,需要有序合理的结构,要简洁明了。三位老师在对文本创造性的研读之后,结合师生的情况,对整体框架和流程都作了大胆而富有新意的设计。

    本文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作者留德十年、历经四五十年后重返德国所见到的一种生活现象、一种德国人独特的民俗风情,也是作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生活感悟的基础。张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一文眼——课题,作为本堂课教学的主要线索,做足了文章:导课从课题入手,指导读好课题的同时,找到全文感情的基调。最具匠心的是在进行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学习的时候,分别把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加在第二、第三、第四段之后,单独一段,且有意不加标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本段的内容和情感,补上标点。每加一次标点,学生对文本内容与情感的理解随之加深一步。这等于对每一自然段进行了二度创作,它既紧扣文眼,又串起每一段的教学,删繁就简,层层推进,一唱三叹;同时,还可以集中课堂有限的时间指导朗读,极高明地避免喋喋不休的设问、追问和对文本支离破碎的解读。

    赵老师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出示了10条学习任务。凡是学生已经掌握的,老师舍弃;其它的任务,并非按部就班一个一个解决。赵老师最大的创意就是,把教学任务全部融入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莞尔一笑”“耐人寻味”这5个重点词的学习之中;而学习这5个重点词时,教者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融会于整个文本语境中。5个词如纲举目张,带动对重点段第三段和两个重点句(其中之一是包含文章主旨的句子)的深刻理解,重点十分突出,任务十分明了,待5个词语学习完毕,开头出示的教学任务也基本大功告成。真可谓别出心裁,简约不简单,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邹老师是将这节课分为四个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板块进行的:第一,图文并茂地介绍德国的地理位置、经济等情况,还与中国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德国其它一些美好的东西及科学文化艺术方面的名人;又介绍了季羡林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在宽广的视野中引入对本文的学习。第二,精心挑选两个精彩语段,指导学生朗读,提炼出两种值得借鉴的表达方法:一是描写——想象——感动的写景方法;二是重复的修辞方法。第三,精心设计6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看似比较传统,但师生对话还是比较开放的。第四,由读到写:播放旅游视频,出示学生例文,引导学生当堂写作(没有写完)。

    二、有“人”有“言”。所谓有“人”,即体现为学生成长而教。《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就意味着语文学习呈现给儿童的应该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旅行,而不应是一种机械的操练。文本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具有直接的影响,语文课不能见“言”不见“人”。三位老师虽然在本文的“道”上着墨不多,但都有渗透,方式、方法和程度略有不同。张老师这样设疑:除了花的美丽没有改变,主要是什么没有改变?(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最耐人寻味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每家拿出几盆花,收获的却是“花的海洋”等,润物无声。赵教师则通过图片和文本,让学生比较:是花美还是人美?进而让学生思考:到底什么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什么不说“别人为我,我为别人”?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3个“家家户户”和6个“都”,含而不露,点到为止。而邹老师,除了让学生感知德国人种花的独特风情外,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而后,作者进一步问:作者喜欢德国的环境吗?当他经过四五十年回到德国,还想到当年的思乡之梦,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所谓有“言”,即学习语言是本质。《课标》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突显“综合”、落实“实践”?张老师和赵教师共同的一点做法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以朗读为主要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活动方式,以读代问代讲,一堂课书声琅琅,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张教师在读的方式方法、层次安排上可圈可点,别具一格地朗读课题之后,共安排三个层次的“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疑问;第三自然段读出惊叹;第四自然段读出沉思。赵老师则重点引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以词带出句与段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背后的意蕴,轻松而无痕地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语言运用上,邹老师精心创设了鲜活的情境,播放一段旅游大使视频,并拓展她一个学生的例文,使学生当堂练笔水到渠成。张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即:发现一个小小的现象,表达一段深深的感悟,简而言之为“现象加感悟”。继而出示了自己的一篇下水文,让学生阅读时补上3个标点,把结尾补写完整。如此“组合阅读”,将自己的文章与大作家的文章进行对照阅读,构建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三、有情有趣。有趣,要求教学活动有趣味,学生学得兴趣;有情,要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披文入情动情。“把哪些地方强调出来,表达一种赞叹?”“从字里行间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读时就在那个‘地方’停一下,你知道‘那个’地方“,张老师就是这样有情有趣地指点朗读的;在处理某一朗读难度较大的语段时,张教师故意“反面”示范朗读,学生自然心领神会,读得意味深长。赵教师通过猜词和猜图的游戏活动,多次利用图片和文本语境,帮助学生轻松扎实、趣味盎然地理解了几个重点词的意思及与其他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这是赵老师本课词语教学最亮的美点。当学生朗读感觉不佳时,他即兴吟唱了古韵十足的王献之的诗,情深意切,妙趣横生。邹老师最后一个板块的设计,也是充满情趣,引人入胜。三位教师都能真正放下架子,语言幽默风趣,关注每个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对他们的需求持续关注,营造了和美愉悦的学习气场。

     当然,也想借此对观摩课提一些自己的想法,作为常态课堂,一定要多考虑学生的学情,目标不要定得太高,程度不要教得太深,设计不要填得太满,技术干扰不要过多,“以教为主”的教学形态尽量少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活动要尽量多些。我们要陪伴儿童慢慢走,静静想,从容地欣赏语文路上姹紫嫣红的美丽风景,并带着对更多风景的美好期待徜徉在语文的花海之中。

    (安徽省  闫玉良)

     

    特殊的文本  特别的演绎  特有的风格

    ——薛法根老师《谈礼貌》一课赏析

     

    《谈礼貌》是一篇比较特殊的说理文。特殊之所在,不在“说理”,而在说“事”。什么事?礼貌之事。礼貌属于品德、道德范畴。这样的文本,是具有危险性的。危险性在哪?很容易使教学“出轨”,即容易犯“路线错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实际教学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有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的吗?《谈礼貌》这样的课文,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今天薛老师的课堂演绎,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不但没有把《谈礼貌》上成思想品德课,反而比语文课还要语文课。

    《谈礼貌》一课,大致分为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识字写字板块。由小篆的“禾”扩展为小篆的“兼”,再由“兼”扩充到“谦、嫌、歉、赚、廉”,并让学生上黑板书写,同时,概括出识字方法:字根识字法。第二个板块,理解、记诵古训、俗语。先理解、记诵文内的: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再理解、记诵文外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钥匙等。第三个板块,课文的学习。第四个板块,拓展学习。学了课文之后,教师补充了一个类似于“问路”的“买布娃娃”的故事让学生再作学习。第五个板块,课堂练笔。

    识字写字是语文,理解、记诵是语文,课文学习和拓展学习是语文,练笔更是语文,因此,整个课,一切皆“语文”。这是演绎的特别之一。

    演绎的特别之二,是教法的独特性。

    譬如,关于课文的学习。有四点独特:1.课的进入——言简意明。“作者和别人谈礼貌的目的是什么?”在学生作出回答并板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之后,教师即刻让学生读课文划出讲礼貌好处的句子(共4句),入课非常简洁,但言简意明。2.课的展开——顺畅严谨。根据学生的概括,教师在屏幕上呈现“这正如‘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等四个句子,让学生作朗读、比较;然后话锋一转:这样跟人家谈礼貌行不行?于是,在教师的“说一万个道理不如举一个例子”的提醒和引导下,课自然到了学习“问路”“踩裙”“理发”三个事例上;而在学习了“问路、踩裙、理发”三个部分之后,教师又以“为什么要用这三件事来谈礼貌”之问把课引向深入;及至到后面的对课文学习的小结,整个过程一步步走来,是极为顺畅而又严谨的。3.课的深入——精致闪亮。这里,有两个做法特别值得一提:一是让学生用笔将三个事例中有礼貌的词语画出来并作交流。在教师的“逼迫”下,学生讲了很多礼貌用语,如请、您、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不怪您、幸亏您、不用谢、麻烦您了、请您帮个忙、打扰了、不好意思、很抱歉等,这写礼貌用语有课文当中的,但更多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说出来的。这既是学习的拓展,也是对学生礼貌的熏陶;二是对课文“为什么要用这三件事来谈礼貌”的深究,从而得出“人人讲礼貌、事事讲礼貌”这个结论。这是把说理文的学习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4.课的总结——入理人境。在学习了事例之后,教师又重新回到课文中讲礼貌的四句话(道理)上来,并且让学生对照事例加以概括(讲道理的方法——引用、比喻、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只举实例,不讲道理,文章就不深刻;只讲道理,不举事例,文章就不生动。至此,课文的“理”有了,课堂的“境”高了。

    再譬如,关于拓展学习。课文学习之后,教师补充了一个文本,即“买布娃娃”的故事。这个由课内引向课外的补充,不只是研读了一个语言材料(当然,对这个语言材料的研读,也无疑是对学生的言语训练),更主要的,是强化了课文的主旨,让学生的认识和品格得以升华。如果说课文学习之后学生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这个主旨还处于感性阶段,那么,补充学习便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到达了理性阶段。

    还譬如,关于课堂练笔。课堂上有练笔,这不稀奇,稀奇的是薛老师的这堂课安排了两次练笔,而且,不仅有练笔,还有交流评改。两次练笔的角度又有不同,一次是练“代说”(代小姑娘说有礼貌的话),一次是练“劝说”(劝小青年怎样做有礼貌的人)。显然,两次练笔是有层次的,即后者高(难)于前者。更有价值的是,这样的练笔,不只是“纯练笔”,还有教育性(对学生有礼貌的言行的强化)在里头。这便让“练文”和“练人”得到了统一。

    总之,文本特殊,课堂演绎特别。薛老师不一般!

    其实,这个不一般,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你看薛老师这个人,多么风趣幽默:当学生说“现人”(与“古人”相对的“现代人”)时,薛老师吃惊地说:“‘现人’?那是间谍。”当学生说“金钱是没有意义的”时,薛老师评价说:“金钱也是有意义的,不然,我们挣钱干什么?”当学生说“金钱不是万能的,礼貌才是万能的”时,薛老师纠正说:“礼貌也不是万能的。”甚至当学生说到或写出一句比较精彩的话时,薛老师会让学生一读再读,并说:“重要的要话一定要读三遍。”课堂上,这种风趣幽默的话语俯拾即是,贯于课的始终。但是,我要说,这种风趣幽默的背后是机智,是睿智。这种机智、睿智,不是一般老师所具有的。也正是这样的机智和睿智,才使得薛老师的课有了一种绝对的开放性和开阔度,有了笑过之后的灵魂触动和美好回味!

     

    (浙江省 章师亚)

    说理文教学,也可以情趣悠悠

    ——评薛法根《谈礼貌》一课

    在小学阶段,多样的阅读文体为学生的学科素养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每一种文体都有属于自己独有的鲜明的文体标识,这就对师生的教学行为有了某种“规定性”。教学不同的文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无疑应适时变化。《谈礼貌》是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说理文。一谈到说理文,我们脑海中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论点、论据、论证”那些根深蒂固的记忆。但这节课里,薛法根老师把握避免了对小学生讲许多术语,却深入浅出,为儿童喜闻乐见地进行了说理文文体特点、结构、语言特色的教学,根据鲜活的学情,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把相对枯燥的说理文教得情趣悠悠,意味深长。由是观之,薛老师的教学艺术真给人以炉火纯青的感受。

    一、 重视语文本体的落实,处处“给力”

    课始,薛老师与学生聊“兼”字,老师先是写出“兼”的象形字,让学生找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并一一由学生写在黑板上。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兼”原来是字根。字不是一个一个认的,可以用“字根认字”的办法一串一串地认。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却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扎实有效。因为从加偏旁的一组词中,如“歉”“嫌”“谦”等等,都与礼貌有着一定的联系。根据《谈礼貌》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薛老师又自然地让学生识别了古训、名言、警句,这些重要的汉语言形式。活学活用这些语言形式,义正是这篇课文的特点之一。所有这些,老师都仿佛信手拈来,但让课堂的“语文味”浓浓的,学生很是受用。

    二、 交代清说理文结构,隐隐着力

    薛老师引导学生精准把握说理文的文体特点,恰如风过草地,不着痕迹。小学生之前学的大多属记事文,基本结构自然是“起因”“经过”“结果”。这与说理文自然大不一样,因此,让学生认识说理文的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薛老师避开术语,在学生的比较读中,师生聊出了课文结构的主旨是讲“礼貌”的重要,接着,课文先举实例,再说道理,最后作总结。教师以清晰的板书标出了一幅学生很容易理解的“结构图”。二是在比较读中,又同中求异。三个故事三种情况,“有求于人”“有过于人”“有过于己”这三个故事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故事的对象还有讲究,有古人,有现代人,有伟人和普通人;还运用了“引用、比喻、归纳”不同的说理方法。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在共学中,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在多角度比较中,学生充分地把握了课文的说理结构。

    三、 联系儿童的生活、思想,时时借力

    薛老师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儿童可以接受的拓展,其秘密之一就是密切联系了儿童的思想和生活。三个实例是有序的,在拓展中,学生体会到“没有事不生动,没有理不深刻”。薛老师为学生提供生活中“老人卖布娃娃”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事情中的“理”,从而深刻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礼貌比金钱更重要。”“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礼貌发于内心,礼貌需要一个纯洁的心灵。”……由于老师瞄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地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才让学生在真学中如此出彩。

    四、重视学生的习行和语言,频频得力

    教育家洛克强调,“儿童学习中的两个习惯:热爱求知,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通过实践,学生验证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就鲜活了,书本知识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学生的记忆就深刻了。薛老师很重视学生的学习现场学以致用,充分利用“老人卖布娃娃”的实例,以两处补写小女孩之后,又让学生针对那位小青年开展劝说活动。如就一个对小青年的称谓问题,老师也是有意做作文章,趣意连连。再加上在如何“劝说”上的交际语言运用,渗透了对别人开导帮助,先要自己有礼貌。并引导学生用好说理的三种写法。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充分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成长。

    当然,既然是学生已在学说理文,教师不妨在结课时让学生思考归纳,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从而巩固提升大家对说理文的初步认识,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顺理成章,让学生充分感受说理文的文体特色,让学生学得更明白,为以后的说理文读写打下基础。

    (浙江省  沈小玲

    课堂需要教育理性的回归

    听王玲湘执教《关注就是改变》一课有感

        拿到王老师的教案学习与研究的时候,从提供的资料看,不知道王老师究竟想给我们呈现什么样的文本阅读方略——尤其是非连续性的文本阅读技巧,一直在期待和想象中。直至听完了王老师的执教课,也还是没有搞清楚王老师想通过这堂课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发,或许王老师也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吧。打破语文教学多年坚守的传统,试图以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突破语文教学的壁垒进行跨界的语文教学探索,困惑、迷茫乃至混乱的格局出现也是必然的,毕竟这是课改中的亮点,也是攻坚的难点,需要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和自我批判的精神来面对,更需要自己丰厚的学养和知识结构的多元与综合来做支撑,其挑战性不言而喻。

    王老师给与大会提供的这一堂课试图让学生以讨论社会敏感的话题为切入点来讨论片段化、碎片化、图片化信息的阅读,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去形成学生关注社会的情怀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然而,由于教学内容选材方面的失误,选择了大量的数学统计图作为信息源加以讨论,无意中踏入了数学的教学领地,然而由于王老师数学素养的欠缺以及对小学数学统计知识的不熟悉,导致了在阅读统计图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知识性、常识性错误,连统计表、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名称都搞错了,并且王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统计表、图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超越基础的数学知识,更无从谈起从语文的角度对统计图表的信息用语言文字来进行综合乃至概括性表达的训练了,使得语文课的色彩被淡化,有一种种了人家的地(显得蹩脚而野蛮)荒了自己的田的感觉。

    王老师在课堂上呈现的信息芜杂而多样,思维的跳跃性使得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建构出现了严重的断裂,主题的混乱和多变,乃至知识的错误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如何去整理和建构碎片化信息乃至碎片化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语言的逻辑力量。我们的学生不会好好说话,或者说话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老师忘却了语言的力量来自于逻辑建构的力量而不是华丽的辞藻。近来,现象堆砌、词汇堆砌乃至文章堆砌的现象已成为语文教师显示水平的一个价值追求,这一不良的价值取向使得教师舍本逐末,忘记了语言与思维的内在逻辑关系,忘记了语言的情态,忘记了语言的魅力之源在于生活情趣与事理的理性表达。研究文本及话语主题的浮躁与肤浅已将语文教学引入了歧途。

    王老师的课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她给我们的启发在于从语文角度进行的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的设计乃至学科跨界的资源整合,语文的味道在哪里,语文的功能在哪里,语文的地位何以彰显,语文教师该如何在上述学习的过程中姓语而非它。

    王老师的课堂还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如果离开了学科的灵魂话语和学科术语,学科的思维方式与学科语言素养仅仅靠学生的主体活动乃至教学形式的变化就能实现吗?当下需要认真思考我们的探索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何去达到?创新并不是概念的炒作、词汇的翻新,或者是内要与要素的拼盘式组合,而是思想与技术的系统化思考与表达,创新是理性的探索而不是感性的忽悠。从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痛彻的感受到教育理性是多么的匮乏,教育智慧正在被教育的愚昧、狂妄吞噬。由此,我们需要发出强烈的呐喊,课堂需要重建“教育理性”。以此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共勉。

                                                               
    (山东省  毕恩明)


    不一样的关注,非一般的改变

    ——观王玲湘的《关注,就是改变》有感

    听完了王玲湘老师“关注,就是改变”一课,“当你关注,坚持研究,改变就会发生”王老师这句强有力的课堂点睛句,在我的脑海长久盘旋,回响不断。

    一、不一样的关注

    1.关注非连续性文本,联通真生活

    语文教学在“远处国学经典、近处中外儿童经典读物”两座灯塔的阅读课程体系中,如何让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连接,为生活而学,为未来而教?这是王老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王老师从生活出发,直面社会问题,从困扰北京人生活的“雾霾”开始,选取了社会新闻(视频)、数学统计图表、图文并茂信息图例等多个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关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敏感问题,让学生建立为生活而学的学习观,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力。

    非连续性文本广泛存在于真实的生活阅读中,它常常以统计图表、图示、传单、广告、说明书等形式呈现的阅读材料。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生活的需要、课标的要求,更是现代公民之必备。但是,目前的语文教材还没有相对应的成型的教学内容,很需要我们的教师有意关注,适时补充。王老师的这份关注,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最迫切需要填补的教学空缺。

    2.关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力

    这节课,王老师从单个文本到多文本的组合阅读,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推理信息等阅读策略,培养信息统筹能力,提升阅读能力。

    首先通过 “北京市实时空气质量图表”和“北京地区PM2.5污染物的构成和相关治理措施”两个图例,教会学生用方法提取信息:一看表头、二看标题、三抓关键、四抓联系。在这里,王老师有两个着力点,第一是用示例教抓关键。一例是抓 “空气质量指数214这个数值代表的意义”,另二例在寻找规律时可关注数据图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二是学会从标识找联系,引导学生抓住图中的箭头连接,读懂雾霾的构成和治理措施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建立起数据与隐藏信息之间的联系。

    接着通过多个文本比对阅读,引导学生运用联系比较、推测的策略,在运用提取信息与整合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问题,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并以此为支撑去进行阐释。我们看到学生的阅读思考由浅入深,渐入佳境。有的从“北京地区PM2.5污染物的构成和相关治理措施”和“2005——2010北京轿车年销量条形图”中读出北京雾霾和汽车销售量成正比,说明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罪魁祸首;有的从“2005——2010北京轿车年销量”条形图和“9月1日至12月6日北京雾霾日数历年变化(1961—2011年)”折线图的最高数值走向中发现汽车尾气不是雾霾的唯一污染源。于是,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一起来讨论“1979年为什么雾霾指标这么高?”学生联系生活和阅读经验作出了有理有据的推测:“可能当时用煤很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工厂生产的废弃多”,“可能拆房建房多”。

    从提取开始,相关联系,再整合推论,这样的阅读策略学习与思维发展进程,符合学生对于一个事物或者信息的认识的过程的基本规律。

    3. 关注问题意识,培养责任感

    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本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语言、情感与体验,兴趣盎然地调动已知去探究未知。

    这节课王老师采用“观点交锋”的辩论形式来完成共学任务,让学生从预学单的雾霾问题,引出网络热议问题:“北京人要河北关闭所有重污染企业,大家怎么看?”在开始辩论前,王老师提供了三项阅读材料:“中国钢产量与中国GDP”曲线图,“世界各国使用能源情况”条形比例图,《北京雾霾现象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关系分析》(文字),要求学生利用用非连续性文本做论据证明观点。学生分成“关”与“不关”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理据充分,火花四射:

    生:应该要关。生命最宝贵,没有了生命,要这些GDP有什么用呢?

    生:生命与财富比起来,生命更重要。

    生:不应该关,中国要发展经济,落后就要挨打。

    师:我们的讨论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句号。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的关注在深入,你们从静态的数据分析,到运用事例深入思辨,展开推论;你们从关注冰冷的数据,走向对雾霾防治的探究,这是一种难得的敏锐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课上到这里,居然还没有到句号,后头还有更精彩重头戏——关注信息背后。只见王老师再呈现四个文本:“DDT使用后世界因疟疾死亡人数”折线图,“DDT禁用后世界因疟疾死亡人数” 折线图,《寂静的春天》文段,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颁奖词,让学生重新再思考钢铁厂“关”与“不关”的问题。这时,学生开始犹豫和矛盾纠结了,他们对这个问题开始有了新思考,新想法:也许应该去发明、发现、发展新能源来改变环境,而不是简单地附议关和不关。

    其实,在真实的世界里,众多的生活现象,很多的社会问题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观点与判断截然相反,是非对错各有理据,优劣好坏各有说法。王老师这节课最想教给学生的不是找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渗透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学会辩证地思考,要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这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根本,也是语文改革的重点——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是不仅是语言的理解与想象,更要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

    王老师最后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可能会关注什么?学生纷纷表示会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校园暴力,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玩具安全、食物安全等等。

    培养社会责任感,给儿童埋下一颗“天下情怀”的种子,这是王老师和她的清华附小团队共同的教育愿景——让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系,与学生的生命发生关系。从小埋下的责任担当的种子,成为有责任担当的未来公民。

    二、不一般的改变

    1.课程从本位走向融合

    王老师来自清华附小,清华附小的课程改革很超前,他们打造全方位的1+X课程,试图打破学科界限,实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1”代表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就是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本课教学,王老师呈现的是“阅读+X”的跨学科整合,是以语文为支撑学科的、与数学、科等、社会与品德等学科融合性整合的新样态研究。

    有专家认为,今天,有学习价值的知识往往都超越了传统的分科,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已经无法在单独的某个学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相反,只有靠跨学科的对话,才能获得解答。例如本课涉及的雾霾的产生与治理问题、DDT的使用和禁用问题,需要综合语文、数学、科学等跨学科的知识作为理解及思考的基础。这样的学科融合学习,这样的能力综合训练,正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帕金斯所追求的未来教育的状态:“真正的学习是让值得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融会贯通,只有将不同知识联系在一起,并用于指导实践,这样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2. 能力由单项变身综合

    在信息社会,收集、整理、描述、展示和解释数据,根据多样文本作出判断和预测,已成为公民日益重要的技能。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就是一个跨学科学习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合适的试练场。

    这节课,体现了以语文学科作为多学科整合的支撑性学科的特点,学生有效调动自己的语文、数学、科学等知识储备,综合运用数学中统计的知识语文的表达及交流信息的能力最后形成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有专家分析,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需要的核心素养依次为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合作能力、社会责任、交流技能等。这些素养都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都是综合性的,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

    期待更多的小语课堂能跳出学科的藩篱,有效融合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走向综合功能的语文,为语文打开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3.课堂由封闭转向开放

    王老师的教学分三部分:预学——共学——延学,预学是课前自学,是学习前奏;共学是课堂任务,是教学增长;延学是课后延伸,是持续发展。这样的安排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等先进教学理念,有力地传递了“开放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学导向——学习要自动自觉,学习是不限时空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帕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指出:“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王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诠释和印证了这样的教学理念。

    王玲湘老师说得好:“只要我们对周遭的事物保有关注心,联系着、思考着,本身就是一种改变。当这种力量如同光波或电能,从四面八方传来时,会汇成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力的擎天柱,冲破雾霾,冲向蓝天,到那个时候,谁说,改变不会发生呢?”


    广东  黄莉莉


    指向论辩素养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

    ——简析王玲湘执教的《关注,就是改变》

    认识玲湘已经二十多年,见证了她从省城到京城,从教师到名师,从教研员到校长的全过程;关注了她把激情洋溢在大小课堂上、把钟情贯注到教育事业中、把温情流入学生心中的儿童立场;聆听了她执教的许多课,从《庐山的云雾》到《搭石》到《望天门山》,直至《关注,就是改变》。在寻找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路上,她且行且思。在日复一日钻研教材,月复一月学习教法的同时,思考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把简洁、明快、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的非连续性文本引进课堂,引入语文教学,弥补当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失缺,穿越学科的边界,使得语文与科技结合,语文与数学结合,直接指向学生论辩素养的提升。

        1.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取信息,形成文本内容理解,为思考与论辩做好准备。

    “非连续性文本”源于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指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 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 目 录、索引、宣传标语、广告词、对联、短信、网络跟帖、建议、 辩论词、颁奖词、演讲词、开场白、结束语、串联词、推荐语等组成的文本。这类文本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从阅读现状来看,我国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明显不足。据PISA2009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阅读成绩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首位,其中连续性文本均分为564分,比第二名韩国高26分,而非连续性文本平均得分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上海学生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成绩差异为25分,是参与评估的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别在第三、四学段教学目标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选择了优质的文本,首先引导学生练习提取信息、推断和联结,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第一次读,练习提取信息。

    出示第一组文本,学生获取的信息是:北京的雾霾很严重,雾霾产生的根源,构成,雾霾产生的严重危害,雾霾需要治理。教给的方法是:读非连续文本要抓标题和表头,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还要注重非连续性文本之间的对应。比如雾霾的构成和治理这两个非连续文本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

    第二次读,练习推断和联结。

    让学生建立文本与生活之间,文本之间的联系。教给的方法是:比较,推断和联结。

    有了对文本有效阅读,学生也就实现了对文本内容较为准确的理解,为接下来的思考与论辩做好了准备。

    2.由现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与主张。

    本堂课中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数字,发现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是钢铁厂。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和已有的推断能力来展开一个小辩论:工厂是开,还是关?

    雾霾、空气质量,pm2.5是当下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王老师从学生关心的生活话题入手,引发学生对雾霾的关注。在教师、文本、学生、生活、社会等互动交流过程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当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切己的体察和感受,他们就会有话可说,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的观点与主张就能初步形成。接着老师教给辩论的方法,先阐明观点再进行论述,并用提取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来支撑观点,说明道理。

    3.营造安全的论辩环境,给学生论辩实践的场域。

    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主张。无论“关”与“不

    关”,都可以安全地表达。教师还让相同意见的同学成为一组,并互相交流,使学生的观点得到“精神的同伴”。在同伴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辩论才开始进行。

    我观察到在课中,老师第一次问学生的观点时,认为工厂应该关掉的人数并不多,老

    师体察到有一部分同学其实是同意关,但没有站起来表达的勇气。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很快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当两种观点人数相当的时候,老师请他们拿好学习用品,离开座位,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伙伴坐到一起,先互相交流,为辩论做好了进一步的准备。

    4.通过事例,引导学生辩证思维,开拓指导论辩的实践。

    论辩之初,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单向的,“关”与“不关”的态度都很坚决,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时候,教师出示“DDT”资料,放手让学生阅读,通过对事例的两难分析,提出了一个要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证的思维,要全面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看待问题,不能凝固僵化,不能一点论。此时,学生的“关”与“不关”的态度有些犹豫,对事物的思考走向深入与多元。

    总之,在王玲湘老师《关注,就是改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了合宜的非连续性文本,指导学生练习提取信息、整合,比较,联结,推断,并用辩论的方式来承载学生分析理解的成果,推动学生认知与思维的发展。

    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关注在深入,他们从静态的数据分析,到运用事例深入思考,展开推论;从关注冰冷的数据,走向对雾霾防治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语文能力的发展,更感受到他们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难得的洞察力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确实,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社会生活,打开视野,从价值澄清到价值引领,也是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不也恰恰体现在这里吗?

     (江西 郭爱香)

     

     

    “指向写作”:想说爱你不容易

    ——观何捷老师《十六年前的回忆》所思

    前天下午,我和我的老师山东师范大学的潘庆玉教授一起乘火车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路上,老师问我:“当前,在小学语文界年轻一代的教师中,谁的课比较好?”“何捷。我觉得何捷最好。”我回答的时候几乎没有犹豫。

    近几年听过几次何捷的课,无论高段还是低段,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上得好。在我的印象里,他的课潇洒、大气,教学设计极有创造性,课堂应对机智灵敏,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更重要的是何捷本身学养丰厚,阅读与写作的基础都非常好,深厚的“内功”加上他时尚、幽默甚至带点“顽童”意味的精神气质,使他的教学呈现出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气象。

    潘老师听了我的“忽悠”,在今天中午离开杭州回济南时,还为自己这次来不及听何捷老师的课深感遗憾。

    我是留在会场的,会务组安排我这次的任务之一就是对何老师的课堂教学写一个书面的评点。

    何老师上的是《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用心听完,感触最深的是向来“顽童”式的他,竟然会如此严肃端正的一面。他讲李大钊就义的故事,讲到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讲得是那样铿锵,又那样诚挚,坐在现场,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由他所传递出来的一种舍生取义的勇气与担当,我也看到听课的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对革命者的精神有了切肤的体察。

    “通过教学让儿童了解一段特殊的历史,认识历史伟人的革命情怀,受到精神的洗礼”(摘自何捷对本课设计理念的阐述),就这一点的教学而言,我觉得是成功的。黑白胶片似的课件设计也极具匠心,为课堂营造出肃穆的历史感。

    但是,这决不是本堂课里何捷老师要着力表现的教学点。在设计理念中,我刚刚引用的那几句话前面还有一个词——“同时”。也就是说它是被附带完成的任务,而主要的教学目标,何老师是要“将文本当作儿童学习‘回忆录’这类特殊文体的学习样本,了解文体样式,探寻写作密码,开拓写作路径,为课后能够真实参与回忆录文体写作做准备。”

    我没敢问,这是不是一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我害怕他说是。我情愿他是一次把课文文本当作“例文”的偶尔为之,或者说是尝试了一下把课文文本当作写作指导材料。这里面的区别是,前者已然把“写作”当作了阅读教学主要的目标与主导价值追求,而后者只是读写结合的偶尔尝试。

    最近几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或者称“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带着石破天惊的革命式的气势已经在小语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最先开始关注并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的是王崧舟老师,而反响最大甚至引起争论的是管建刚老师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

    众所周知,这背后的理论基础是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出的“言语生命动力说”。大家都知道潘新和先生是研究写作的,说来也巧,我除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也在学校里教过几年“写作”。从一个写作老师的角度看,我完全理解并认同潘先生的“言语生命动力说”,我知道,他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哲学的高度,把它作为“人确证自己存在的方式”并以此来观照写作与语文教学的。其实,在语言哲学的视域下,语言不仅仅是单纯的思维与表达的工具,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系统,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符号系统。

    但是,我对这个理论进入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之后所产生的实践却一直心存忧虑。在我看来,声称自己是“指向写作”或“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课,往往并没有真正实践潘新和教授“言语生命动力说”的精髓——致力于培养“有思想的立言者”,而是把一种对生命哲学语言哲学的思考降低为形而下的写作技法层面的零打碎敲或者机械操练。更让我不安的是,潘新和教授似乎对此也并不介意,大概他是觉得无论如何,只要指向了写作就好。

    先不说阅读教学是否一定要指向什么,先说在目前的“写作本位”导向的课上出现了哪些问题。

    回到何捷老师今天下午的课上来。何老师想把《十六年前的回忆》当作一个例子,让学生以此了解回忆录这一文体的特征与写作方法,为课后写作回忆录做准备。安子老师在现场就提出,回忆录不是孩子目前应该学习写作的内容,他们远远还没到开始回忆的时候。我没有与何捷老师交流,只是暗自揣测,以他的精灵古怪,没准真能在课后以游戏的方式写作回忆录,比如“回忆我的小学生活”“回忆我的一年级”等等,若是如此,也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写作。

    问题是他在课上当作教学重点要传递给孩子的写作知识,很可能不准确。比如,他讲到串联故事碎片有三个方法:“首尾呼应”“时间线索”“我的在场”。为了讲明“在场”的意义,何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事情已经过去十六年,作者在写回忆录时却能够清楚的写出那么多的细节?”讨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的回答是:这是作者“亲闻、亲见、亲历”的。所以,写回忆录很重要的条件是“亲闻、亲见、亲历”。

    听到这里,我们无法不追问的是:“亲闻、亲见、亲历”的事就能清楚地记得所有的细节吗?显然不是!十六年过去了,作者亲闻、亲见、亲历了多少事,一定有许多事已经忘记了,模糊了,那么为什么关于父亲遇难前后的记忆确是如此清晰?无疑,那是深深烙印在作者心上的记忆,那是刻骨铭心的痛与爱的记忆。把细节写的那样清楚,也未必是写作者刻意为之吧,当她提笔时,记忆里的画面就清楚的浮现上来了,她只是将它们细细地说出来,在那些细节里也一定安放了她诸多难以言传的情绪。

    已经设及到了关于写作的本源性的问题——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精神过程,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中,我们能教的有哪些,不能教的又有哪些?

    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也回答不了自己的问题。但是,我的写作经历告诉我,写作的密码一定不是一些机械的套路或者方法。我对“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倾向的忧虑也主要在此。

    指向写作,不是僵化地指向写作方法,或者表面的技法分析,它应该关注的是立言的精神,立言的动力,经由写作,学生要达到的是确证,是发现,是自省。

    忽然想起,何捷的课是在原带班老师已经教过的基础上的,这是他刻意为之,他是在常规的阅读课完成之后,又利用课文做了一个写作指导。这样想着,我倒是安心了不少。

    补充几句。我完全理解“写作本位”的阅读观,我相信,潘先生和管老师等通过写作,看到的是语文的全部,甚至世界的全部。这样说来,“写作”其实是他们观察世界、观察教育的角度甚至是他们生命存在的方式。

    想到关于“哲学是什么”的讨论。冯友兰认为它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道理”。金岳霖则认为它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偏见”。可以说,每一个哲学家都有一个成见,都有一个偏见,他是用其他的道理来证明这个偏见是正确的。每个哲学家,都是一种片面的深刻,道理与偏见没有绝对的界限。

    由此打量教育:每一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主张,是不是也都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我相信每个人都只能通过一个角度与世界发生联系,否则就永远是一个旁观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最终能看到的,都是世界的全部。

    但是,角度就是角度,不要把角度当成世界,更不要把角度当成全部。

    (山东  林志芳)


    给语文教学留下财富

    ——评何捷老师教学《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

    何捷的文章,新锐、畅快、生猛;今天中午第一次碰面,见何捷个子虽不是很高,但身材魁梧,给人威猛之感;下午第一次现场观他上课,感觉选题大胆,执教气势如虹。文、人、课和谐一致,聪慧、大气,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今天教学《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也是这样,给正在向深水区进发的小学语文教学留下来不少珍贵的财富、值得研讨的话题。

    一、读写结合的新成果

    读写结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古人虽然意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的认识还是直觉的、经验的,还没有深入到理性的、规律的层面。叶圣陶等人的研究、丁有宽等人的探索,都还不够具体、系统、深入。在实践层面,对于读与写的结合,一直存在三个偏向:一是自然式,读多了自然会写;二是机械式,读什么写什么;三是随意式,随心所欲结合。

    作为新生代名师,何捷勇敢地把写作这块语文教学最难啃的骨头作为自己的攻坚对象和研究重心;作为全国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游戏作文”和“百字作文”的创始人,作为小学语文界习作教学的领军人物,何捷绝不会放过读写结合这个重要的问题。《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的教学就是他奉献给“语文新常态课堂”、奉献给读写结合的新成果。

    何捷对传统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进行了创造性的课程转换,他以这篇老课文作为探索读写结合新路的样本,作为学生学习回忆录这种特殊文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以写观读、以读悟写、以写促读、从读学写,试图构建一个读写一体化的新体系。教学的方略是让学生在读者和作者这两个身份之间来回切换,由于身份不同、视角不同,学生的感受和心得就很奇异、丰富,就能在已经学过的课文里增加新的认识,在熟悉的风景里发现别样的美丽。

    整个教学由“漫谈回忆、认识回忆录”、“再读课文、沉入‘十六年前的回忆’”、“跳出文本、准备课外实践“三个流程构成,体现了读与写、知与行的深度整合、自然接合,教学始终注重语文课程本体意识、彰显文本特点、指向文体特色。以“再读课文,沉入‘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环节的教学为例。何捷老师可谓用心良苦,新意多多。首先是自读,教师介绍历史题材回忆录的必备条件——亲闻、亲见、亲历,品质标准——清晰、完整、真实,鉴赏要点——细节、情节、气节;在此基础上教读,通过“亲闻、亲见、亲历”三个板块,带领学生聚焦细节、紧扣情节,深入文本,发现故事的碎片,本篇回忆录由若干小故事串联,而串联的方法是“我”的在场。通过阅读文本,带领学生感受李大钊的气节,带领学生品读文本,发现那些容易忽略的东西。这些东西,恰恰是历史回忆录这种文体最最关键的东西。比如,找细节,弄懂十六年前的事情如昨日发生般清晰的缘由;比如,抓情节明奥秘,全文1826个字,32段,却有53个“我”,正是“我”的存在,增加了回忆录的可信度,勾连起一个又一个细节、故事。不仅如此,何老师还通过拓展阅读,比较阅读,强化认识。就这样,何老师不断启发学生以作者的身份去读,进入文本的世界去体味、去揣摩,又引导学生从读者的角度观望写、审视写、研究写,读与写的双重视角和反复穿行,使教学产生了化学反应,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文体样式,明了读的奥妙,破译写的密码。

    由于课时有限,何捷老师没有来得及将读的方法、读的发现迁移到写作实践,只是启发学生课后给身边的人写回忆录,只是提出“口述过往、笔记细节、构思串联、回顾调整、编辑修改”的写作要求,没有现场验证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的效果,有些遗憾。

    二、语文课改的新探索

    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目标,并且强调三维之间的互相渗透。但具体到某一节课,三维目标则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比如何捷的这节课,应侧重前两个维度,后一个点到即可。也许是一篇回忆录,又是关于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何捷老师在这节本应该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的课上过多地、人为地加上了认识历史伟人的革命情怀、受到精神与思想的洗礼的成分,使教学重心受到冲击;解读文本,忽视了文本产生的年代——1943年的历史语境和作者的意图,把一个女儿对父亲的回忆升华为对革命者的回忆,把父亲的气质拔高为父亲的气节,都显示了何捷的谨慎小心。哈哈,难怪,他属兔,虽然,他在文和课中常常是以猛虎的形象出现的。

    当然,说到何捷,评析何捷的课,更有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写作本位”。

    以写观读、以读悟写、以写促读、从读学写、读写并重,这是何捷今天教学《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的客观效果,但是,从他呈现的“教学预案”的设计理念,我们看出他的主观意图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文体特征,探寻写作密码,开拓写作思路”,《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的教学其实是建立在写作本位基础上的,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写作能力的培养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如此理解读与写的关系,如此弱化、矮化阅读教学,是偏颇的、不科学的。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生活节奏飞快,通过阅读获取信息,通过口语交际进行交流,比单纯的书面表达更为重要;再有,阅读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建构精神世界的任务。

    写作本位的提出者有一个观点,“言语秘妙”乃语文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作为阅读,要理解“言语秘妙”;作为写作,要运用“言语秘妙”。“言语秘妙”为什么不能成为读写并重、读写互动的一个支点呢?

    其实,今天教学《回忆,值得珍藏的财富》,何捷在有意无意之间,已经在尝试构建一个读写一体化的新体系。如果我们抛开“阅读本位”、“写作本位”之间的成见,如果抛弃学术上的纷争,何捷今天的实践是多么有益的探索,是语文课程改革多么值得珍藏的财富呀!

    其实,以上的这些小心谨慎,这些纷争,这些探索,放在历史的进程中看,都是有意义的,起码让我们将来不会再走类似的弯路,这也是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值得珍藏的财富!

    谢谢何捷,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具有创新色彩和探索精神的课,给阅读、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美妙前景带来了样本,展示了可能!谢谢何捷,给我们带来了思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这么多财富!

    (江苏省  胡海舟)

     

    怎么写,到底包括不包括写什么?

    该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须视情况而定。

    旧课新上有风险,需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智慧。李星华《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经典作品。在中国人的记忆中,人们对于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了解,这是一篇经典性文章。这篇经典性文章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很多老师都上过这篇课文。对于不同时期的小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星华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的作者定位可以是一位革命者革命重大事件的亲闻、亲见、亲历者,即在女儿李星华的眼里,李大钊是作为父亲的革命者:一位父亲,一名革命者。

    李星华的作者定位,可以是李大钊的女儿,而李大钊是中共的早期领导人。那么,在女儿李星华的眼里,李大钊是作为革命者的父亲:一名革命者,一位父亲。父亲是李大钊的家庭角色;革命者是其公众角色。

    1943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李星华为纪念父亲,写作了《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从文本产生的角度看,《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本身就是个历史性事件。作者为什么要在1943年写作此文,可以做客观的历史研究,以得出结论。

    既往阅读教学的主要落点是,如何认识李大钊。即课文的教学内容选择,主要是从课文主人翁的主要品质的角度加以确定的。该课路围绕课文,引导学生在文本走了一个来回,以弄清楚,课文的哪些地方表明李大钊的革命者品质,又是如何写的?这种选择符合文本逻辑,因为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和目的之一,就是要昭告世人,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又是如何被捕和被迫害的?对于恢复和保持历史的真实来说,这是必要和可能的。

    既往阅读教学的选择是从文本的语言内容出发的。现在,这种选择,经常被批评。这种教学选择是一种历史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选择的历史背景和逻辑。对于人们认识中共早期领导人,这种选择不可或缺。我们关注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探究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真相的社会需要在增加。这里面就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研究。阅读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回忆录,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求知求真需求,符合建构、认知、践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求。

    何捷老师在教案中指出,“本案设计超越了对文本内容层面的浅层且耗时费力的教学,将文本当做儿童学习“回忆录”这类特殊文体的学习样本,了解文体样式,探寻写作密码,开拓写作路径,为课后能够真实参与回忆录文体写作做准备。同时,通过教学让儿童了解一段特殊历史,认识历史伟人的革命情怀,受到精神与思想的洗礼,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预期目标。”

    回忆录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回忆录对历史事件的回忆是选择性的。这种选择可以是主动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可以是被动无意识性的行为。

    所谓被动无意识性行为,是指,历史事件中有些事实已经被遗忘了,很难被回忆起来;由于历史的复杂性,有的历史事实,即使可以回忆,但仍不能言出。回忆录文本只能写出能够回忆和可以言出的历史事实。

    所谓主动有目的有意图的写作行为,是指,作者在能够回忆和可以言出的历史事实中,做出有利于达成写作意图和目的的内容及其方法选择。

    李星华的这篇《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显在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其对于历史事实是有选择的。从这个角度看,文本的语言内容几乎是回忆录的核心要素,比起怎么写要重要得多。而且回忆录的特定内容对于写作方法有其归约性,即“怎么写”回忆录的选择,不能无条件离开“写什么”而独立存在。“怎么写”回忆录要为“写什么”服务,而不是相反。

    何捷老师在教学中指出,“‘首尾呼应’和第二种‘时间线索’,一说到名称大家就很熟悉,再配合文本一看就知道,我们就不讨论了。重点看老师提出的第三种‘我’的在场。” 实际上,“首尾呼应”和“时间线索”是要为“写什么”服务的。

    何捷老师非常仔细,他说:“我事先做了统计,本文共1826字;32段;却有53个‘我’。请问,既然是回忆父亲李大钊,可是写了这么多的‘我’,有什么用呢?”

    一般来说,历史事件的目击者和亲历者的陈述是可信的。在这里,李星华“我”是革命者李大钊被捕和遇害的目击者和亲历者,即李星华“我”的陈述是有说服力的。所以,作者的这种人称选择是完全符合其写作意图的,即李星华为了增强其陈述的可信性,而主动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口吻。所以,“我”的在场,在写作方法和表达形式上,可以从人称的选择入手。

    在阅读与写作、文本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写什么与怎么写等问题上,何捷老师颇费周折,下了一番苦功夫。感谢何捷老师的大胆尝。何老师的这种尝试是有价值的。

    华中师范大学  夏家发

     

    在两极间起舞

    ——评葛琦霞老师执教《数学诗》

    很难想象,日常两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会在孩子眼里擦出怎样奇妙的火花。一边是风花雪月般的感性,一边是加减乘除式的理性;一边是情浓意浓的浪漫,一边是循规循矩的谨严。语文和数学,仿佛远在天边,成为事物之两极。然而,却有智慧的老师,在它们两极间翩翩起舞,舞出了一番新的境界和气象。

    今天,很有幸能够听到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葛琦霞老师执教的《数学诗》一课。课堂上,葛老师像一位亲和柔雅、循循善诱的慈母,引领学生明诗、读诗、赏诗、写诗、悟诗,一步步舞入数学诗的胜景,一步步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简简单单又实实在在,轻轻松松又快快乐乐。细品这节课,感觉有如下特点:

    一、观察示例,激发兴趣——初识诗体

    课始,葛老师在简单的师生谈话后开宗明义,直接告诉学生:诗是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特别就在于它用新鲜特殊的方法写平凡的事物。接着她就地取材,引导学生观察上课会场里的桌子、红毯、人群、同桌、老师等人和物,同时指点:把这些平凡事物转化为诗句,必须发挥想象。老师相机出示诗句特点:会画画、会有色彩、会奏音乐,进而出示著名作家张晓风的一首精美小诗《打翻了》,引导学生分组轮读诗句,在大声的朗读中感受体会诗歌形象性的特点和节奏美,初步展开想象。在这一环节,葛老师精准捕捉诗体特点,同时又深谙学生心理,巧妙地把深奥的知识化为浅易的语言,在看看、读读、想想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为全课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科勾连,激活联系——感受数学诗

    葛老师十分注意激起、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一环节中,老师先唤起学生的已知,让学生交流常用的数学符号及其含义,继而引导学生积极转换思维,联系生活实例努力把抽象的数学符号转换为生动形象的感性语言,在此基础上结合绘本内容,联系两首诗歌实例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把生活中美好的画面用数学精简的形式写出来,由浅入深地感受数学诗的语言特点和形式特点。如她这样启发学生:

    师:请问同学,加号代表什么意思?

    生:两个数字相加形成新的数。

    师:加号有什么动作的含义?

    生:就像两个数拼在一起。

    师:可以再多给一点动作吗?比如我现在有一个苹果,妈妈又给我两个,什么动词变成了要用加号?

    生:给。

    师:“给”是把它放入的意思,结果我现在有几个苹果?

    生:3个。

    师:但是我好吃的哥哥一口气吃掉了3个苹果,这时要用什么法?

    生:减法。

    师:动词是哪一个?

    生:吃。

    师:很好。不要忘记符号它有动态的感觉。所以这本书的作者写的数学诗的用意,她是要让大家知道诗是用简单的文字,数学可以把简单的符号把它加起来。

    上述案例中,葛老师围绕数学符号中的“加”一步步启发引导学生转换思维,通过联系生活和展开想象初步体会数学诗简洁、感性、好玩、有意思的特点。

    三、图文结合,赏玩诗例——体悟诗趣

    在这一环节,葛老师充分结合绘本阅读的特点,紧扣精心选择的多首诗例,以图导读,以读促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数学诗展开的奇妙世界,感悟诗歌浓郁的情趣。首先,她引导学生阅读独特的封面,提示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指出:阅读本书会看到文字、符号和季节。读书要能够想象画面,把它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接着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数学小诗,在精美的配图和好玩的诗歌之间任意转换,阅读既像欣赏,更像玩乐,在不知不觉间学生的思维被带向美妙的四季,学生的情弦被轻轻拨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精心选择的诗歌,那么有特色,那么有诗意诗情。如:南瓜田×阳光=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1/2W=V=飞行的雁群,脚-鞋袜+草地=光脚丫的快乐,闪电=2/3三角形+2/3三角形+2/3三角形。她的教学也很有章法,先让学生感受数学诗中的加减法,进而是数学诗中的四则混合运算。令人深思的是葛老师的赏读一反我们诗歌教学讲深讲透的常规做法,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自由自如,她没有对学生过多的要求,过程简单简约,完全是一种本色的阅读。她把阅读的重心放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感受数学诗的有意思,即诗趣上,笔者以为这是基于她对儿童的独特认知上,是合适合宜的。

    四、读写结合,拓展想象——创编数学诗

    本课一个很大的亮点就在于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老师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尝试练写数学诗,迁移运用简单的诗歌写法,体验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葛老师先是引导学生简单模仿,接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创编,由于前面环节的铺垫得法,学生倾吐的欲望被大大激发,童言童语,妙语连珠,天性毕露,精彩不断。如:

    雨滴+青石板=江南的味道

    端午+妈妈-艾草=香喷喷的粽子

    碧绿的西瓜×金色的阳光-红润润的果肉=甜甜的回味

    (爸爸+妈妈)×时间=我和妹妹

    葛老师曾说:“每个学生都是令人惊奇的世界,永葆对学生高度的兴趣,引导他们打开自己璀璨的一页,就是身为教师最大的喜悦。”葛老师大胆相信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大胆放飞想象,大胆自由言说,成就了学生的精彩。这让笔者想起了大文豪泰戈尔的诗:“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生活。”学生的存在对学生和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永久的神奇,我们应该呵护好每一个“神奇”。

    最后,笔者要说,葛老师的课也像一首特别的数学诗:本色阅读+轻松创玩=奇妙的语文。

          (江苏   居文进)

     

    一节童心飞扬的习作指导课

    ——葛琦霞《数学诗》简评

    头一回听来自宝岛台湾的葛琦霞的课,也是头一回接触“数学诗”的教学,总体感觉:这是一节别开生面的习作指导课、一节童心飞扬的习作指导课、一节富有情趣的习作指导课。在葛老师的细心引导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数学诗”的特点,大体掌握了“数学诗”的写法,并在短时间内创作出简单的“数学诗”。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初步掌握“数学诗”的写法,这种教学形态、教学成果给笔者,相信也给在场绝大多数听课教师带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一、 打开数扇“窗”

    说葛老师的课是一节别开生面的习作指导课,是因为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一扇窗,打开了习作教学的一扇窗,同时也丰富了小学习作教学的课型。

    首先,“数学诗”的写作打开了学生思维的一扇窗。我们知道,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新奇,喜欢挑战。而“数学诗”运用简单的数学符号,展开想象、联想,描述丰富的客观事物,能使人产生美的愉悦。这样奇特的表达形式,对儿童来说显得独具魅力,它给学生带来了新奇的感受,所以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与兴趣,也就容易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堂上,学生专心致志、兴趣盎然、诗兴大发,正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数学诗”的写作打开了习作教学的一扇窗。我们的学生接触过古诗、现代诗,部分学生也进行过童诗的写作,但对于“数学诗”,应该说是陌生的。葛老师的探究告诉我们,只要指导得当,小学生也可以进行这样新奇形式诗歌的创作的。再者,葛老师的“数学诗”写作指导课创建了一种崭新的习作教学的微课程,使得诗歌写作的课程更为丰富多彩。

    二、 架起几座“桥”

    “数学诗”虽然奇特、新奇,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它同时也具有抽象、深奥的特点,习作时思维的跨度必然比一般的童诗要难得多。因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正掌握写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葛老师显然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安排,她立足于“从读到写”“从仿到创”,为学生架起一座座从阅读到表达的桥梁。

    教者架起的第一座“桥”就是让学生认识诗歌特点,明白诗歌是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它用新鲜或特殊的方法,来写平凡的事物,帮助我们发挥想象力,让我们对事物产生了新的感受和想法。并具体演化为“诗的句子有点特别”:1﹒诗的句子会画画;2﹒诗的句子会奏音乐;2﹒诗的句子有节奏感。在此基础上,葛老师出示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诗歌《打翻了》,让学生分组朗读后,从诗句中找颜色、嗅味道、寻画面,形象地理解“诗的句子有点特别”,这样,学生对诗歌的特点就有了比较清晰的、具体的认识,也就为下面学写“数学诗”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着,葛老师架起第二座“桥”——认识“数学诗”。教者简介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对“数学诗”的介绍,举了两个例子:1﹒秋天一到,枫树的叶子都变红了,如果来了一阵秋风,吹落一片枫叶,枫叶掉进了水塘里,会变成为水塘里的一只红色的小船。用“数学诗”来表达就是:枫叶+水塘=红色的小船。2﹒下雨天,雨水滴落在莲叶上。莲叶像绿色的盘子,雨滴像绿色盘子上的珍珠!用“数学诗”表示就是:雨滴×莲叶=绿盘上的珍珠。这两个例子让学生形象地认识了“数学诗”的基本特征与表现方式——用简单的数学符号,通过想象、联想描绘各种事物。学生由此也就懂得“+“-”“×”等符号在诗歌中的特定意义和用法。再接着,葛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绘本,朗读“数学诗”,进一步地认识“数学诗”的特征与写法。

    葛老师架起第三座“桥”是模仿练笔。她出示了两道填空题,让学生参照所接触过的“数学诗”进行填空补充:

            清新的空气                  

    +      长长的影子             

                         

      (               )    

              雨滴

    ×(            )

                       

    (              )

    这两道题目之间呈递进状态。学生借助着两道练习,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在交流分享环节,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比如第一道题,学生的答案有;乡间的夕阳、晴天的早晨等。第二道的答案更为丰富:雨滴×青石=江南的味道、雨滴×房顶=春天的脚步声、雨滴×土=地上的小镜子、雨滴×水面=鱼儿的笑声……这个练习在学生“从仿到创”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辅助作用。经过交流分享,借助教师的精彩点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将所获得的“数学诗”知识转化为表达能力,初步掌握数学诗的写法。

    但是,葛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在此时直接进入比较复杂的,也就是既有加号也有减号,或是具有多种符号的数学诗的独创阶段,她继续搭起了第四座“桥”——口述以往学生创作的数学诗:(蝌蚪+水塘)×时间=不停呱呱叫的青蛙。然后才让学生进入独创的阶段。

    这样,通过架设桥梁,逐层推进,有效地降低坡度,减少了难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数学诗”的创作方法。从学生的成果来看,虽然显得稚嫩,缺乏意境,但作为初学者,笔者以为已是非常难得。

    三、 形成一个“场”

    葛老师这节数学诗写作课之所以成功,除了其有序的指导层次与有效的指导方法外,与其民主的教学作风、童化的教学语言、宽容的教学态度也是分不开的。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葛老师对待学生总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随和。对于学生的表现,她不急不躁,总是热情地鼓励,不断地赞赏。这是教学民主作风的体现,也是教师对于数学诗习作难度的清醒的认识,笔者猜测,在葛老师的心目中,应该早就形成这样的认识:作为小学生初次接触数学诗的写作,不应苛求学生要达到十分理想的境界,能基本掌握写法就达到了目标。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葛老师在课上鼓励为主,循循善诱。也正为此,课堂形成了一种宽松、自由、活泼的氛围,构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场”中,学生才会轻松地认识、愉悦地学习、大胆地创作。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会给人留下一定的思考与改进的空间。笔者以为值得思考的有两点:一是开头对诗歌特征的认识有理性化的倾向。教者采用的方法是先出现理性的认识,再用例子来印证。笔者以为,可以倒过来,先出示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诗歌《打翻了》,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归纳出诗歌的基本特征,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课堂开头的气氛也会更加活跃。二是阅读绘本、认识数学诗环节的内容偏多,但欣赏不足,有匆匆而过的感觉。如能减少些内容,放缓些脚步,引导学生进行咀嚼、品味,给学生以联想、想象的时间,学生对于想象、联想在诗歌中的作用,对于诗歌的意境、创作方法、技巧可能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还有,在运用先前学生的诗作进行示范以及交流点评学生的诗作时,若能用课件出示,欣赏、评点做得透一些,都可能为后面的独创带来更好的效果。当然,这仅是自己的一种观感,是否合理,有待于葛老师及其他听课教师的评判。

                                                                  (福建  陈宝铝)

    打开诗歌读写的新视窗

    ——台湾葛琦霞老师《数学诗》一课赏析

    随着两岸小学语文教学交流的增多,近年来,我们听到了不少来自宝岛台湾教师执教的各种语文课型,有的教学内容新颖独特,有的教学方法独具特色,有的教学形式别具一格,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清新气息以及诸多启示。今天,在千课万人的舞台上,台湾的葛琦霞老师执教的《数学诗》一课,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听听课题,数学诗,就足以让你惊奇了吧!诗,文字美妙,感性!数学,逻辑严密,理性!这在我们看来毫无相干的两者,竟然能奇妙地碰上!什么是数学诗?数学诗长什么样呀?一连串的问题一定会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听完课,你一定会惊呼:数学诗好有意思!原来数学也是一种诗!诗也是一种数学!不得不惊叹:葛老师为我们打开了诗歌读写的又一扇新的视窗。

    诗歌引入课堂教学,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即教什么;二是教学方式的选择,即怎么教。葛老师对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精心的筛选和设计,课堂中诗歌的读写充满了生长的力量,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凸显儿童的语文

    课程开发不仅仅是课程专家的专利,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我们从台湾教师的课堂中可以感受到,教师不断地探索有效的课程开发策略,不断地创生课程开发的新经验,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生产者”,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

    今天,我们在葛老师的课堂中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生长气息。葛老师基于其宽阔的阅读视野及对童书创意教学的丰富经验,从浩瀚的绘本中选取了贝琦·佛朗哥写,史帝文·沙莱诺画,台湾诗人林良翻译的《数学诗》作为教学内容可谓独具慧眼。这本书融文字、图画、数学符号于一体,因为形式独特,再加上内容有趣,想象奇妙,是最适合孩子们读写的材料。正如书的作者所说:“数学诗,这是一种有趣的大脑游戏。它把数学和文字揉合在一起,磨练你的大脑。它用有趣的文字,取代了各种数学符号。尽管敞开胸怀,跟着这本书走上全新道路吧。在这条路上,数学变得有趣、天真、美妙、易懂。只要读了这本书,我保证你一定会忍不住也想写几首你自己的数学诗!”

    纳入课程视野中的数学诗,因为是一个绘本,再加上课堂时间的有限,葛老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有着鲜明的目标追求意识。即初步了解什么是数学诗;阅读一部分数学诗,理解诗的含义;乐意尝试创作自己的数学诗。基于教学目标、儿童视角,绘本特质等方面,教师需要甄别、遴选教学内容,以确保生成的教学内容精当而适切、干净而明晰。葛教师选取了描写不同季节的具有代表性的几首数学诗,有运用加法减法的数学诗,有运用乘法和除法的数学诗,还有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数学诗,让学生接触到足够丰富的数学诗的样式,学生对数学诗不再是简单的“印入”,呈现了一种递进的感知丰厚过程。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丰富的想象、深刻的体验以及精神的享受,为学生的诗歌读写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如此,教师所教的方为“儿童的语文”。

    二、教学过程的推进彰显语文的规律

        窗体顶端

    语文课是指向语文基本技能的习得,听说读写的练习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遵循“认识——实践——迁移”的学习规律。葛老师的课从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中非常好地彰显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葛老师的教学过程:

    课堂的第一版块,葛老师带领学生认识什么是数学诗。先从什么是诗谈起,了解诗是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诗往往用新鲜或特殊的方法,来写平凡的事物,帮助我们发挥想象力。诗的句子有点特别,会画画,会走音乐,会有节奏感。接着以张晓风的《打翻了》为例,通过阅读感受诗的上述特点。然后引出什么是数学诗:就是运用简单的数学符号来表现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种种美妙的景象。接着葛老师举了两个例子:两段文字怎样变成数学诗。这一过程,葛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一般的诗入手,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了数学诗,课堂开头的版块显得简洁有效。

    课堂的第二个版块,是葛老师带领孩子们反复阅读欣赏数学诗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及其有趣:

    师:一起看封面,就是一首数学诗。文字+数学+季节=数学诗。再来看作者。写者+画者+译者=让你心痒痒的趣味诗。数学和文字竟然可以这样联结在一起。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不仅仅可以用语文来表现,还可以用其它更多的方式来表现。

    师:先来看第一首诗:树洞+核桃-核桃=松鼠的藏宝寻宝游戏。你的眼前有没有出现松鼠把核桃放进树洞里的画面呀?

    南瓜×阳光=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有没有感觉眼睛都亮起来了!

    接下来,葛老师出示了以下数学诗,让学生阅读欣赏:

    苹果+虫子=许多甜甜的隧道

    枫叶+水塘=红色的小船

    ½w=v=飞行的雁群

    寒冷的空气÷喘气=小云雾

    雪球+雪球+雪球=雪人

    打喷嚏×3=冬天的鼻涕

    ½=嘀嗒∕嘀嗒嘀嗒

    蝌蚪=13青蛙

    脚-鞋袜+草地=光脚丫的快乐

    闪电=13△+13△

    一首首数学诗在孩子们的眼前闪亮跳跃,孩子们不断地想象、联系、比较、对照,头脑中不断地呈现画面,理解诗的含义。在反复的阅读中对数学诗的内容和样式加以积累、强化、丰富。

    课堂的第三个版块,葛老师毫不犹豫地指向了迁移练笔,尝试创作。这个过程葛老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先是试着来填一填:清晰的空气+长长的影子=(   ),填写一处。第二次试着再来填一填:雨滴×(   )=(   ),试着要填写两处,难度加大一些。最后要求学生不光用上加减,还可以用上乘除或者混合运算来创作一首数学诗,让这首诗具有画面感或者音乐感。学生在这样的由扶到放的过程中渐入佳境,笔下诞生一首首有趣的数学诗。

    宁波大学教授冯铁山曾说过:童诗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法”的训练,即修辞、技法等教学,第二层是“术”的教学,即童诗欣赏、创作的策略训练,第三层是“势”的教学,即营造诗意场。我觉得葛老师的课堂,既有“法”的基础,也有“术”的支撑,还有“势”的濡化,因为它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效果的呈现实现诗意的表达

    正因为有了教学内容的精心筛选确定,教学过程的规律推进,自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我们不妨来听听孩子们在课堂中创作的数学诗:

    清新的空气+长长的影子=乡间的夕阳

    清新的空气+长长的影子=好玩的影子游戏

    雨滴×青石板=江南的味道

    雨滴×水面=鱼儿的笑声

    100分+洗碗=妈妈的笑脸

    爸爸妈妈+美味的月饼+圆圆的月亮=中秋的团圆

    碧绿的西瓜+金色的阳光-红红的瓜瓤=甜甜的回味

    大树-树叶+漫天的雪花+冰冻的小河=冬之雪景

    ……

    孩子们的想象和诗意已在笔端萌发铺展开来,他们不仅学习了数学诗的形,尝试着用数学的符号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言语表达的能力得以有效的实践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对自然万物进行了诗意的观照,用童眼去看待世界,用童心去解读生活,用童言去表达“切己”的感受。

    (浙江省 施燕红)
     

    学员课评

    幽默来源于睿智

    ——薛法根《谈礼貌》听课随感

    在这人间四月天,薛法根老师为我们精彩展示了五年级课文《讲礼貌》。首先薛老师由关于礼貌的俗语、古训、名言等导入课文,紧接着进入课文后相继抛出一系列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讲礼貌有什么好处?引出课文的道理。除了讲道理课文还举了哪例子?提示学生要会概括。请学生划出体现礼貌的词语。为什么要举这三个例子?这三个例子中都有哪些人讲礼貌?这些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礼貌语言?这三件事中哪种境界最高?总结出这三个事例层层递进。“谈礼貌既要举例子又要讲道理,如果只举例子不讲道理,就不深刻,如果只讲道理不举例子,就不生动,像这样举一个例子讲一个道理,举一个例子讲一个道理,这叫一事一理。”薛法根老师在无形之中总结了课文的写法同时交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如此水到渠成,很自然地就过渡到接下来的学生练笔环节。

    接下来举出课外的一个事例,让学生给这个例子写一两句话的道理,注意要简短。强调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我们来交流一下,注意听”。又是一个强调“会听”的老师。教师就应该让孩子们学会课堂聆听。只有孩子们学会了课堂聆听,才会 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效益。  学生的练笔交流精彩纷呈,虽然有的学生话语间闹了不少笑话,但这不正是最常态的语文课堂吗?然而我们的薛老师总有办法让学生的发言变得美妙,因为他用睿智的思维,丰富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引导学生让文字变得精彩。到此这节课看似可以结束了,但薛老师又让学生修改刚才的“道理”,这就是精益求精,这就是对学生发展的不断追求。突出了语文课堂实践性的特点。“谈礼貌不但要讲道理还需要讲方法,更需要有勇气”请学生对刚才事例中没有礼貌的青年讲讲礼貌。薛老师给这个青年取了个姓——“牛”。薛老师说“跟别人谈礼貌,首先你自己要讲礼貌,来,先来说说你怎么称呼这位青年”。顿时学生们沸腾了,牛青年,牛爷爷,牛叔叔,牛哥,牛小哥,牛大哥……这个过程趣味不断,赢得满堂彩。当一学生说到“牛哥”时,薛老师及时表扬“牛青年让我们觉得距离很远,牛叔叔距离近了,牛哥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来跟人谈礼貌要有幽默感。”薛老师一字一句的不经意间又何尝不时时流淌出幽默呢?

    课件出示有关礼貌的俗语名言,让每个同学写三五句话,要让这个“牛青年”改变自己的态度。再次交流学生的练笔,不断强调要学会引用,引用俗语古训名言会让你的语言更有理。同时我不得不赞叹薛老师的幽默和睿智,牛这个姓在这个情境中多么巧妙,一学生写道: 俗话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牛哥,你不该姓牛,该姓“礼”。有深层的预设,又获得了生成的意外之喜。  这就是大师,对课堂素材的巧妙处理,让学生学以致用,不是单单是说教,更多的是运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为教学主体的语文课堂。    

    整堂课环环相扣,循循善诱,步步为营,让我们看到了薛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这就是我永远不能及但又无比向往的语文课堂。

    (浙江省  诸葛瑛)

     

    问渠哪得清如许

    ——评王玲湘老师示范课

    雾霾,是近几年走进我们生活的一个词,也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词。在北京教师王玲湘老师的讲授下,许多难以理解的图表、资料等非连续性文本就这样走进了学生的语文课堂。

    一、贴近生活的课堂

     王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将数据作为核心,亦没有将图表的研读学习作为本课的重点。学生在循循善诱的语言之下,从图表中选择出了最关键的信息。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学会了如何抽丝剥茧。在基本信息获取后,引导学生去关注信息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打出雾霾天数和新车之间的关系时,老师评价:“真不容易呀!”这也是在座每一位老师的感慨。学生能够得到的一定是一份难以言表的喜悦。生活走进课堂,让语文学以致用,这才是有意义的课堂。

    二、充满人文情怀的语文

    科技在进步,王老师的课堂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不断的更新学生的已有认知。无论是来自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图表,还是来自于教师网络搜集的数据,都不断丰富着学生的已有认知。这样在学生讨论和辩论时,才有话可说,让学生从冰冷的数据引申到对社会甚至人类的思考。

    伴着音乐,稚嫩童声读出《寂静的春天》,再到从疟疾被中国人发明的药物治疗。一个个事件的推动,让学生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不同的观点终于产生共鸣,课堂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一番新天地,一片充满着人文情怀的语文课堂。

    三、充满创新的实践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对字词的研究,更是承担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任务。这堂课结束之时,我们惊叹于学生对于这个社会所提出的自己独到的见解。孩子是未来的主宰,他们在教师充满创新精神的课堂引导下,逐渐的担当起自己应肩负社会责任。正如王老师所述:关注就是改变。我们也期待着我们课堂的改变。

    感谢项目组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新常态课堂,更感谢每一位作课的教师。期待这样的学习机会可以更多!也期待能更快向名师靠近,为祖国的基础教育做出贡献!

    (内蒙古    

             

    获奖信息

    学员课评奖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中心小学             诸葛瑛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  彭  

    精彩短信奖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李雅琴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新港小学        吕  丹

    幸运奖

    安徽省芜湖市经开区教研室          张开宇

    浙江省温岭市横湖小学              汪喜红

    江西省南师附小一部                万婉君

    微信公众号添加幸运奖

    山东省威海市南山小学              蒲爱英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枣园镇庙后小学  闫  慧

    浙江省兰溪市聚仁学校小学部        胡益军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

  • 【上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月8日互动短信 【下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4月7日互动专刊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