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月9日互动专刊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4-10

  •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9日互动专刊


    专家课评

    吟诵教学,好玩有用

    ——戴建荣老师执教《远古的歌谣》赏析

    吟诵,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吟咏与诵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也是中国古人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全国首届经典诗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上海浦明师范附小的戴建荣老师潜心研,不断探索,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典的传统吟诵注入好玩的现代元素,创造出融朗诵与蹈于一体的现代吟诵课堂教学模式,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饶有趣味

    戴老师执教的《远古的歌谣》一课,便是这一模式运用的范例。

    他通过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采取韵律优美的吟诵形式,设计层次分明的教学环节,带领学生进入如诗如梦、好玩好笑的课堂,如痴如醉地参与,自然而然地获得。

    首先,他通过引导学生猜读“王”“大”二字形体演化的过程,巧妙地带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远古,与先人一起呼吸,一起生活;然后和孩子们一道时而浅吟低唱,时而且歌且舞,时而扮演农夫朝作暮息,时而幻化为鱼嬉戏莲间,自由玩耍,自得其乐,流连忘返,轻松愉悦。于是我们也情不自禁,会心而笑,恨不得来个“穿越”,加入游戏,参与其中。

    这是多么好玩的课堂!同时又是多么有用的课堂!

    还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戴老师是如何教学《击壤歌》和《江南》二首远古歌谣的吧。

    1平长仄短——指导朗读。 指平声字,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的字。指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字。平声字要拖长音节念;仄声字要声音短促地念,但要做到声停气不停戴老师依据古诗平仄音调的长短规律指导孩子们学习《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带着手势,发音诵读,平仄相间,长短交错,有板有眼,韵味无穷而且引导学生采用自由读、点名读、比赛读、齐声读等不同形式反复诵读,读出了轻重缓急,读出了抑扬顿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索,在读中品味,读有所得。但学生始终读不出眼前的劳动画面,于是,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进入吟诵阶段,帮助学生感受劳作场景——

    2半唱——学习。吟即半半唱,读唱结合,它是学习歌谣的最好方式,可以充分表达古诗特有的音韵美,展现歌谣的画面美,表现心中最丰富的情感。孩子们边吟边唱,或闭上眼睛,或背对黑板,不自觉中入情入境,不知不觉间,加深了对歌谣的理解和感悟为什么能有如此效果呢?一是老师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注意了教师的示范吟诵,老师标准的音调给了学生最好的启示;二是启发学生反复尝试,拖长音调吟诵,如“而”字的几次强调,令人印象深刻;三是抓住“东南西北”四个字适时学习《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红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进一步理解与感受什么是吟诵,特别是“北”字的发音纯正到位。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带领学生有效地记诵二首歌谣呢?那就是配以动作,进行形象记忆——

    3借助体态——积累语言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学生吟唱的过程中,戴老师鼓励学生借助体态语,或握紧拳头,或仰头低眉,或左顾右盼,或手舞足蹈,以增加吟唱的效果,再现诗歌的意境,引发学生的想象。由于允许学生即兴发挥自由表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小孩子们摇头晃脑,思维特别活跃,孩子们在做劳动的动作时,仿佛“看到了青蛙”,说课堂像美术课,像音乐课,像游戏课。身心放松了,拗口不好懂的句子,记起来也不再那么困难了,于是二首歌谣一会儿便记住了。

    最后,老师让学生回去向家长说说学习收获,这是十分巧妙的家庭作业,孩子们十分喜欢,他们会自觉地回忆吟诵的诀窍。

    整节课,戴老师通过读、吟诵、舞几个环节的教学,做到了三位一体,环环紧扣。孩子们在体味作品的人文内涵、感悟诗歌的人文精神时,实实在在地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诵读中理解了诗意,感受了意境,提升了审美能力。

    戴老师说得好:“吟诵,让唇齿留香;吟诵,做有根的中国人。”吟诵歌谣,好玩有用,值得推广。

                                                       (湖北省  夏循藻)

    特别的集体行吟

    ——听戴建荣老师《远古的歌谣》有感

    戴建荣老师的名字,于我,它就是吟唱。因为,好多年来听他的课,大多和吟唱有关。

    对于吟唱进入中小学课堂,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得不承认,吟唱课今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已经逐渐多起来了。无疑,这与戴建荣老师这些先行者的不断探索和积极倡导分不开。更重要的是,这个变化本身就告诉我们,好的事情只要坚持,就会逐步向好。而今天戴建荣老师《远古的歌谣》,给我的感受很特别,用两个词语来概括我的特别感受,那就是:古朴而粗略、率真而急切。

    一、古朴而粗略

    《远古的歌谣》里,戴老师是从猜字开始,学生一猜再猜,一共猜了四个字,让孩子“进入”古代社会并让孩子知晓“天大、地大、人亦大”古代文化,这些文字和文化都带着古朴的气息。带着孩子们进入诗歌产生的时代里,进入要学习的这两首古代歌谣的氛围中,课堂因而也是质朴的。

    首先,内容是质朴的。这堂课,戴老师选择的两首歌谣,一首是《击壤歌》(先秦民歌),一首是《江南》(汉乐府诗),它们都不是文人创作的辞采华章,而是来自民间的歌谣。《击壤歌》(先秦民歌)是北方民族的作品,高古厚重,《江南》(汉乐府诗)是南方民族的作品,清新朴素,民间歌谣的共同点都是非常质朴的。

    其次,教法是质朴的。戴老师通过猜字,让学生知道中国汉字,每一个都是一幅画,学生初读了诗歌《击壤歌》(先秦民歌),问学生“看到画面没有”,学生说没有;当学生听了老师吟唱,大家一起吟唱之后,老师又问学生“看到画面没有”,学生说看到了,并能够比较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变化是明显的。老师没有讲解,没有灌输,这些做法也是非常质朴的。

    再次,学法是质朴的。整堂课,老师没有教学生吟唱的规则,也没有要求学生去学会甚至学好这两首诗歌的吟唱,只是带着学生吟唱,带着动作吟唱,根据诗歌情景“嗟叹之、咏歌中、舞蹈之”,课堂充满游戏和活动,这对低年段的儿童来说,采用的学法也非常质朴。

    当然,“成也萧何败萧何”,遗憾的是这节课质朴有余却失之粗略甚至粗糙。面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字词的音、形、义等最基本的东西都是拦路虎,如《击壤歌》(先秦民歌)的学习,对孩子们而言难度很大,教师是不是应该进行一些任务分解和铺垫,在学生游戏之余是不是应该让学生静下来,尤其静下来跟着老师吟唱,体会吟唱;对风格鲜明的《击壤歌》(先秦民歌)和《江南》(汉乐府诗),一首阳刚一首阴柔,是不是可以分类学习,如男生可以重点学习和表演《击壤歌》(先秦民歌),女生可以重点学习和表演《江南》(汉乐府诗),而不应都是满堂“乱糟糟的”跑来跑去。要知道,让学生动起来很重要,让学生静下来也很重要!

    二、率真而急切

    戴建荣老师曾说,他对吟唱有着狂热的喜爱,他说吟诵是他利用别人休息时,独自刻苦练习而来的本领。仅从戴建荣老师本人成长的经历看(包括任何一项有技术含量本领的掌握),喜欢是前提,学习和练习是重点,坚持是关键。

    戴建荣老师《远古的歌谣》,采用的游戏的方式集体“行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来感受吟唱的特别,整个过程是率真的;教师的课堂语言也是率真的(特别是开课猜字对学生的鼓励)。

    值得商榷的是,这节课的后半部分,率真有余却失之急切。比如“聪明的人,就是老师到哪儿就到哪儿,老师怎么做就怎么做。我都到这儿了,你们还原地不动。”“你不是鱼,你是一只猴子!”一节课有不少这样的语言,除了老师幽默过度,更有些急切。也许,老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来源于需要。如果过于急切,没有调动学生的需要,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何来?学生学习吟唱本领的前提又何在?

    总之,这节课是对低段儿童学习吟诵很有价值的探索,其质朴、率真的教学值得借鉴,但是其粗略和急切也值得我们思考,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我们希望看到属于吟唱的那种闲适与舒缓,那种温润与个性,通过童声在课堂上自然的抒发出来,不急不躁,吟诵和它的课堂,逐步向好。

    (四川省   罗良建)

    游戏融汇课堂,吟诵涵泳母语

    ——评戴建荣《远古的歌谣》的教学

    古诗是汉语言文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它完美地融合了炎黄祖先的思想情怀和汉语言的生动气韵,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然而,如何让小学生学习古诗,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解读它,喜欢它,悦纳它,获得传统文化的滋润熏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讲多了,讲细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就拆散了,消失了。不讲或少讲吧,似乎又很难让年幼的孩子弄明白。这确实是个不太好解的难题。

    今天,在千课万人的舞台上,戴建荣老师带领着二年级的孩子们踏空而来,用游戏融汇课堂,以吟诵涵泳母语,穿越时光的隧道,浅吟低唱,载歌载舞,开辟了一条教学古诗的别样通道,让师生沉浸在民族文化的神韵中乐而忘返,让人耳目一新。

    全课采用的方法策略,可以归结为游戏式的吟诵。

    吟诵,古已有之,是诗词文赋学习的传统方式,从两千多年前开始流传至今,一直是私塾教学的学习方式,是中国人学习母语文化既简括又高效的教学方法。说它简括,是它化繁为简,把语文学习的感知,认识,理解,分析,记忆,积累,统整聚合在吟诵上。即通过出声的,入情的诵读(吟、唱)来达到读通、读熟,并进而达到浸润意境,领会诗情的境界,也同时实现语文的记忆和积累。因而读时可以随感而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泳歌之;泳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通过整合的吟诵来学习古诗文,至少有以下一些特点和优势

    一是简便易学,老少皆宜。古诗气韵生动,朗朗上口对于初学古诗的孩子来说,从吟诵入手更是方便有效。

    二是得法得体。人们常说,汉字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其实,它更是一首歌。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字,象形会意生动可感,蕴含着动人的形象,看一眼就会触发联想,其信息储存之丰富,非其他表音文字可以比拟。但人们也许会忽略的是,汉字不仅以形表意,它的语音同样潜藏着丰富的意蕴,有情味,有节奏,有气势,有韵律。不通过吟诵,便难以领略。而且,从诗文创作的源头看,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都是通过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而,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真正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其三,富有情趣。吟诵十分有利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吟诵中,学生可以率性而读,随意行腔,进入诗文的语境,实现对诗意的个性化解读,也推进对诗境的个性化表达。吟诵之旅,好像与古人的心灵交响,有趣有味,又如穿越时空的对话,情趣盎然。

    也许正因为这些,戴老师选择了把吟诵作为古诗教学的主旋律。这是对当今古诗文教学的独辟蹊径的开拓,也是对母语学习优良传统的传承,值得充分肯定。同时,可以看到,在古为今用的传承中,戴老师还着力于推陈出新,使吟诵这种优良传统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让游戏融汇课堂。戴老师的吟诵,加入了更多的游戏成分。他带着学生时而低吟浅唱,时而载歌载舞,时而幻化成远古的农夫,日出而作,朝耕暮息,凿井而欢,聚居而食;时而幻入江南莲池,化作游鱼,随心漫游,尽情嬉戏……在欢快愉悦的情境中,去领会古诗蕴含的动人意境。

    戴老师以身作则,善于用形象而夸张的肢体语言带领学生去表现耕作,鱼游的情景,去感受古诗之美,古诗之趣。

    对吟诵过程的有序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先从古文字“王”的猜读开始,既领会母语的特点,又为下文《击壤歌》的学习作铺垫,从对比中去了解先民——普通百姓的农耕生活和意趣。而后,远古歌谣的吟诵,先以诵读开始,再吟唱再表演,从老师的示范,再到学生的习练,较有层次的推进。

    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不时与学生交流互动。

    ——诸如此类,这样的课,学生怎能不喜爱?

    当然,该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在是否要给学生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认识等方面,尚可进一步思考改进。对此,现场的课评专家多有涉及,笔者不再赘述。

    附:戴老师《远古的歌谣》选用的古诗: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和有哉!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苏省  王中敏)

    “没想到”与“想到了”

    ——朱文君老师《龟兔赛跑》听后

    听朱文君老师的《龟兔赛跑》,我有很多没有想到:

    其一、印象中《龟兔赛跑》是一个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我一边听课一边百度,果然印证了我的直观判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龟兔赛跑》翻译过来为现代文,而朱文君老师版《龟兔赛跑》却变成了文言(小古文),我没有想到。

    其二、文言文的龟兔赛跑的故事,“翻译”为小古文,名字叫做“龟兔竞走”,此“竞走”非彼“竞走”,这样的“翻译”也没有错,但这样的“翻译”,我没有想到。

    其三、朱文君老师版“翻译”的小古文为:“龟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龟醒,则龟已先至矣。”最后没有了寓意的揭示,省却了“龟悔莫及”之类的语言,我没有想到。

    其四、文言文的《龟兔赛跑》给二年级的小朋友讲,也不是所谓“素读”,学生还要学习,要了解文意,还要创编故事,内容不少,要求不低,我没有想到。

    其五、课堂上学生之喜欢,教学效果之好,更让我没有想到。

    这些“没有想到”,听了课及专家点评之后,激发了的思考,我于是又想到了:为啥好?

    如此难的小古文,给二年级的小朋友上,能上出这样的效果,我认为源自老师精心的设计和精彩的实施。精心的设计体现在三个主要板块的明确,第一个板块读故事,重点在指导读;第二个板块在演故事,重点在指导观察图进行体验,老师扮演乌龟与学生在情境中交流;第三个板块在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精彩的实施,体现在老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比如手指游戏,化解了小古文的“神秘”和“严肃”,重点字词如“走”的图文结合理解,生动而新奇,“一图一句”的古文过程推动,代替了文言句子的生硬翻译,加上朱老师“俯下身子”的循循善诱,孩子喜欢,效果出众也就不足为怪啦!

    以上的“没有想到”和“想到了”,用一个语词来概括就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名师好课的一种特质。

    当然,这篇小古文,尽管没有揭示寓意的部分,但在交流中看来它好像是“龟兔赛跑”寓言故事翻版,如果是这样,它应该算寓言。寓言的教学,由文体的规定性必须要揭示寓意。这节课在没有揭示文本寓意的基础上创编新的故事(学生编的故事也五花八门,耗时长,效果也不敢恭维),就这一点来说,出乎我的意料,至于是否出乎情理,我不得而知,但愿朱老师版《龟兔竞走》是“童话”!

    (四川省   罗良建)

    吾乃草根族,也抽几条筋

    ——听朱文君《龟兔竞走》有感

    前赏王崧舟,天籁文言文。文言实在难,富读竟也明。今赏朱文君,龟兔小古文。文配手形戏,快乐得文韵。文言怎样教,高人自有论。吾乃草根族,也抽几条筋。

    一曰明起点,无须从头行。龟兔赛跑事,早就有启蒙。才只两三岁,父母已传承。到了幼儿园,故事有绘本。而今二年级,再读小古文。古文虽难读,情节早已明。二十八个字,小说四过程。较少古文字,文短言不深。有了读说言,文意已入心。以此作起点,字词少费神。

    二曰多游戏,手口眼并行。独创手形戏,演读伴全程。兔耳龟脚头,课始示手形。嗯嗯又哼哼,龟兔亮身份。继而各种读,越读文越顺。龟爬有慢快,读则迟或迅。兔走中途睡,双指懒腰挺。接着又示画,五图分剧情。演读辩迟速,走字解古今。兔眠及至醒,各发不同声。最后师生演,龟赢却伤心。大家出主意,如何能双赢。喜闻乐动好,学文又动情。

    三曰变境读,更能解文蕴。龟与兔竞走,同句不同声。兔傲龟努力,朗读现心境。龟已先至矣,情境也有分。龟不免喜悦,兔却大吃惊。如此变境读,它课少见闻。情心环意境,境换声相应。

    四曰创新延,头脑风暴行。乌龟虽然赢,回家不开心。因为赢朋友,总觉不忍心。到底怎么办,学生论纷纷。有说安安慰,有说改改名。有说送奖杯,有说再比拼。出示第六图,龟背兔共行。兔醒睁眼看,并列第一名。皆大欢喜果,大家都能品。此时出题练,填空编新文。可恨钟声响,新文成泡影。结果有遗憾,延伸有好评。

    五曰师角色,不再居高临。或作魔术师,或作演戏人。或作骄骄兔,或作龟涕零。戴饰入角色,免冠成学生。不见面孔板,常见身下蹲。少有教师腔,与生成共鸣。手抖辩年老,朱猪入兔群。自嘲赢尊重,自贬得生心。

    六曰文旨意,开放见智仁。寓言角度看,骄傲失败论。生物角度看,兔子必定胜。体育规则看,谁胜不一定。陆地赛跑步,兔子必冠军。江湖比游水,乌龟胜券稳。比赛有前提,首先讲公平。如今学语文,前提已经定。一则小故事,道理已分明。后面有新编,易成颠覆论。睡觉就是好,竟能坐享成。凡事不努力,老大更开心。后面这几句,笔者有过分。不作寓言看,讲故事也行。学生欢喜做,能力有提升。说教退后点,感染更导行。

                                         (浙江省  赖正清)

    文言教学的自觉与担当

    ——观朱文君《龟兔赛跑》一课所思

    很久不见朱文君老师了,她近几年在北京忙于主编杂志、开发课程、推广吟诵,并不常常参加小语界的活动了。但是,关于她的“传说”却从未停止过。这主要是关于她主编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听说这套书发行20多万册,并遭遇各种盗版。甚至在改版加防伪标识之后,不到一周,就又有新的盗版出现。这套书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我也曾经认真地研读过这套书,并选取其中的篇目与小朋友一起学习诵读。这些篇目都短小精炼,它们来源于民国老课本、民国时期翻译的《伊索寓言》以及传统国学经典等,大多数为浅易文言,因为故事性强,生动有趣而深受一线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细想“小古文”成功的原因,与新世纪以来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不无关系。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取代文言成为教育的基本话语,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但是,也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学习者与传统文化的割裂。很多教育者反思这一问题,提出“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让小学生适度地接触文言文,学习浅易文言,以便阅读与传承我们古代文化的经典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者所重视。可惜,教材中的相关篇目少之有少,朱老师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小学生学习文言提供了绝佳的材料。更难得的是,朱老师长年从事小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她不仅选编教材,还亲自开发了一系列课程,执教公开课,为小古文的学习与推广提供了大量可观摩借鉴的案例。

    今天朱老师在千课万人执教的《龟兔竞走》一课,正是这样的案例。

    朱老师“善教”。她的课向来扎实有效,趣味横生。本节课,令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手指游戏。借助手指,教师模拟出龟兔赛跑的故事,借助手指游戏,教师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古文,表演故事,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读通了课文,理解了文意,甚至当堂完成了背诵。 享受摇曳多姿的学习过程是孩子的权利。在这一课上,孩子们确实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康德认为“艺术就是自由的游戏”,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成为真正的人。朱老师游戏式的教学完全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心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还想说说这一课的读。接触文言,对二年级的小朋友而言一定是有难度的。朱老师却几乎没有做任何翻译与解释,只是带领着孩子们反复地读。教师带读、     师生接力读、角色体验读,一遍又一遍,孩子们越读越会读,越读越爱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不觉成诵。

    文言知识的教学,本课仅有一处,即“走”的讲解。“走”,在本文中属于古今异义,古义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这一点如果不讲明,孩子是无法明确的。朱老师用了字源字理的分析,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古文字“走”的写法,很容易就理解了古义的“走”就是“一个人在草地上奔跑”。

    可以说,在本课前三十分钟的教学中,朱老师运用游戏,紧凑高效地带领学生完成了这篇小古文的基础学习。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拓展环节,教师让孩子们反复设想“龟兔赛跑之后,乌龟该如何面对兔子的伤心?用什么方式弥补?”这一环节,试图对这一传统寓言的意义进行拓展与颠覆,价值不大,且用时过多,使课堂节奏有些拖沓,课堂上没能完成文言改写这一练习,也甚是遗憾。关于这一点,相信不仅观课老师,朱老师自己也应该感受到了,无需赘言。

    关于小古文的教学,我们可能还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能否经过有效的教学,使孩子们可以举一反三,自主阅读甚至模仿写作浅易文言?毋庸讳言,目前即使高中阶段的学生,文言阅读也仍是难点。甚至我们自己,若不借助工具阅读古籍也很困难。文言教学,在今天的意义、任务与方法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这是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也是语文教师的文化担当。

    (山东   林志芳)

    凸显年段训练重点的阅读课

    ——观张立军老师《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张立军老师上课如同一个大朋友和一众小朋友聊天,聊着聊着,一堂课就结束了。今天,张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把握适切,策略支撑有效,这种凸显年段训练重点的阅读教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堂目标把握适切的阅读课。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目标里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词句的意思”“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教材的编排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都以此为据。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目标。关于这一点,不仅在单元导语中有明确的提示(学习本组课文,注意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课后思考题中也有相关的设计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从题目的推想中知道,作者写了九个自然段全文共七八百字,都是在呼吁“保护地球”。张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且要求越读越快、越读越快,告诉学生“这就是浏览”。

    浏览结束,老师接连提出六个问题:

    ①看到“保护地球”,你马上想到的是哪个自然段?

    ②如果我说地球很美丽,你会想到哪个自然段?

    ③如果我说什么,你们会想到第二自然段?

    ④如果我说什么,你们会想到第三四自然段?

    ⑤如果我说什么,你们会想到第五六七自然段?

    ⑥谁会归纳,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逐一解答,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地球很美丽,地球很渺小,地球上的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我们要保护地球。

    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与联想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融推想、联想与概括为一体的训练,既直击了单元目标,又凸显了年段重点,非常巧妙。这种既教操作方法又给练习时空的做法,非常接地气。

    这是一堂策略支撑有效的阅读课。

    在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联想和推想”被确定为阅读理解策略。从建立概念到教方法再到用方法,本堂课阅读理解操作策略的建构一气呵成。

    值得注意的是,“推想”概念的建构从读课题就开始了:接着想下去,说下去,看到了课题里藏着的呼吁。进而,明确揭示:从课题想到没写出来的内容,从写出来的内容,看到藏着的内容,就是推想。

    在联想训练中,张老师先让学生看一组词,再把词语隐去,和学生玩起了游戏。老师问:“如果这些词语都不见了,只是一些人或事物,你还能不能想到其中的某个词语?”结果学生都能一一完成。进而教给学生:“看到这样的内容,想到那样的内容,就是联想。”同时又激励学生:“会读书的人,就会联想。”

    接下来,还把联想与推想的思维策略运用了在探究文本表达特点的学习中去。

    从以上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先经历演绎的过程,老师再归纳“联想”的操作策略,进而运用到自己的言语实践中去。这就像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孩子们在联想中学会了联想。

    张立军老师让阅读思维训练落地生根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重庆市  瞿 涛)

    让阅读课堂扬起思维之帆

    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我们多种版本的教科书都选用了这篇科学小品文,也有许多老师对这篇课文有过精彩的演绎。

    今天张立军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看到他别样的设计。他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阅读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生长,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阅读中绽放。

    一、联想内容,培养思维的敏锐度

    我们的语文教学最怕浮于文本语言表面,逐字逐句地读下去,文本的内容与表达上的特点在不经意间忽略过去。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作品,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和希望,这就需要培养语感,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这种对语言的辨识力和灵敏度,与学生思维的分辨力和敏锐度又是密切相关的。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他把语言的品读与联想、推想等思维能力的训练交相融合,形成对文本意蕴的深度体味,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锐度。

    在学生齐读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后,张老师便引导学生展开推想,体会文字背后作者的呼吁,揭示文章表达的意向。在学习文中的新词时,他的设计也别具一格,让学生读了“晶莹、和蔼可亲、慈祥……”等一组词语后,再出示“水晶球、人类的母亲、上帝……”等内容,回忆学到的新词,学生看内容联想词语,这样不仅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触摸内容的关联,还抓住了思维训练的重要契机,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一个词想到另一个词,从一个内容想到另一个内容,这便是联想,会读书的人就特别会用推想、联想去读书。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张老师依然重视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请看下面的一段实录:

    师:一看到保护地球这个呼吁,是不是也能马上联想到课文哪个自然段?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如果我说地球很美丽,你会想到——

    生:想到第1自然段。

    师:如果我说什么?大家会想到第2自然段。

    生:地球的渺小。

    师:如果我说什么?大家会想到第34自然段。

    生:地球的资源

    师:怎么样?

    生:地球的资源是怎样的?非常丰富。(教师指正后)

    生: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师:那我说什么,你们会想到567自然段?

    生:地球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生: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联想了解作者要说明的内容,再引导他们归纳。这样不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也通过内容的联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锐度。

    二、揭示矛盾,培养思维的深刻度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文本阅读的原始状态往往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入下去。这表明,他们没有找到引发思考的触媒。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文本语言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发学生产生疑问,深入探究。否则,思维就会停留在较浅层次,不能向纵深发展。

    在张立军老师的课堂上,当学生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老师让学生发现:在这么多的内容,哪个是最重要的内容?学生很快发现了课文最重要的内容是——我们要保护地球。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矛盾之处:课文写的重要的内容却只有一句: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再引导学生发现:

    师:作者写“别无去处”用了几个自然段?

    生:用了三个自然段。

    师:写“资源有限”用了几个自然段?

    生:用了两个自然段。

    师:谁能推想一下,作者本来是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怎么说了这么多的问题呢?推想一下作者是怎么想的?

    生:他要把原因写清楚。

    生:因为资源有限,所以要保护地球。

    生:因为有了很多问题,引起我们的担忧,所以呼吁才有用。

    张老师在课堂中抓住行文思路上看似不合常理的矛盾,引导学生用推想的思维了解作者的构思,从而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的状态。张老师的课堂还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想下去,把文中直接陈述人类对地球破坏的文本内容一一呈现,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重组阅读,引导学生谈感受,学生觉得生气、着急、害怕、恐慌,通过对文本这些语句的阅读,感受到这些直接陈述内容的弊端,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从而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三、关注联系,培养思维的宽广度

    一篇文章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只有通过联系、比较、思考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得其精髓,得其神韵。这样一堂堂课教下去,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他思维的关注面就宽了,就会建立起思考问题联系的观念、比较的观念。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得到提升,思辨的能力也将逐步提高。

    张老师的阅读课也十分关注课内外的联系、文本语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广度。在引导学生用推想的思维了解作者的构思时,张老师迅速调动学生的阅读和生活经验,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如果要呼吁戒烟,要说哪些问题?”“呼吁少开车,会说什么?”这样,学生对文本行文思路的认识与自身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交相融合、互相激发,既加深了理解,拓宽了思维,也利于在表达中的迁移运用。

    在引导学生发现转折表达的效果时,张老师的设计也是很有特色的,在学生发现直接陈述“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弊端后,他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师生对话,帮助学生关注文本内容的前后联系,关注文本语言的内在联系。

    师:如果我说我读的是地球。那你们你们读的是谁呢?生(犹豫)接下来说的是不加节制地开采,说的是?

    生:人类

    师:我读是地球

    生:我读的是人类。

    师:我读的是地球的无私。你们呢?

    生:人类的贪婪。这就是推想呀,推想文中没写的。继续说。

    师:如果我说地球是用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时间来说矿产资源的形成。

    生:人类一直开采,将矿物资源都开采完了。

    师:如果我说用一组数字来说矿产资源形成的不容易,那你会说?

    生:矿产被人类开采,消失得非常快。

    师:我有来源,你有去语。这一来一往这就叫对话。

    在师生示范对话后,张老师放手让学生同桌对说,在这样对话式的交流中,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并自然而巧妙地引领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内容的前后联系,体会作者表达的特点。这既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

    略显遗憾的是,这堂课缺少了学生的潜心会文。如果张老师能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不断关注这篇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独特性,用词的准确性,教学必将不断向思维的纵深掘进。

                                                           (福建省  陈朝蔚)

    训练阅读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听张立军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阅读素养的核心是什么?阅读思维,即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是阅读者在熟知阅读材料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心智,感知、理解、评价阅读材料的心理过程。阅读过程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思维,不仅在阅读感知中渗透着思维,阅读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操作,即使在记忆存贮编码中,在鉴赏评价中,都不能离开思维的活动。

        张立军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围绕“阅读思维”展开教学,挖掘文艺性说明文的基本内容和说明问题的构建思路,促进学生建立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联想和推想”的体认

    每个人的阅读能力是有差异的。阅读教学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参与一些阅读活动,经历一些阅读过程,获得一些阅读经验,形成一种阅读思维,从而缩小差异。张老师怎么做的呢?请看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1

    师:请读课题。

    生:只有一个地球。

    师:这样读下去,想下去,接着往下说,还会不会说?所以……

    生:要保护地球。

    师: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推想。从课题我们想到人家没有写出来的内容,从人家写出来的内容看出藏着的内容,这种思维就叫推想。

    师:你们看,我们从课题看出了呼吁——保护地球。

    【片段2

    师:请读词语。

    生:晶莹 和蔼可亲 自然资源 矿物

    恩赐   滥用     威胁   目睹

    师:大家再看一遍,争取记忆下来。

    师:词语消失了,眼前出现这些人和事物,你能不能想起相应的词语来?

    水晶球 人类的母亲 上帝

    水  森林  生物  大气

       

    化学品

    生:晶莹 和蔼可亲 恩赐

    自然资源

    矿物

    滥用

    师:从一个词到想到另一个词,从一个内容想到另一个的内容,这又是一种思维,叫联想。会读书的人就会运用联想和推想去读书。

    张老师以常态课教学中最习惯的方式进入,读课题推想文章表达意向,读词语展开联想触摸内容关联,让学生弄清了说明对象,检查了学习字词的情况,还明白什么是推想,什么是联想。这样的教学,深入浅出,非常巧妙。

    二、“联想和推想”的实践

    懂了不一定就会了,能力的形成强调反复的实践。说明文教什么?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强调: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张老师深谙此理,抓住这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的特征,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

    活动1.在联想与推想中抓住要点。

    师:一看到“保护地球”这几个字,我们就能联想到哪个自然段?

    生:第八九自然段。

    师:一看到“地球美丽”这几个字,我们就能联想到哪个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说什么想到第二自然段?

    生:地球渺小。

    师:什么想到第三、四自然段?

    生:资源有限。

    师:说什么想到五六七自然段?

    生:无法移居。

    张老师要求学生浏览全文,通过联想和推想整体把握说明要点,整合认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读文章不但要会推想会联想,还要会归纳。

    活动2.在联想与推想中挖掘行文思路

    师:哪个内容最重要?

    生:我们要保护地球。

    师:按理说,重要的内容要多写。可我发现课文只有一句话说了这个意思,其余写的全是问题。

    张老师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视野看内容的联系,用推想的思维看作者的构思,很轻松地弄清了这篇文章的说明思路。

    活动3.在重组与推想中发现表达特点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与孩子们学过的平实性说明文《鲸》在说明方法上是不一样的。张老师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一篇说明文的表达特点——大量使用转折,设计了两级台阶。

    1.通过重组阅读发现直接陈述的弊端。

    师:谁能推想一下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问题?

    生:原因,担忧,问题。

    师:文章有这样的句子,请齐读。

    生: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人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生:(略)

    师:读完这些句子有什么情绪?

    生:担心,生气,伤心,害怕,恐慌。

        张老师这样教,是为了让学生推想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揣摩表达有方法,效果非常好。

    2.通过推想语意发现转折表达的效果。

    朗读——还写了其他哪些内容?师生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对话——我读的是地球,你读的是人类;我读的是地球的无私,你读的是人类的贪婪;我读的是用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来说矿产资源的形成,你读的是人类开采矿产资源的速度极快。

    张老师和学生合作朗读,并将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不仅在引导学生推想语意,还在暗示转折的表达方式。

    让学生按照朗读——对话的形式同桌学习第三自然段后,师生再次合作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推想语意,让学生明白作者总是从希望说到现实,从美好说到残酷,从无私说到贪婪,从无私说到贡献,从假设说事实,从而发现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表达特点:大量使用转折,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从教案看,我觉得张老师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还是对阅读的理解,都是很有新意的,而且教学思路也是非常清楚的。但听了这节课后,总觉得有些不够劲。什么原因呢?问题或许出在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语言实践活动还是少了。看来,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领会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这个重要的课程特点。很赞同吴忠豪教授的一句话:针对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强调学生的实践性怎么都不过分。因为孩子学阅读学写作,主要是在实践中学习的,不是听老师讲的。

    (重庆市  王小毅)

    将情境对话进行到底

    ——虞大明老师《树上的那只鸟》教学赏析

    非常喜欢虞大明老师的课,从他参加全国赛课的《狼牙山五壮士》开始。这次非常感谢组委会的安排,让我重点学习他的《树上的那只鸟》,再次领略他大气与细腻、沉稳与诙谐、感性与理性相融的课堂风采。

    对话,是《树上的那只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色;对话,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节课,虞大明老师设置“情景对话”,让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展开充分有效的对话,符合文本特征,符合阅读教学规律,课堂非常精彩。

    一、让孩子在情景对话中激发阅读期待

    虞老师将《树上的那只鸟》一文拆分成三个部分,即散步对话、朗读日记和父亲欣慰三个部分,通过屏幕一部分一部分阅读。每阅读一部分之前,都创设情境对话、猜读与比较验证相结合,设置冲突,让孩子对阅读充满期待。

    比如第一部分阅读前:夜晚,一对父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好不容易见一次面,散步时会聊些什么呢?学生扮演父亲,教师扮演儿子,让学生体会到一般情况下父子之间的对话,无非是关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对话。文本是怎样写的呢?孩子十分好奇。

    再比如第二部分阅读前: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默默的、慢吞吞地走进屋里。虞老师从黑板左面走到黑板后面,又从黑板右边出来,学生顿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然后让学生猜故事有可能会怎么发展? 学生很自然会想到父亲生气,儿子安慰爸爸,最后爸爸原谅儿子等事情。文本会是这样写的吗?一下子调动起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孩子兴趣盎然,无拘无束,创意无限。

    二、让孩子在情景对话中习得阅读方法

        虞老师分部呈现文本,让学生自读自悟,有时间保证,有台阶设置,有充分对话,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不知不觉习得阅读方法。

        比如第一部分自主阅读,让学生经历三个挑战——

    挑战一:能将这9个自然段浓缩成一两句话,概括地说说,就说明你基本读懂了。

    挑战二:能用合适的词评价文中的儿子,说明你读得比较懂了——哪些描写让你有这样的感觉?(感叹号与破折号;“听到没有”;“声音越来越大”)

    挑战三:能扮演好文中的儿子,说明你完全读懂了。(教师演父亲,学生演儿子,情境对话)

    情景对话中,不用老师提醒和指导,学生能准确读出儿子回答的语气,读出儿子的形象,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老师适时点拨:写好人物的语言,用好标点符号就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再比如第二部分自主阅读,仍然让学生经历三个挑战——

    挑战一:将这4个自然段浓缩成一两句话。

    挑战二:在这段文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父与子的对话,你们是怎么读懂的?(抓住关键词:耐心、高兴——爱)

    挑战三:我们能一起努力,合作还原这段充满耐心和爱的对话吗?这回我演儿子,你们演我的父亲,好吗?

    师生合作情景对话,适时点拨“表情”及“语气”,读出了父亲的形象。

    三、让孩子在情景对话中强化阅读体会

    虞老师在最后安排了文本补白和拓展阅读,其目的是强化阅读体会,升华情感,可大家都你觉得有些牵强。

    我想,是不是可以删掉文本补白和拓展阅读,在师生合作情景对话之后,让学生动笔写写25年前的父子对话。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次来写,要求从标点符号、语言详略、说话语气三个方面突出父亲的形象。因为从文本详略看,25年后的对话写得具体,25年前的对话写得概括。教学策略可以是具体语言概括化,概括语言形象化。通过写话,感受本文对比的表达特色;最后再次进行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父爱,懂得感恩。

    (重庆市  王小毅)

    让“那只鸟”再飞一会儿

    ——学习虞大明老师《树上的那只鸟》一课的“传道”艺术

    大明老师的语文课像一只鸟,飞到了每个学生的心里,也飞到了听课教师的心里。

    读《树上的那只鸟》,我们会感动;听了大明老师的《树上的那只鸟》一课,我们也许更感动。让人感动的语文课无疑走向了成功,而大明老师的独特与丰富,又让这堂课充满了语文的味道。

    读懂“父爱”,打动人心,是大明老师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他在教学目标中如是概述:以“父爱”为主题,立体构筑教学内容,让孩子感受父爱的“深沉”、“博大”与“隽永”。教学指向清晰,教学内容明确,学生读书做人,老师教书育人。

    一、这样的教,有眼光,是大明老师的“有意为之”。

    《树上的那只鸟》极像微型小说,其塑造的父亲形象看似普通,却极不寻常。把“父亲”作为文学母题的,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少之又少,除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外,我们几乎想不起还学了什么课文。这也从另一侧面见出大明老师的视野与眼光。

    比课程更需要“父亲”的显然是我们的孩子。大明老师引用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孩子的成长需要“依山傍水”。如果说“慈母严父”在以前还较为常见,也多为世人接受、践行。时至今日,慈母不缺,虎妈也多,唯独有关父亲的话题,这些年来似乎越来越式微。父亲的形象,在越来越多孩子的眼里开始模糊。对照文本,这样不厌其烦教“树上的那只鸟”的名字的父亲太少太少了。孩子学这篇课文,不会因此多一份父爱,而是对“父亲”的形象乃至价值、意义生出一点认识。毕竟,在座的很多孩子就是未来的父亲。至少,绝多数孩子会因此对责任,对长大有自己的一些思考。

    大明老师的有意为之,也体现在课文上完后的“拓展”上。几位专家都点评这有“添足”“续貂”之嫌疑,从学生立场来看,这显然值得商榷。我极为欣赏漫画环节以及大明自己的散文《我的父亲》,这里面就有大明老师对“父亲”形象的理性认识,融合着他要传达给学生的人生经验,其中的“斥责”乃父爱的一部分等都是让人击掌的设计。当然,从教学目标出发,有关“母亲”的文字与认识,拙见可以删去。

    因了这小说,因了这语文课,孩子精神方面的成长变得迫切,自然。这便是语文的价值。而这,恰恰需要老师的匠心。

    二、这样的教,讲艺术,是大明老师的“有心无痕”。

    如前辈周一贯先生所言,我们都很喜欢大明老师的课。课如其人,大气而明朗。找到方向是眼光,带学生到达,其间的方法、路径却需要艺术。大明老师的课有心而无痕。

    1.充分利用文本特质

    我以为大明老师是把《树上的那只鸟》当作微型小说的。他像一位高明的裁缝,总是看料裁衣;他也像一位了不起的厨师,总是看菜下锅。

    一是借助形象。本课“道”的渗透是学生通过认知父亲”形象来完成的。前半部分,学生通过读感到“父亲”的衰老,甚至木讷;学了后半部分,借助25年前的发黄的日记本,却惊觉“父亲”的可爱可敬。大明老师始终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感知形象。记住形象,就省却了说教,就避免了告知,就拒绝了乏味。

    二是利用悬念。悬念是《树上的那只鸟》这类微型小说常用的手法,我们不用教五年级学生“悬念”,但教学却可以因此而增加波澜,添些生趣。大明老师显然是高手,前半节课,他只带着学生读前半个故事,即父子相见,父问子答。学生读了,自然奇怪,急于看后面故事的发展。大明老师让学生猜想,再呈现下半个故事,吊足了学生阅读的胃口。这是懂孩子的心啊!

    三是妙用巧合。课堂上,学生围绕25年前,父子关于“树上的那只鸟”的25次问话,进行多种形式的对话。先是学生同桌对话演一演25年的这一对父子,然后是指名表演,学生人人参与,个个表现,从指名表演的两对同学来看,他们从神态等方面对课文空白进行了个性化创造,合情合理。大明老师之后扮演孩子,让学生做25年前的父亲,一口气进行了6次对话——尽管与25次还有相当距离,但是学生群情激奋,他们已经进入课文情境,对“父亲”形象的想象、体味跨入了新的境界。因此,接下去感悟“儿子读懂了什么”时自然百感交集,答案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了。

    2.遵循阅读学习之路

    阅读教学需要育人,需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其独当之任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目标精准。大明老师把本课阅读能力的重点铆定在“关注重点词句及标点,边读边悟”上,符合文本特点,也切合四年级学生学习实际,可以让孩子们“跳一跳摘到桃”。学习中,学生对父子的评判的确基于文本。如体会儿子的“不耐烦”,学生在朗读品味中就完全抓住了人物话语的细微变化,包括作者使用了感叹号、破折号等。

    阅读训练过程完整。如果从能力角度作分析,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评价以及迁移等四种能力。在大明老师的这堂课上,学生的阅读由浅入深,可以说,认读及理解是本课学生发展的主要能力。学生自由浏览全文,是认读。接下来的“闯三关”有概括故事内容、评价人物以及表演朗读等,就涵括了理解、评价等能力的要求。整个过程,学生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读懂内容,评判人物,实践活动充分,也很深入。这是“读进去”了。

    完整的阅读过程还包括“读出来”。大明老师在“读出来”上有两处设计:一是写话练习,补充父亲25年前的日记;二是围绕“儿子一下子懂了许多,儿子到底懂了什么?”,学生进行交流。第一处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父亲的“耐心”“宽容”等进行自由想象。结果,学生想到了换尿布、大雨送伞等生活故事与细节,这是文中父亲的做法吗?一定是,当然也可能这些孩子自己父亲的做法。所以,我们说,这里的写话,既需要学生理解,更需要学生将日常认识与经验,包括语言等实现迁移。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学生的答案很多,既有“我的父亲这么耐心对我”、“小时候,父亲多么关心我”、“父亲付出了那么多”等想法,也有“我们要孝敬父亲”、“父亲有老的一天,当他一个问题问我100遍时,我也要耐心”这样贴心的回答。应该说,这时,学生已经“走出了”文本,在学习吸收作者的思想观点,用以改造自己的观念,影响自己的生活了。这就是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了。

    不是告诉,更不是说教,而是一步一步,精心设计,用语文的方法,让学生真学,真写,真感悟,真感动,从而取得真进步,获得真成长。如是,孩子们就在一堂堂语文课上健康、茁壮生长,长成每一个自己!

                                            (上海市  谈永康)

    捧起心里的语文书

    ——虞大明《树上的那只鸟》教学赏析

    听虞大明的课是一种享受。正如周一贯先生的评价——“课如其人,(大)气(明)朗”。大明老师的课,总是那么富有开拓精神,使人耳目一新,同时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明老师说,每个学期,孩子的手里都有一本语文书。但如果仅有这一本书,那是远远不够的。老师的语文书,不应只拿在手里,还应当捧在心里。于是,就有了《树上的那只鸟》这一篇教科书上没有的课文。

    那么,大明老师是怎样“捧起心里的语文书”的呢?

    一、研究儿童——读懂儿童的需求

    细节一:“空空的桌面”。上课了,我们发现孩子面前的课桌上空空如也,没有教科书,也没有课文纸。课前,学生与所学课文零接触,保持了学习内容的新鲜感,同时也带有一份神秘感。既保护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也避免了学生预读后“感动过了”的现象。

    细节二:“文本逐步呈现”。教师采用了屏幕呈现与纸质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将文本截断,逐步呈现。课件上,第一步呈现的是故事背景:夜晚,一对父子在院子里散步;第二步,呈现的是当天晚上,父子俩关于“树上的那只鸟”的对话的场景;第三步,呈现的是父亲拿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本,回忆25年前父子俩关于“树上的那只鸟”的对话的场景。这不是为了让孩子猜测而故弄玄虚。先品读当天晚上父子的对话,面对父亲的4次重复发问,儿子的不耐烦似乎是正常的反应。在学生拥有此种心理感受的基础上,再呈现25年前“儿子反复问父亲同一个问题”的那段对话,让所有学生倍感意外,从而滋生内疚,达成了震撼的效果。

    细节三:“闯三关”。第一关:把屏幕上的九段文字浓缩成两三句话;第二关:用合适的词语评价文中的儿子;第三关:演好这段对话。尤其是第三关,大明老师放下“师道尊严”,示范扮演儿子,对着孩子自然地叫出“爸,……”然后学生分角色扮演,想象故事情景,表演这段对话。虞教师巧妙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符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孩子们的兴趣自然激发了出来。

    二、研究语文——读懂语文的本真

    细节一:“小标点,大滋味”。我们来看这个片断:

    师:第二关,如果你能用比较合适的词语,来评价文中的儿子,说明你就读的比较懂了。你会怎么评价这个儿子?说说看。

    生:我会评价他“没有耐心”。

    师:能找到文中的那个词儿吗?找一找。

    生:“不耐烦”。

    师:仔细看看这段文字,你从哪儿看出这个儿子“不耐烦”“没有耐心”了。

    生:我从第8自然段,“乌——鸦”看出来的。

    师:你为什么把“乌——”字读的拖长了?

    生:因为“乌——”字后面有一条线。

    师:那条线叫什么?

    生:破折号。

    师:你很会读书。(面向众生)他关注到了标点,破折号在这儿表示“乌——”字要读得延长。不错。

    生:我注意到第8自然段“乌——鸦!!”后面有两个感叹号。

    师:好,感叹号让你感觉到儿子此时——

    生:不耐烦。

    师:你也不错,关注到了感叹号。

    生:第8自然段里,他一共说了3次乌鸦,最后一个乌鸦拖长了。

    师:这是从儿子说的话里感觉到他不耐烦了。还从哪儿感受到?

    生:第8自然段中“听见没有”这四个字。

    师:我们来关注一下儿子的4次回答。第一次,第二次,什么标点?

    生:句号。

    师:第三次回答开始,用了(感叹号),还用了(破折号),让我们感觉到了儿子的不耐烦。可见,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写好对话,写好标点,就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

    小小的标点,品读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细节二:“想像写话,感受父爱”。

    师:在父亲那本发黄的日记本中,记载着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尤其是记载着与儿子有关的点滴。相信你能通过相像,将自己当作那位父亲,再写出一则这样的日记。打开练习纸,发挥相像,写一写。

    【写话练习】今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相机指导:你是个很关心孩子的父亲……你是个慈祥的父亲……你是个相当有耐心的父亲……日记不在于长,在于用心去写。

    师:老师请三位父亲把日记读给我们听。

    1:今天天气十分的好,我抱着才一岁的你,正给你换尿布。十分钟拉一泡,赶着换尿布都不够。(生笑)就在换的时候,又来了。换了多少次都记不清了,可是我还是十分耐心地给你换尿布。

    师:谢谢爸爸,不厌其烦地给我换尿布。(生齐笑)

    2:今天天气很好,我正要出去,可是你老是问我:“天上那是什么东西?”问了有100遍,我还是耐心地告诉你。

    师:你告诉我,天上那个是什么东西?

    2:那是太阳。

    师:我问了100遍?爸爸,对不起。(生又齐笑)

    师:我发现了,儿子特别爱问问题。有没有写的跟他们不一样的?

    3:今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的儿子还在外面玩。于是,我赶紧拿起伞,冒着雨,去给儿子送伞。回来的时候,全身已经都湿了。

    师:谢谢爸爸。爸爸,别念了,因为,你的儿子早已经泪流满面了……

    潘新和教授说:“一切没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都是耍流氓,都是谋财害命”。这话虽然让人觉得有点绝对化,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呢?这里,大明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寻找好读与写的契合点。大明老师这一课堂小练笔,看似简单,但实是一处精到之笔。它妙就妙在选在了情感的喷发处,选在了文本的空白处,选在了技能的迁移处。

    三、观察生活——读懂生活的真谛

    拓展阅读中,大明老师出示了自己写的《我的父亲》片断:

    初到杭州,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大开眼界:有太多好玩的和好吃的。因此,五块钱很快就“吞”进了我的肚子。傍晚回到家中,父亲询问起五块钱的用途。我如实作答。我记得,父亲一贯乐呵呵的脸顿时严肃了:“光顾着自己快活,你想过你奶奶吗?你想过你妈妈吗?你就不能给她们也买点什么!”我低着头,泪水不由自主地滴落下来……后来,我渐渐长大了,父亲经常夸我是个孝子。我知道,这绝对跟小时候父亲的那次责骂息息相关。短暂的痛能时刻提醒我:心中要装着他人。

    在这个故事当中,父爱就是严厉的责骂。

    接着,大明老师介绍了一组漫画《父亲和孩子》,在这组漫画中,父亲为孩子洗玩具而举着莲蓬头,让孩子骑在肩头观察蜘蛛,在孩子床前站岗,让孩子趴在自己肚子上,逗孩子开心,跟孩子谈心……老师小结:父母之爱,有时是暖暖的叮咛,有时是严厉的训斥,有时是轻轻的抚摸,有时是静静的拥抱,有时是喷香的饭菜,有时是崭新的衣裳……总之,父母之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最后,大明老师提议:我们每个人准备一本日记本,从现在开始,用这本日记本去记载父母关爱你的点点滴滴,以后用心去回报。

    大明老师用描写亲身经历的文字、直观形象的图画,带着孩子一起观察生活,从中让孩子们读懂生活的真谛。

    当然,大明老师这节课的亮点远不止此,比如,巧用“转场”,虞老师表演完文中的“父亲”后说:“现在,我该进屋了。”说完绕着会场的黑板转了一圈,出来说:“现在,我是大明老师了。”学生会心地一笑。过渡自然,不露痕迹。鉴于篇幅,不再一一细述。

    提一点建议供参考:课堂中拓展阅读要有度。虞老师在课堂结尾用了近十分钟时间进行拓展阅读,介绍了四年级下册的一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又介绍了自己写的《我的父亲》,还详细介绍了一组漫画《父亲和孩子》。一方面形成了“拖堂”,影响了孩子按时下课,另一方面,反而冲淡了语文味。如果删减掉拓展阅读三分之二的内容,抓住文本,引导学生把儿子的前后态度对比一下,比较一下儿子问话的次数,比较一下儿子的行为,比较一下儿子的情感,那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可能会更深刻。

    (江苏省  孔令权)

    能有机会听戏的小学生是多么幸福啊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大家都很在乎龟兔的输赢。就竞赛而言,所谓输赢是以到达终点的所花时间长短而定的。该故事中,兔子输了,乌龟赢了。我想问的是,乌龟到底赢了什么?兔子到底输了什么?就人生而言,人无论贵贱,其终点都是一样的,都会不约而同地到达那个终点。很有意思,现在流行一个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更是匪夷所思:孩子的起跑线在哪儿?这个问题很不确定的,有着很不确定的答案。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问老人家:“您这辈子,最得意的是什么?最需要汲取的教训又是什么?”我多么希望老人家能给我一些些指引。很遗憾,我至今为止都未能如愿:老人家们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次,一位老德育专家对我说:“小夏,我有张纸条给你,请你抽个时间来取。纸条上面写了几句话。”我喜出望外:我的人生之谜终于有了第一个可靠的答案了!你一定想知道,这张纸条上到底写的是什么。遗憾地告诉你,我到了老先生府上去取纸条的时候,老先生爽约了。他闭口不提纸条的事情,似乎未曾说过纸条的事情。我在想,我的态度是不是不够诚恳?后来,我又去了多次,老先生再也矢口不提那纸条的事情,反而跟我聊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后来我太忙了,等着我去做的重要的事情太多了,我几乎把纸条的事情给忘却了。我至今未能在老先生那儿领到那张纸条。我想我一定会有时间去取的,让老先生等等吧。后来,我很多次在餐厅里碰到这位老专家,都感到不好意思。他不再提起纸条的事情,我似乎也能够原谅自己的失礼和迟钝了。反正老先生的身体还健朗,他会有耐心等我的。

    何夏寿老师在49日千课万人现场展示了现代革命京剧《智取威虎山》戏曲教学成果(以下简称《智》课)。其亮点很多,极具挑战性的是,小学生尝试戏曲唱词的写作。我有幸观摩了何夏寿老师的《智》课。

    何夏寿老师关注的,主要不是戏曲阅读和写作能力,而是通过戏曲唱词的尝试性写作,激发学生对于接触戏曲的兴趣和性情,培植其信心。何谓接触戏曲的性情?就是慢慢地饶有兴致的欣赏、把玩的情趣。这种性情,无需培养,儿童本来就有的。成人只需要给孩子留出这个时空,就可以了。这可不简单。

    何夏寿把刚性显性即效目标训练与柔性隐性性延效目标,巧妙地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二者非但不相冲,反而很和合。这种技术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关注到,何夏寿的戏曲探索,在技术路径上,有一以贯之的核心追求,那就是把刚性显性即效目标训练与柔性隐性性延效目标,巧妙地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使得这种整合性课程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了适度的开放性,又有了可能性。这正是课程生态所追求的核心价值。

    我们一直在倡导语文课程的文字、文学、文化多重功能。如何实现这种整合性功能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小语界。何夏寿的探索无疑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多尔曾概括了开放性、多元性、生成性和严密性的四性原则(待查证)。前面的三性,涉及可能性,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却是极不确定的。严密性则确保了一种课程领域的边界和可行性。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学校课程探索中,戏曲具有开放、多元的可能性。小学课程如何整合,其路径若何等问题,正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一节课,不可能有很多的训练点,训练点只能有那么一两个。何夏寿的大胆取舍和睿智裁决,颇具创新意味。

    一节课训练点有限,要想容纳和隐含多种可能的目标追求,需要我们处心积虑的选择。这种选择,应该给学生非常明确的指示。如,何夏寿《智取威虎山》一课,其显在的核心训练点就是,尝试写作戏曲唱词。这一点,非常显在。

    尝试写作戏曲唱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不可能?一般而言,这是万万不可能的。何夏寿的课堂探索,不是要培养剧作家,而是要回答语文课程的文化难题。

    何夏寿《智》课与《草》课的课路,非常相似。其中有一个环节几乎是一样的。就是把戏曲唱词转换成有韵律的散文,然后请学生把它还原成唱词。

    何夏寿是通过刚性显性即效目标训练,去创造柔性隐性性延效目标。即通过戏曲唱词的尝试性读写,激发学生接触学习戏曲的兴趣,培植其信心。其落脚点在后者。然而,没有前者的尝试,后者就要落空。戏曲唱词的尝试性读写,是手段;激发学生接触学习戏曲的兴趣,培植其信心,是目的。二者或可以互为手段目的。

    这是一种经历,一种文化的初旅。其种子将突兀地栖息在儿童性灵的一隅,她会生长。这是一种记忆,中国儿童必有的文化记忆。华夏文化由此可以得到传承和创新。

    《草桥》一课,孩子们记忆深刻;《智取》一课,孩子们记忆深刻。这些意识深处的突兀的记忆,显著地表明了华夏民族的文化身份——文化行为、文化意识、文化爱好、文化旨趣、文化偏好和文化存在感。快乐的时候,忘形得意地来那么一两句;痛不欲生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唱上一段。这就好了。这些记忆,伴随人的一生。人总得有些这样记忆、爱好和能力,否则,人生就会非常枯燥。

    一直以来,我对于小学生戏曲教学有着浓厚兴趣。我清晰地记得自己童年时期的那些看戏的场景。可是,我与戏曲的阔别,竟然长达30多年。这种文化的撕裂,是惨烈的。这种文化断裂感,我相信同辈人都有体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戏曲再次邂逅。那是2010年的春季。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武汉市汉剧院院长王荔女士,在武汉剧院,表演了她的鼎盛之作《宇宙锋》。我应邀前往观看。7点进剧院时,人潮涌动,市声喧哗。从剧院出来的时候,夜色阑珊,人车稀少。霓虹之下,近百年前遗留下来的西班牙、俄罗斯、英吉利、法兰西等各式欧式建筑,赫然在目。我恍若隔世。

    然而,余音绕梁的《宇宙锋》让我稳了稳神。

    《宇宙锋》是京剧的扛鼎之作,表演难度很大。《宇宙锋》又是汉剧的标志性作品。其中很多念白和唱段,都是用黄陂腔(武汉话的来源之一)唱出的。《宇宙锋》里的京汉语言杂交,表明了这两个剧种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联系。

    《宇宙锋》里,有很多高频度高密度高难度高强度的碎步,对演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稳定性和戏感有苛刻的要求。陪同观看的朋友告诉我,王荔院长为此付出了代价。

    《宇宙锋》里的慢板很慢,快板很快,交相杂糅,频密转换,对于演员肺活量及其声气、气息运用,有苛刻的要求。这只是一场折子戏,就用了近四个多小时。对于演员来说,其体力和心力的付出,是可想而知的。

    《十五贯》,大家可能知道。这是汉剧的普及型剧目,雅俗共赏。其中,那个丑角,尤其给人留下了诙谐滑稽的印象。这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已经过去了30多年。《十五贯》,是描写农耕时代市井巷陌的生活百态,《宇宙锋》是描写诸侯将相上流生活的爱恨情仇。

    《宇宙锋》的这种审美冲击力,来自于文化的隔膜和断裂。

    其中有个情节说到了贪官。王荔女士,特别临场发挥一番,颇有戏剧性。

    中国戏曲是情感性的,类似于意识流等表现手法,并不强调情节的完整性。
    但故事性还是很强的。这个故事需要观众去建构。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性也很重要。

    其中有大量的故事留白,就给观众留下了极大的鉴赏空间。

                                                             (湖北省  夏家发)

    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的才艺

    ——评何夏寿老师《智取威虎山》

    戏曲行语中有“艺多不压身”之说,我想化用一句——“才高更便教”。

    相信,教师才艺更方便施教,这不会是一个谬论。

    语文教学不拘泥于教材,其具体体现除创造性使用教材外,还在于可以开发教学内容,将更有利于扩大学生学习语文视野的教学资源引入语文课程。

    无疑,何夏寿老师的《智取威虎山》这样的课。值得注意的是,本课的教学文本是被称为“国粹”之一的京剧。京剧是戏曲一种。

    戏曲入小学语文课,且不是作为教学事件中的一段小插曲,而是作为教材(课文)——学生学习的文本,则的确前所未有。

    为什么?

    戏曲教学难。

    为什么难?

    一方面,作为传统文化之一,戏曲的“传统”属性自然取自时间的安排,时间裹挟下,戏剧的表现形式、表达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人群都方发生了天然的变化。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戏曲的“民间”属性来自于区域文化的直接介入。不同地域的习俗、风情、方言,甚至人文特征都融入到戏曲之中,这为普适性强的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

    但戏曲的确是一种具有教育人的功能的文化遗存,语文教育如果因其难而不值,的确留些遗憾。

    所以我想,何老师本课最大的价值首先在于他“做了”。

    显然我对何老师本课的论评不在于此。我是沿着何老师为什么开发,怎样开发的个例,希图能为教师开发类似语文课程资源带来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戏曲的语文教育价值

    像何老师本课开课环节的认识戏曲文本形式一样,戏曲主要有“白”和“唱”两种人物语言形式。而这两种语言,都具有“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作用,因此戏曲的语言必须具备动作性、性格化、凝练性、口语化四大特点。

    学习戏剧人物语言,更能让学生感受人物语言的魅力,为学生进一步“语用”提供视域的开阔。

    显然,在戏曲中,“白”和“唱”又不一样,戏曲行语中的“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即表达了他们各自分工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何老师本课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把重点倾向于“唱”,在学生默读、师生对读、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之后,剪接16处杨子荣的“接唱”于一体,让学生充分地读,最后创写杨子荣的“唱”——“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段,显然何老师认为“白”通俗人易懂,且有学生分角色的“读”(“念”)的过程,而“唱”因其较难和更具有表现力,所以也更具课堂出彩的可能,因此强化“唱”——连读“接唱”、创写 “唱”、学生试“唱”、教师范“唱”。

    我以为,基于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让学生感受语文有这样一种文体,这样的文体原来可以唱,唱出来原来这样有趣……这样的目的,本课无可厚非。

    但遵循戏曲文本的特点,依然在课堂中有必要体现,这样“骨”“肉”才不分。

    “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活不惊人”:戏曲教学的教学论质感

    这三句戏曲行话一读就明白。无须赘述。

    而因为这一戏曲原理,我们在用之教学时,必然要注重“情”“理”“绝活”的等戏曲元素,只有将这些元素化为教学文化,才能“以文化人”。

    《智取威虎山》的“情”是什么?“理”是什么?“绝活”又是什么?

    我想这是何老师设计本课首先考量过的。

    在课堂上,何老师让学生简述故事情节后,着重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白”“唱”感知会情会理,杨子荣语言的机智、意志的坚定和对胜利充满的信心,座山雕的阴险、狡诈、贪婪等,及时感知想象,也是领会剧情和剧理的依据,而教师相当精彩的范唱,更体现出剧本本身蕴含的“绝活”和课堂语境中教师才艺的“绝活”。

    当然戏剧表演之“绝活”还体现在所谓“一动一转、一走一看、一扭一帆、一招一闪”等,但课堂教学活动不是戏曲表演活动,可以偶尔展示“绝活”,绝不能冲淡课堂本身应该有的听说读写活动的质感。我以为,这一点何老师拿捏得相当准确。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教学内容开发与教师独特才艺

    这句戏曲行语显然说的是教师开发教学内容与自身特长的正向关系。本不该赘述。但我依然要先说说何夏寿老师精于戏曲的事实。

    在他的《爱满教育》一书中,有两个章节说道了自己五岁的时候随父亲看戏的经历,以及戏迷父亲又如何以戏说人生、说教育。

    显然何老师敢于开发这样的课,正是有“幼时功”这个底子,有了这个底子,我们自然看到了何老师课堂上京剧唱功的纯正。

    我这样说,到不是说没有“幼时功”的教师在续后的才艺精进后,就不可以开发相应的语文教学内容资源。我想说的是,某种爱好和早期才艺经历或许正是你开发语文教学内容资源的可靠途径。

    并且,我更想说,何老师此课,或许就是当年戏曲经历的延续,而读过何老师《爱满教育》的人,在回顾此课,一定会跟我一样想到那句诗——“当时只道是平常”!

                                                      四川  余小刚

    开发者   促进者    探索者

    ——听著名特级教师何夏寿老师执教《智取威虎山》有感

    何老师上场了。他迈着独特的步子沉稳又信心满满地走向讲台。他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显得书卷气十足,他身穿藏青色的西装显得从容优雅,眉宇间自有一种风度,举止里自有一股气场。笔者还是第一次听他上课,也不由被他触动。以前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了解到他的一点成长经历,深为他的事迹感动。课如其人,课还没开始,内心就充满了倾听的期待。这次他执教的是《智取威虎山》,是自己精心选择的课外文本,形式很别致,是一个京剧选段。课上,何老师巧妙引导学生深入戏曲文本,与经典相遇,与戏曲结缘,与语文交心,在读、说、思、听、视、写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拨动学生柔软的内心,让语言的魅力与情感的张力交相辉映,精彩纷呈,亮点多多。透视这堂课,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好“自己”呢,笔者不由深思。主要的体悟如下:

    一、让自己成为课程切实的开发者

        语文课改给了广大教师开发课程的自由,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教师可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有效的开发,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何老师有鲜明的课程意识,他自觉成为课程切实的开发者。他热爱戏曲,身处于地方戏曲资源异常丰厚的吴越大地,戏曲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却又面临断层之忧,而戏曲文本也恰好是当前语文教学教材建设中的一个短板。纵观当前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戏剧文本寥寥无几。何老师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这一不足,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开发课程资源,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铺就了另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真如著名特级教师黄国才所说:何老师“把个人戏曲爱好同语文课程的‘公共理性’巧妙结合。”本课中,他精选的现代京剧选段《智取威虎山》就很有特色。它是戏剧精品,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惊险,文本语言生动,思想内核又高大上,选作教材较为适宜。何老师可谓慧眼独具。

    二、让自己成为课堂真正的促进者

    如何上好语文课?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笔者的回答是教师必须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促进者。至今,语文课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尚未根本性改观,原因就在于不少教师还缺乏有的放矢、依学定教,巧拨妙点、灵活生成的推进和点燃功夫。且看何老师促进本课教学的几着妙招:

    1.以体引读,兼顾言意

    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戏曲剧本则是一种典型的文学样式,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何老师在引入新课的学习之后,就结合年段和学情引导学生层层感悟戏剧文本的基本特点。先是通过概括主要内容引导把握剧本的内容特点,接着通过选取片段通过不同颜色的标注观察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剧本的形式特点,进而指出唱词是戏曲剧本最明显的特点,这为下文的学习作出了很好的铺垫。他努力用浅近的语言把深奥的专业术语改写得通俗易懂。之后,他围绕剧本体式对剧本的阅读方法进行点拨指导,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白和唱词在多层次的角色朗读中感受、揣摩、体味人物形象特点,走近、走进人物各自的内心世界。在这儿,何老师充分关注文体特点,紧扣文体组织教学,引领学生观察明体、朗读悟体,用语文的方式学剧本,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意。

    2.以点带面,删繁就简

    戏曲剧本值得学习的“点”有很多,何老师没有面面俱到。他深知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必须讲究内容的取舍,必须删繁就简。本课中,他精心选择了一个内容“点”。聚焦唱词学习,以唱词为突破口,重锤敲击,一步步体会唱词的特点和在剧本中的作用。重点体会了接唱唱词在剧本中的新鲜别致,这也正是该剧本独具的特色。何老师可谓抓住了要害。他先是播放视频引导感受唱词,接着结合接唱唱词通过改编、朗读、叩问、比较等多种方式体悟唱词押韵的特点以及对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独有作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还引导学生关注唱词中的标点符号,真是丝丝入扣,有条不紊。何老师这样的教学胜在以简驭繁,重点突出,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走向深入。

    3.以读促写,重视练能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此为旨归,课堂重视练能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和反正。写作能力则是学生关键能力,理当突出。在学生对唱词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之时,何老师结合剧本片段结尾引导学生及时补写唱词,进行小练笔。他先是拓展出示用白话文改写的反映杨子荣献出宝图后的一段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思考用何种唱词方式改编唱词,继而出示练笔要求:1.简洁明了;2.字数相等;3.句尾押韵。接着让学生实际练写并交流表达,进行评价激励。在这里,何老师练笔内容的设计适宜适度,练笔时机的选择恰到好处,练笔方法的采用铺垫得当,练笔要求的出示清晰明确,达到了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4.以情激趣,无声熏染

    语文有丰富的人文性,戏曲又是典型的文学样式,它以形象说话,以情动人,何老师深谙此理。但戏曲与当下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何老师勇于挑战自我,努力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一步步拨动学生的心弦,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课始,他用深情的话语向学生介绍戏曲,并现场范唱一曲,清亮柔美的唱腔迅速把学生的情感点燃起来。课中,和学生的合作朗读声情并茂,课末,练笔之后再一次的范唱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身心愉悦,一步步亲近文学,在长知练能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熏染和审美体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魏星说:“有效的语文学习是从惊奇感开始的。”笔者深以为然。

    三、让自己成为课型有益的探索者

    有追求的语文老师除了要把每节课上好之外,还应思考如何积累自己的课堂案例,形成自己的课型范式,打造课型特色,逐步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亮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在这方面,何老师也给予我们以启示,要让我们自己成为课型有益的探索者。他在亲身实践剧本教学的同时,也在努力建构适合自己的课型范式,逐步树立自己的风格特色。如何进行剧本教学,由于教材文本的缺位,这方面的成功探索少之又少,至今恐怕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属大有可为。何老师算是一位先驱者。透过这节课,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何老师剧本教学的脉络和秘妙:1.设境激趣,引入新课;2.整体感知,关注文体;3.阅读实践,体悟形象;4.总结拓展,领悟表达;5.读写结合,迁移运用。笔者以为,这是符合小学生剧本教学的规律的。

    总之,何老师的这堂课带给我们的体悟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师只有让自己成为课程切实的开发者、课堂真正的促进者、课型有益的探索者,才能真正做好“自己”,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敞开一片碧蓝的天空。

    (江苏省   居文进)

         

    ——王红老师《古诗两首》课评

    老子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意思是,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而“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教育有其“常”,需要坚守。小学古诗教学有其“常”,不能因时代变化、时间流逝而要“推陈”,不要因“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这“革”那“命”而失去它。“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强调如何朗读,是“常”;“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多读,是“常”;“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强调读得多,是“常”;“一切景语皆情语”,强调把握意象和意境,是“常”;“切问近思”,强调质疑与思考,是“常”;“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强调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是“常”;“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强调生活与阅历的重要,也是“常”。现代小学古诗教学常见的读读、背背、议议,是“常”;“初读——细读——解读——品读——研读”这一常见的教学步骤,背景知识、认字写字、炼词名句、熟读成诵、诗意理解、言语训练、资源拓展”这些传统的教学元素,平实有效,容易操作,也是“常”。我们坚守了这些常道,便是坚持了古诗教学的根本,便是遵行了“大道”。

    平实、高效,是王红老师的教学主张和风格。我们且通过王红老师今天《两首古诗》的教学来简要欣赏一下她是如何守“常”、如何“出新”的。

    一、一曲未唱先有情。王老师的导课家常而清雅,“直”径通幽。她就地取材,结合杭州最近连日下雨,让学生谈谈对雨的感受,而后引入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中的名句:“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学生通过注释,轻松理解这四句话的意思,初步感知了古代文人雅士在不同季节的雨中闲适、雅致、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为两首诗的学习创设恬淡的情境氛围,暗示了两首诗相似的内容与诗情,为突破教学难点做了无痕的铺垫(学习古诗的难点之一就是古诗所表现的是远离现代的生活,学生陌生感强)。

    二、一字染绿万畴波。朱光潜说:“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这里的“思索”就是引导学生沉潜其间,细细品味,推敲、揣摩真意。《约客》一诗中“闲”字,为全诗的诗眼和灵光,使全诗境界全出。教者于是抓住这一“闲”字,大做文章:第一步,发散思维:诗人没有等到客人,当时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学生多元解读,老师选择四个学生的答案粘贴在黑板上:焦急、孤独、担忧、失望。第二步,让学生说说每一种心境的原因。第三步:()敲棋子落灯花。根据感悟到的心情,引导学生在括号中填一个字——“急”、“独”、“忧”、“愁”等,让学生当了一下小诗人。第四步,朗读出这种心境。第五步,老师设疑:体会诗人的心境,就事论事会有失偏颇,请同学们联系注释中的诗人生平介绍,思考当时作者的心境究竟是怎样的?通过“知人论世”的学法,学生很快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刻感悟诗人此时是悠闲的、自得其乐的,恬淡地享受着等待的时光。第六步,老师追问:享受什么?引出本诗第一、二句的学习,联系“雨声”“蛙声”意象的描写,进一步体会诗人虽然没有等到客人,但自有与大自然声气想通的快慰。

    三、一线串珠意重重 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意境,就像画儿不能裁剪下一小块来欣赏一样,诗句也是不能逐句翻译的。品读《问刘十九》一诗时,王老师只提出一个开放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者怎样表达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此问统领全诗,一下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门扉,学生从明白如话的诗句和包含情感温度的词语感受到白居易对朋友深深的情意。请听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诗人刚酿成酒,还没有过滤,就急着邀请朋友来品尝,看出诗人热情好客;作者还为朋友准备朴素的小红炉,炉火旺旺的、温暖的,诗人对朋友的真心也是温暖的;炉上可能会炖着各种美味佳肴,等着客人来品尝,两个人围着火炉,饮着美酒,促膝谈心,何等美妙……这一“牛鼻子”问题的设计,如一线串珠,使全诗教学内容简洁、干脆,教学程序简化、流畅,避免了把诗意的语言、形象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肢解得支离破碎,淡而无味。

    下面,我想提出两点思考,和同仁们商榷:

    1、“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常量,教学内容有分界,不能无限拉长,不能扩张无度。从导课到初读环节,读正确,借助注释,读懂意思,进而读出诗的韵味,王老师对课堂的时间和节奏把握有度。而对两首诗的深入品味,挖掘时间过长,加之“意象”知识的传授,使得朗读、背诵的时间被挤掉,仿写小诗的运用环节随之不得不删去,有些可惜。

    2、“机”在何处?

    编者把这两首诗放在一组是有意图的,教学应处理它们的有机联系。那么,“机”——两诗的相同之处在哪?内容都是约客,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事,都反映了作者闲适的心境,不同的是《问刘十九》更侧重表现对朋友的好客,意境是温暖的。如何利用这个“机”将两首诗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机整合,又关照到两者的“异”,进一步提高效率?需要探索。

     

    回味着短短的一堂课,深感王红老师的课守“常”又出新,它平实、丰厚、从容、美丽、快乐,充满诗情画意,它是王老师用热忱和智慧编织的,是从她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动人之歌。从这堂课里,我们看到一位女校长,一位小语专家,一位教育梦想者,正用她执着的追求和美丽的生命抒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诗章。

                                                           (安徽省  闫玉良)

    新常态下古诗教学的新探索

    ——评王红校长的《古诗两首》教学

     “新常态”是当前中国社会重要的热词之一。何谓常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最早使用在经济领域,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本次“千人万课”观摩会 以“新常态课堂”为主题, 在《参会指南》手册的卷首语中,我国小语界泰斗周一贯先生对语文“新常态课堂”的特质等相关问题做了很精辟的阐述,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今天,49日下午第二堂课,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王红校长展示的《古诗两首》教学,就是一个古诗教学“新常态课堂”的精彩实例,令人耳目一新。

    一、{C}{C}{C}把握关联,串联整合,实现教学的高效

        《古诗两首》,一首是南宋赵师秀的《约客》,一首是唐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两诗所写内容季节不同、环境不同,但在主题上有相同之处,都是作者邀约客人,并且都是借景抒情。因此,王红校长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突破以往古诗教学逐句赏析、每首逐一学习的陈规,大胆剪裁,灵活重置教学结构,以带领学生领悟诗人“心境”为教学组织线索,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合理整合,达成了教学的高效。

    在具体操作上,王红校长独具慧心,敏锐地抓住了第一首诗《约客》的诗眼——“闲”,做出了较为华彩的教学文章。她让学生在置身诗的情景,思考约客迟迟不来情况下主人的心情,然后让学生说出理由,再从标志不同心情的词语中分别选择一个字替换“闲”字,吟诵诗句,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古诗体验的自主性、独特性。在学生对诗人“心境”体验的过程、方法有所经验的情况下,王红校长让学生抓住“心境”去破解第二首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教学目的的达成比较迅捷。

    在此,我们不由得佩服王红校长在把握两首古诗“诗心”前提下的教学设计的洒脱,真有大家风范!  

    二、{C}{C}{C}抓住密钥,着眼意象,实现目标的超越

    阅读教学要关注表达形式,已经被人们认同接受。但是,古诗由于时代距离所限,格律技巧的难度,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家一般不会从古诗的表达方式去切入。

    但是,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永久的魅力,是因为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因——意像。意像,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感情的物化,主、客的融合体,独具“言不尽意,立象尽之”的功能,正式有了它,寥寥几十字的古典诗词,情味蕴藉,意绪无穷。

    王校长抓住此两诗意象鲜明的特点,先引导学生感受第二首诗——白居易《问刘十九》第一二句“新酒、火炉”两意像。新近酿好的米酒,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炉火正烧得通红,朴素温馨。虽浑浊粗糙但浓香的米酒,热烈欢快的色调,很好的代表了诗人温馨炽热的情谊。在学生有了较好感受之后,她带领学生返观第一首《约客》第一二句中的意像:“黄梅雨、蛙声”。夏初的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来阵阵蛙声。雨声不断,蛙声不断。以响衬静,夜色更为静谧;而这夜色更静谧,又衬得诗人更为闲适。学生自然对赵师秀这首小诗曲包的“闲适”情致,体会得更深入。

        当然,如果王校长对两诗作者意象经营的内在逻辑把握得更透彻些,意境体验空间的开发更丰富廓达些,重点部分的时间安排上更充分些,冗余环节精简些,整个教学呈现的效果会更好。

        面对名师的公开课,观摩老师往往有两种有的态度:有的人常说学不来,有的人会求全责备。但是我要说,名师的课更像时装发布会上模特身上的服装,今天常人觉得它们有点怪异,但要不了多久,这些服装会就出现在街头巷尾人们的身上。这就是名师的公开课的价值,也是我称王红校长的今天的课堪作古诗教学新常态的根据所在。

                                                           (江苏省  孙春福)

    既遵循规律也勇于创新

    ——评特级教师王红执教《古诗两首》

    古诗是我国文学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都按照课程标准编排了许多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其凝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厚重的文化。

    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特级教师王红在一课时中高效地完成了五年级《古诗两首》教学。《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短小的诗句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在教学中,王老师既遵循规律也勇于创新,在“引、读、析、悟”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和讨论的教学策略。

    1.以文引诗

    “你喜欢雨吗?”从生活入手,激活学生体验,不难,学生纷纷发言。“喜欢与不喜欢,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心境都是有关的。我记得清朝文学家张潮在他的《幽梦影》当中有这样几句话,谁来读读?”生读:“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随机纠正“宜”字读音,并让学生结合注释简要说说意思。且不管这几句话是否与课文主题相符,但这一思路打破了常规,在开篇即补充恰当的文学作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拓展了阅读视野,积累了经典语言,比单纯从生活入手高明了许多。同时,“与心境有关”一说也为学习本课古诗埋下了伏笔。

    “我们今天学的诗,一首就是和弈棋有关,一首就是和饮酒有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两首古诗。

    2.读出韵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三学段应该“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王老师以“读出节奏”为突破口,通过自读感知、抽读引导、齐读提升等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我们说,三分诗,七分读。所以呢,请同学好好地把两首诗读读通顺,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大概地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自读课文,互说大意。抽读《约客》,“的确是字正腔圆,但是这样读古诗还不够,还得读出韵味。”再抽学生读,迎来掌声。“是靠什么读出韵味的?”“是不是按照四三节奏来读的?”抽学生读,全班齐读。“五言绝句”又该怎么读?教师提出问题,抽学生读《问刘十九》,总结出二三节奏。在这个过程中,看似简单的引导,迅速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技巧。很快,学生们都能读得有滋有味。

    3.品词析句

    王老师在教学《约客》时,紧紧抓住藏于“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诗眼“闲”字,通过理解、批注、换字、品读等方式进行教学,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约客》约到客人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迅速找到了第三四行诗句,进一步结合注释说出了诗句的意思。

    接着,教师说:“诗人有什么感受?不忙说,把对这两行诗句的感受写在旁边。”学生写好之后,教师选了几个词卡贴在黑板上:“焦急”“孤独”“担忧”“失望”。并让学生各用一个字来填空:“有约不来过夜半,(    )敲棋子落灯花”。前三个字,学生填起来较为容易,分别是“急”“独”“忧”。至于“失望”之意,有学生开始填“失”,放进语境中读了之后觉得不妥,立即有学生改为“愁”。这个环节直指语言文字运用,培养了“炼字”意识和能力,如果能够节约时间,并进一步与诗眼“闲”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用词之妙,那就更加完美了。

    至于对全课的品析,完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毫无支离破碎之感,许多地方可圈可点。教学《问刘十九》一诗,“结合诗句说说深厚情意到底是怎么表达的?”引导学生“依文寻意”,避免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学生说,酒是刻意自酿的,还没有过滤就拿来招待客人,还早早的就烧红了小火炉,足见诗人非常热情。“不读资料,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整堂课,学生都在读中品词析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用词之妙。

    4.感悟情景

    “红红的小火炉上都可能有什么呢?”“为朋友煲的汤”“美味佳肴”“鸡鸭这些东西”……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象,使得诗歌的情景更加具体形象。“寒冬腊月,喝一杯美酒,吃着美味佳肴,我们说小火炉传递着对朋友的情意。盛情难却,盛情难却啊!来读!”“……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能!”再读诗句,丰富了诗歌表达的情感。接着教师总结:“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选择的是新酒和火炉,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东西。在古诗中,我们把新酒、火炉这样的两种事物称作意象,把热情称作心境。”看似不该在小学出现的抽象概念“意象”也有了“出场”的理由。

    而且,王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引导学生结合《约客》进一步感悟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什么心境?抽读诗句、想象画面、描述美景、学习叠词,进一步得出“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的结论,巩固和深化了刚刚习得的知识。最后的配乐朗读营造了浓浓的氛围,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总的说来,从王老师的课中,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古诗的独特魅力。如果说要提出商榷之处的话,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更好地分配课堂时间,整堂课有前松后紧的痕迹。二是更好地解读文本,两首古诗分别与“弈棋”和“饮酒”有关,但相同之处应为“约客”,似乎应该让学生明白;而且,“刘十九”与一般的姓名不同,似乎也应得到一定的关注。三是更好把握学情和教学的深度,正如吴立岗所说,有的宝贝是要“珍藏一辈子的”,一下子讲深讲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重庆市  陆清华)  

    学员课评

    语文:画面之 嗟叹之 咏歌之 舞蹈之

    ——《远古的歌谣》有感

    此次杭州之行,“受益颇多”远远不及我的真正收获,恨不得自己没多长两颗脑袋,没有三头六臂,千人万课,课课精彩,新常态课堂,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跳出学科,反而能成就学科;跳出专业,反而能成就专业。我们的课不再那么像课了,我们的老师不再那么像老师了,我们反而能成就教育了。戴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是语文课又不完全是语文课,孩子们上完课感叹:开心!像音乐课,舞蹈课,表演课,体育课。戴老师是语文老师,是会唱会跳会表演,会带着孩子活动运动的语文老师。戴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戴老师的课画面之,嗟叹之,咏歌之,舞蹈之。

    一、戴老师的课画面之,嗟叹之。

    1.戴老师课中的汉字是一幅幅画。戴老师的课由猜字入手,师:有人说,中国汉字是一幅画,信吗?老师画一幅画,大大的斧柄,锋利的斧刃,你们猜这是什么字?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表达,经过不断演变,猜测,发现,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句话说的好: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听了戴老师的课,我对这句话有更深的认识和想法: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孩子们就爱上了这位老师,喜欢了这堂课。当孩子兴趣盎然时,师:还想猜字吗?戴老师一边画一边说:这是人手,这是人脚,再猜一个字。孩子们很容易猜出是大字。师:为什么人是大?戴老师一边讲:远古什么最大?其次是?最后是?边做动作:指着天,指着地,指着自己提醒孩子回答,既帮助了不知道的孩子,又提醒孩子学习不仅要听,还要看,更要想。使孩子对大字对汉字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孩子对语文母语的学习。

    2.戴老师的课本身也构成了一幅幅一幕幕流动的充满魅力的画面。师:还有人说,一个个字是一首首歌谣,信吗?顺势自然地导入远古歌谣的学习,整堂课虽然没有动情的音乐,绚丽的画面,但充满欢声笑语,老师用智慧用心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多方面的感官:眼睛,耳朵,心灵,手,脚,整个身体。自由读《击壤歌》后问孩子看到什么画面?孩子脑子里并没有产生画面感,多个孩子都说没看见画面,只有一个孩子说出歌谣大意。但戴老师带着孩子换一种读书法,画面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我看见了很多人在耕田打水喝!我看见很多人在种田,很辛苦,都流汗了!我看见他们挥汗如雨,白天晚上都不停的干活。我看见有人在凿井,凿了井就喝,想喝水就凿井,想吃饭就种田,种了田就有饭吃,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干,自由自在!学习《江南可采莲》时亦是如此,我看见鱼儿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我看见鱼儿到处游。我看见有人在采莲。戴老师没有讲解一句歌谣的意思,画面感却像泉水般涓涓流出!不禁令人惊叹:哇!很神奇!太棒了!

    3.戴老师课的画面还定格在关注每个孩子上。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都有一个担忧,不敢让孩子太活跃,生怕一放就收不回。但是观摩了戴老师的课,带给我们重新认识课堂,课可以活而有趣而不是乱。有这样好的效果在于戴老师的大胆,敢于尝试这样的课型。在于戴老师的睿智,思路清晰,能俘获每个孩子的眼睛,耳朵,心,孩子们愿意喜欢跟着他吟,跟着他唱,跟着他跳,跟着他舞。在于戴老师及时关注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我们能在戴老师的课堂中找到许多这样没有任何恶意批评指责不乏幽默的话语:有一个孩子没念,混在那。有一个孩子没大声说。全班同学只有你从头看到底。只要有一个人不看我,我就不念。你们一直都是在说耳朵的发现,有没有说一说眼睛看见不一样的?两只手握紧,别人都握紧了,你还在干什么?你不是耕田,是跑步。我都凿到这了,你们怎么还在原地凿?你这样不像小鱼嘛,好像只猴子。这样的话语不断提醒了偶尔开小差调皮的孩子,有时还缓和轻松了气氛,带来开心一笑。

    二、戴老师的课咏歌之,舞蹈之。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阅读应带领孩子以读代讲,去理解感悟欣赏文字,学会表达学会交流。记得7日下午,赵昭老师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为了使得孩子找到走在山阴道上的惬意感觉,现场临时吟唱了一段,从阴山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唱罢,孩子们立刻置身其中,看到画面,身临其境,读书效果也立竿见影,不禁令人惊叹。今天,戴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也吟诵了,还舞之蹈之了。戴老师出示《击壤歌》孩子自读,指名读,正音,齐读,背诵后,问孩子看到什么画面没有?孩子都表示没看到,个别孩子说看到晚上太阳出来去工作,晚上太阳落山了就休息……孩子们的认知只停留文字的表面,戴老师于是一边唱一边蹈起来了,语调时高时低,声音时长时短,富有节奏。动作随着吟唱时而幅度小,时而幅度大,锄地,擦汗,采莲,转圈,鱼儿游东,游西,游南,游北,时游动时停止。孩子们快乐之情溢于言表。课堂上,戴老师就像大孩子带着一群小孩子一遍遍游玩,一次次吟唱,一趟趟跳舞,表演,孩子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学习了一种新的文体,规范了表达的方式,在吟唱中想象了画面,由表层的字面理解转换为透过文字看到内在的画面,赋予了远古民谣血肉,情感,热度。

    三、戴老师的课将课程从本位走向融合。

         清华附小的课改是走在前头的。他们力求全面打造1+x课程,试图打破学科界限,实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1代表优化整合后的基础课程——语文,x表示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1+x即以语文为支撑学科的与其他学科融合性整合的新课程研究。今天,在戴老师的课堂上,看见了课程融合的影子,让语文课充满了活力。每个孩子天性爱玩,对新的事物充满新奇,如果每篇课文,每节语文课都按部就班去教学,语文就会变得寡然无味,孩子们自然容易产生惰性,学习疲乏,提不起精神,如何克服孩子的学习惰性产生呢?语文老师就要给语文课程保鲜,最好的保鲜剂便是惊奇感。怎样保持惊奇感?戴老师的远古歌谣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思考与解答。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外片片新意,馆内声声吟唱,戴老师引领着下沙小学几十个天真的儿童,沉醉在那来自远古的歌谣中,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老师也沉醉其中……

                                                                 (江西省  涂翠平)

    聆听新常态课堂,在呼吸中静待成长

        今天有幸聆听几节不同风格的课,台上的学生十分可爱,令我难忘,其中张立军老师上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和虞大明老师上的《树上的那只鸟》一课,也特别令我难忘。他们俩的课仿佛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让人浑然忘我,沉浸在自然朴素、和谐生动、激情昂扬的教学境界里。

    一、感悟张立军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

    1、朴素但热情洋溢

       教师走入课堂第一任务应该是调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情绪。张老师今天的课堂饱含热情,虽然他的教学语言很朴素,但王老师妙语连珠,时而喃喃细语,时而低声追问,时而高亢激昂,时而热情洋溢,语速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尤其是那富有磁性的京味儿声音始终萦绕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另我们赞叹不已。

    2、期待但平等对话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肢体语言,张老师都充满了对于孩子们的激励与期待,时刻注意激活学生的情感,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张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他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你在读这段话时心情怎么样?再接着往下看看,你会不会有新的发现?""我在读这段话时心情很沉重,我觉得有点心慌。"学生就这样把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吐露给了老师。张老师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理清文字间的联系,他对孩子言语的训练其实就是对孩子思维的训练。

    3、研读但自主探究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张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读完书后,设置了一个与现代生活联系密切的活动——地球日微信发表,这可以让孩子们尽情书写环保心声,让孩子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一堂课下来,学生感受到的不再是干枯的环保知识,不再是苍白无力的环保观点,而是一场人与地球和谐统一的情感体味。不过,个人觉得由于学生并没有切身体会,张老师过多地在和学生谈话,而很少深入到课文的语言中去研读文本,孩子们说出来的语言也是一些理性的大道理,没有个性化感受,没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总的说来,张老师应该是在努力想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与运用信息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信如果让学生在研读文本中去感受、去领悟,脚踏实地读书思考,那样的课堂是美丽的,也是不易碎的。

    二、感悟虞大明老师的《树上那只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明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一段课前谈话,缩短了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接纳大明老师,让大明老师亲切地走进学生心里。他在课堂的导入部分,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关注与期待,然后透过师生配合表演营造学习氛围,或自然,或新颖,或意外,但始终入情入境生情。

    2、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今天,大明老师的课堂有很多亮点,我最喜欢的事在大明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情感,也读出了学生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实现了语感积淀,使学生自悟自得。

    3、课如其人,大气明朗

        评课专家说:"语文课就要像语文课的样子,不是演戏,也不是政治课,更不是各种闹哄哄的活动组合,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来。"而以我的理解,语文味就是听、说、读、写,就是字、词、句、篇,也是语文的工具性。大明老师在这方面处理得较好,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读书,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去体会文章的意思,没刻意去强调人文性而是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度也有温度!

         愿树上那只鸟,永远停留在你我的心间!

    三、小结

        大师的课总是各有千秋,听他们的课,总能发现,他们返璞归真的相似点:注重对文本的解读,不教学生已经懂得的知识,只教学生能够掌握且能获得提升的知识。他们总是从学生出发,他们总是微笑着弯下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他们总是能找准重难点。他们的课堂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环环相扣,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能力。

        此次杭州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收获却颇为丰富。经典的课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是思考。每一堂课,每一个报告,每一场点评都让我感受到专家们、名师们对于语文教育的执着和热情,更让我受益无穷。

       聆听,呼吸,静待,成长!

                                                              (湖南省  胡静)

     

    获奖信息

    学员课评奖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红谷滩二部  涂翠平

    湖南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大桥校区  胡静

    精彩短信奖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  张楠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育瑞实验小学  何菊荣

    幸运奖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       水晓静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外国语小学           李鸿智

    微信公众号添加幸运奖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小学      周婷婷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      唐晓琴

    浙江省杭州市文津小学(卖鱼桥小学文津校区)唐锦程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

  • 【上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月9日互动短信 【下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4月8日互动短信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